W 未來汽車製造材料(2 / 3)

無煙燃料

給城市帶來巨大汙染的燃油總有耗盡的一日。如何獲得一種富有使用前景和清潔的新能源,是人們一直在嚐試的方法。目前已初步被人們用於21世紀汽車能源的主要方麵有甲醇、氫氣、乙醇、電能等無煙燃料。

將來代替石油而應用於汽車上的燃料很有可能是甲醇、壓縮天然氣等。壓縮天然氣在室溫下是氣體,不適用於不出產天然氣的國家。而甲醇不受地區限製。

天然氣汽車一次充氣在普通公路上可行駛200千米,同甲醇汽車的性能差不多。而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是汽油汽車的70%~80%,氮氧化物的排出量是柴油汽車的50%。但設置充氣站會使整個成本升高,有待進一步研究。

從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來說,氫是一種理想的燃料。但因為氫氣是在石油、煤、天然氣等基礎上製成的二次能源,而且在室溫下也是氣體,所以使用起來既不方便,也不經濟。除非將來能夠通過水的電解等方法製造出大量物美價廉的氫,否則氫氣汽車就無法實現大批量應用。

能夠從許多植物中提取的乙醇,是未來汽車可以選擇的另一種燃料,巴西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應用了,具有廣闊的使用前景。

無尾翼直升機

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研製成功一種“無尾部水平旋翼”係統的新型直升機。由於高速旋轉的尾翼是直升機產生噪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裝有“無尾部水平旋翼”係統的直升機在飛行時噪音也大大減少。另外,這種直升機還可以緊貼樹梢和灌木叢飛行,不會發生危險。“無尾部水平旋翼”係統比普通的尾翼裝置及其齒輪傳動結構要簡單得多。它還具有可靠性高並可減少維修量的優點。

無跑道客機

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研製出一種垂直起落的客機,這種客機不需要跑道。為了使飛機升空或者著陸,安裝著發動機的主要支承麵可旋轉90°,以形成所需的升力。新型客機將用於地方航線,能載14名乘客,時速可達650千米,最大續航距離為1 000千米。

無人駕駛載貨汽車

日本研製出用於搬運建築材料的無人駕駛載重汽車,車輛的位置由激光和電視攝像機控製。

這種汽車的方向盤、加速裝置和製動器,分別由3台小型計算機進行控製,車輛橫向裝有激光裝置,以保證貨車與橫向的障礙物保持一定的距離。車的正麵安裝電視攝像機,根據得到的圖像數據,識別和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如果車輛前方有障礙物,汽車即在障礙物前30米處自動停下來。

五隻車輪的小汽車

日本試製一種新穎的小汽車,它除有4隻大車輪外,車尾部下麵還裝有一隻橫向的小車輪。隻要按一下電鈕,這隻橫向的小車輪就會接觸地麵,而將後兩個大車輪抬起。開動橫向的車輪,汽車便以前輪為中心,輕而易舉地轉360°。這樣,在狹窄的道路上便可以就地調頭,既省時又省油。

武漢鐵路樞紐

武漢鐵路樞紐是京廣、襄漢、漢九(江)鐵路和長江、漢水航運交彙的交通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以水陸中轉聯運為其特色。

汙泥中的能源

德國研究城市汙泥處理的科學家發現汙泥中含有可燃物質,加拿大則為此專門建立了一個實驗工廠,進行汙泥變燃料的研究。他們通過機械方法先將汙泥中的大部分水和無用泥沙去掉,再將汙泥烘幹。然後將幹汙泥放進一個450℃的蒸餾器中,在與氧隔絕的條件下進行蒸餾。結果,氣體部分變成了燃油,固體部分成為炭。這一技術成功後,加拿大的這家實驗廠一天可以處理25噸汙泥。每噸汙泥可產出2桶與柴油相似的燃料和半噸燒結炭。1986年,美國和日本也相繼開始實驗用這些方法處理汙泥。日本通產省工業技術院公害資源研究所為了尋找處理城市汙泥的辦法,發現城市汙泥大多含有75%的水分,幹燥的汙泥中含有84%的有機物,可以燃燒;有機物中含碳49%,含氧39%,含氫8%,含氮3.7%。把幹燥汙泥放入一個300℃的高溫反應器內,又加上1.22107帕大氣壓,可以產生出重油。東京地區下水管道汙泥量每天達10萬立方米,以前采取填海或掩埋方法處理。現在,日本有40%的下水管汙泥與重油混合,經脫水脫油製成少水少油的汙泥燃料用於發電。1噸汙泥可發出800千瓦時的電力。於是,日本又建立了一個日處理250噸汙泥、日產約50噸汙泥燃料的發電站,發電能力達17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