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無人隱形攻擊機(2 / 2)

伊伯爾地區的化學突襲,是化學武器第一次用於戰場。從此,化學戰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國使用了45種毒劑,重量達12.5萬噸,有130多萬人受到了化學毒劑的傷害。

化學武器對於人員有較大的傷害作用,世界人民強烈譴責化學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1925年在日內瓦通過了禁止化學武器的國際公約。但有些國家從來不遵守這項協定,戰爭中使用化學毒氣的事件從未停止,而且,化學武器已發展到了第三代。

無人機

無人機是一種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革命成果而發展的高性能信息化武器裝備,智能化程度很高,因此可稱為名符其實的飛行機器人。軍用無人機對提高戰場空間感知能力、高風險目標突防能力、通信導航支援能力、電子戰能力、壓製敵防空係統能力、固定和移動目標攻擊能力、高過載機動能力、作戰生存能力和聯合作戰能力與主宰戰場空間能力等起重要作用,在未來戰爭中處於突出的地位,又有著空中超人的美稱。

無人戰鬥機

1996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製出兩架試驗機:X-36試驗型無尾無人戰鬥機。該機長5.7米,重88千克,其大小相當於普通戰鬥機的28%。該機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轉向推力係統比常規戰鬥機更具有靈活性。水平垂直的機尾既減輕了重量和拉力,也縮小了雷達反射截麵。無人駕駛戰鬥機將執行的理想任務是壓製敵防空、遮斷、戰鬥損失評估、戰區導彈防禦以及超高空攻擊,特別適合在政治敏感區執行任務。高級機動無人駕駛戰鬥機能用激光摧毀目標。

未來外層空間的航天戰

當人類借助航天技術,進入廣漠無垠的外層空間的同時,某些國家的軍備競賽又有了新的領域。在未來的軍事衝突中,外層空間有可能成為陸、海、空之外的第四戰場。

太空好朋友外層空間的軍事對抗叫航天戰,包括外層空間及其同地麵、空中之間的攻防行動。航天戰的成敗,主要取決於軍用航天器的優劣。這類武器大致可分兩類:

(1)是支援地麵軍事力量的衛星係統,如偵察衛星、預警衛星、軍用氣象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測地衛星等,這些衛星,作為現代軍事力量的耳目、神經,對地麵軍事行動正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2)是攻擊敵方航天器的反衛星係統,包括反衛星和各種空間能束武器,如激光、粒子束武器等。

航天兵器的發展和使用,將使以空間為基地的攻防問題變得日益突出,未來不僅將逐漸形成一套新的戰略戰術作戰原則和方法,還將從作戰指揮到戰鬥保障方麵形成一個獨立的組織體係,產生一支新軍種——航天軍。

未來軍事謀略

軍事對抗的現實和未來,是前後相繼、緊密相連的。謀略決策者不能隻看眼前得利多少,重要的是要看未來的結局;不能片麵地隻看到此時的現狀,更要預測到後續的發展和變化,這就是未來軍事謀略的思考。未來的軌跡,隱藏在現實的對抗中,現實是舊事物和新事物的交彙處。因此,深入研究現實的軍事對抗,不僅要形成指導當前的軍事謀略,而且要善於預測此項軍事謀略實施之後導致的後果,發現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軍事對抗,並運籌新的軍事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