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以敘空戰(2 / 3)

鱘魚級潛艇的排水量比洛杉磯級小了2 000多噸,水下排水量為4780噸;艇長92.1米,寬9.7米,吃水8.8米;後來有9&127;艘艇把原設計裝的BQQ-2型聲納改裝為BQQ-5型,使艇長增加了3米。盡管排水量小,但其艇上的武器裝備與洛杉磯級相差無幾,攻擊能力很強。其位於艇舯的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型魚雷、&127;魚叉潛射反艦導彈以及戰斧對陸攻擊型和反艦型巡航導彈,總數為23枚,除此之外,魚雷管還可裝MK67或MK60水雷,鱘魚級原本裝有沙布洛克反潛導彈,後由於該導彈的逐步被淘汰,而換裝了戰斧導彈。

鱘魚級潛艇的動力裝置包括1座S5W壓水堆和2&127;台蒸汽輪機,總功率為1.5萬馬力。它的水上航速為15節,水下航速為26節,下潛深度400米。該級潛艇服役後陸續進行了一些改裝;有些艇正在裝消聲瓦;有些艇裝載了深潛救生艇;還有些艇因裝上了蛙人運輸艇,而具有兩棲攻擊的輔助作戰能力。雖然鱘魚級的設計使用壽命為30年,但隨著美海軍的戰略調整,估計會有一些艇提前退役。

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也稱飛航式導彈,是指導彈的大部分航跡處於巡航狀態,用氣動升力支撐其重量,靠發動機推動力克服前進阻力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它具有突防能力強、機動性能好、命中精度高、摧毀力強等優點。如果按照這一定義,除遠程巡航導彈外,各種飛航式反艦導彈和空地、空艦飛航式導彈也屬於巡航導彈。目前,世界上隻有美國和俄羅斯裝備有實施核威懾和核打擊的戰略巡航導彈以及遠程常規巡航導彈。此外,英國、法國、中國和印度等國也都具備了製造巡航導彈的能力。

美國研製的BGM-109“戰斧”多用途巡航導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巡航導彈,它時速可達880千米,最遠射程達2 500千米。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這種巡航導彈在美國發動的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得到廣泛應用,已成為美軍實現戰場“零傷亡”構想的主力兵器之一。俄羅斯遠程航空兵裝備的Kh-55空地導彈可對3 000千米處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巡洋艦

巡洋艦參加了廣泛的海戰行動,主要是襲擊敵方的海上交通線和保護己方的交通線,並對敵艦船和岸上目標實施火炮攻擊,支援輕型艦艇作戰。戰爭初期,德國還用重巡洋艦和快速商船改裝的輔助巡洋艦,單獨在大西洋上進行所謂的“巡航作戰”。此外,巡洋艦也曾經協同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進行戰鬥,擔任它們的護衛,防止敵方航空兵、潛艇和驅逐艦的攻擊。

小水線麵雙體船

30多年前又有一支新秀異軍突起,這就是小水線麵雙體船。美國海軍排水量650噸的“海影”號隱形試驗艦、“海洋”號軍艦,以及3 400噸的“勝利”級音響測量艦的建成,標誌著新型的小水線麵雙體船已經起步。小水線麵雙體船是20世紀70年代初新開發的一種獨特的船型,這種船的水下部分是一對類似潛艇的船體,並以狹長的支柱將船的上體支持在水麵以上,因其水線部分的麵積小,故稱小水線麵雙體船;又因其下體潛於水中,故又叫做半潛雙體船。由於小水線麵雙體船的水線麵積小,航行興波就小,而且船的浮力部分潛於水中,既不會興波又不受海麵波浪影響。因而這種船型與單體船相比具有較強的抗風力,適航性能較好,能在大風浪中保持高速、平衡地航行。小水線麵雙體船還可以擁有寬敞的甲板麵積,非常適合飛機的起降,以及導彈和火炮武器的戰鬥使用。小水線麵雙體船比傳統排水型船可短30%~45%,寬60%~70%,吃水增加60%~70%。由於船體寬,螺旋槳間距很大,所以艦艇在低速時可在原地靈活地轉彎和倒車,機動性很好。在使用這種船型的艦艇上,通過合理布局和隱形處理,其生命力將會大大提高,是未來艦艇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從目前來看,小水線麵雙體船造價昂貴,一艘500噸級的“海影”號艦就耗資2億多美元。此外,小水線麵艦自身也存在諸多缺點:自重大、吃水深,低速性能不好、結構複雜,等等。因而在研製小水線麵雙體護衛艦和驅逐艦等新型艦艇上還要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小水線麵雙體船型航空母艦

小水線麵雙體船型航空母艦是將兩個並排在水裏航行的超大型魚雷狀船體連在一起,共用一個主甲板。全艦的重量及眾多艦載機重量均由潛設在水中的兩個艦體所支撐。飛機起飛和著艦時引起的艦體排水量的變化靠體積小的支柱部分的吃水變化來補償。與常規單體船型相比,雙體船型航母的最大特點是甲板麵積大、航速較高和艦體平穩性能好。其艦體在航行中不會像普通船型那樣產生較大的波浪,因而興波阻力大為下降,能節約能源、提高艦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