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戰略學

戰略學是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爭和戰爭指導規律的學科。它來源於戰爭實踐,是戰爭經驗的理論概括,並受社會政治和社會經濟的製約。其任務是揭示戰爭各種矛盾運動形式及其內在的規律性,提出和闡明戰爭駕馭者應該遵循的理論原則並為製定戰略方針、戰略計劃、確立戰略目標和戰略的行動方法,提供理論依據。戰略學在軍事學術中居於主導地位,對戰役學和戰術學起“統帥”作用。

戰術學

戰術學是研究戰鬥規律並用以指導戰鬥的學科,與戰略學、戰役學同屬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戰術學從屬於戰略學和戰役學,但對戰略學和戰役學的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分為合戰術學和軍種、兵種戰術學,合同戰術學居於指導地位。其基本內容是:戰鬥的性質、類型和特點,戰鬥的組織與實施等。

戰役學

戰役學是研究戰役規律,指導戰役實踐的學科。與戰略學、戰術學同屬軍事學術的組成部分。戰役學處於戰略學和戰術學的中間地位,它從屬於戰略學,又指導戰術學;其發展既受戰略學的製約和影響,又對戰術學的發展起指導作用。戰役學一般分為合同戰役學和軍種戰役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戰役的性質、類型、特點和原則;戰役的計劃、組織與實施。

戰爭態勢

在戰爭過程中,敵對雙方軍事力量部署和行動所形成的狀態,稱為戰爭態勢。如中國抗日戰爭,在相當長的時期整個地處於戰略內線的防禦作戰的態勢,但是主力軍和遊擊隊的關係,則是主力軍在內線,遊擊隊在外線,形成夾攻敵人的態勢。

戰略性謀略

全局性、高層次的計謀策略叫戰略性謀略。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麵的重大決策。它們既可以綜合為一個係統的、完整的謀略,作為有機聯係的整體同時實施,也可以分解成不同領域,分別展開。戰役謀略

為指導某一具體戰役而確定的謀略叫戰役謀略。它直接應用於相應的範圍,受戰略謀略的指導和製約。戰役謀略實施的成敗,對戰略謀略達成與否,具有直接的影響。這種謀略一般由戰爭高層決策者或由其直接下層決策者確定和實施。

戰術性謀略

局部性的、低層次的計謀策略叫戰術性謀略。在使用範圍上,它指導具體戰鬥行動;在表現時效上,具有明顯的速效性,即在短期或瞬間即可驗證所用謀略的成功與否;在表現形態上,大多屬於詐術。如誘敵、誑敵、疑敵、惰敵、間敵,以及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圍魏救趙、瞞天過海、調虎離山、金蟬脫殼等。戰術性謀略,亦常常被用於戰略性的行動之中,但與戰略性謀略卻有根本的區別。

戰略決策

戰略決策是對決定全局的戰略問題作出決定。狹義的戰略決策,隻限於軍事範圍,指有關戰爭全局的決定。它的任務是:

(1)研究戰爭的性質,熟知敵我雙方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數量、質量對比;明了雙方進行戰爭的潛在能力;客觀分析敵方可能結成聯盟的國家及力量;準確把握敵方的戰略觀點及其實施戰爭的手段與方式。

(2)判斷戰爭爆發及其發展的概貌和特點,確定戰略總方針,擬製指導戰爭的原則和計劃,規定全部武裝力量的戰略使用方向和方法。

(3)根據戰爭目的和戰略總方針,決定戰爭準備的任務和方略。

(4)選擇戰略方向,確定戰略性行動的原則、樣式和方法。

(5)協調有關戰略行動。

廣義的戰略決策,泛指決定全局的決策,如經濟戰略決策,政治戰略決策,外交戰略決策,教育戰略決策,等等。

戰術決策

戰術決策是指導和進行戰鬥所必須的原則、方法的決策。它從屬於戰略決策和戰役決策。主要內容包括戰鬥基本原則、戰鬥方法、戰鬥的組織和實施。戰術決策按照基本戰鬥類型劃分,有進攻戰術決策和防禦戰術決策;按參戰的軍種劃分,有軍種戰術決策、兵種戰術決策和合同戰術決策;按戰鬥規模劃分,有部隊戰術決策、分隊戰術決策。

戰術密度

戰術密度是指軍隊戰術行動地帶內,每千米正麵上兵力和技術兵器的平均數量。通常步兵以營、坦克、步兵戰車 (裝甲輸送車)、火炮、反坦克兵器以輛、門 (管、具)為單位計算。確定戰術密度,有助於判斷敵對雙方兵力兵器的對比,估量部隊遂行戰鬥任務的能力。不同的作戰方向、地段有不同的戰術密度。無論進攻還是防禦,往往要求在主要方向上建立最大的戰術密度,以保持對敵優勢。戰鬥過程中,指揮員可根據情況變化和任務需要,適時機動兵力兵器,調整或建立新的戰術密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為突破陣地防禦,進攻者開始構成較大的步兵和火炮的密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進攻、防禦的戰術密度進一步增大,有時在主要突擊方向上的步兵戰術密度為7~8個營,火炮密度達250~300門,坦克密度達20~30輛。

戰略武器

戰略武器是指在戰爭中用於襲擊敵方戰略目標,完成戰略任務的各種武器係統,是高技術的產物。通常分進攻性戰略武器和防禦性戰略武器。遠程核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戰略核潛艇等都是進攻性戰略武器。戰略反導彈導彈係統、防空導彈等都是防禦性戰略武器。20世紀40年代以後,戰略武器的出現對世界政局、軍事戰略和戰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戰術武器

戰術武器是指用於殺傷、破壞敵方戰役或戰術配置縱深內目標的武器。包括戰術核武器、戰術火箭、戰術導彈、戰術航空兵器和戰術艦艇,所有的常規武器都可認為是戰術武器。戰術核武器的梯恩梯當量可達數十萬噸,也是一種大規模殺傷武器。

陣地戰

陣地戰是軍隊依托堅固陣地或野戰陣地進行防禦,或對據守堅固陣地、野戰陣地之敵實施進攻的作戰,是正規軍隊的重要作戰形式之一。主要特點是:戰線相對固定,準備充分,各種保障比較嚴密。陣地戰的實施根據戰爭的情況和條件確定。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因自己力量弱小,很少進行陣地戰。解放戰爭的防禦階段,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陣地戰也不多,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由於敵多固守據點,因而陣地攻堅的作戰逐漸增多。朝鮮戰爭後期,主要是陣地戰。現代化戰爭中,由於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發展,火力的毀傷程度空前增大,陣地戰的地位將大為提高,特別是在戰爭初期,陣地戰將是防禦一方的主要作戰形式。

偵察機

偵察機是專門用於從空中獲取情報的軍用飛機,是現代戰爭中的主要偵察工具之一。按遂行任務範圍,分為戰略偵察機和戰術偵察機。戰略偵察機一般具有航程遠和高空、高速飛行性能,用以獲取戰略情報,多是專門設計的。戰術偵察機具有低空、高速飛行性能,用以獲取戰役戰術情報,通常用殲擊機改裝而成。

偵察坦克

偵察坦克是一種裝有偵察儀器和設備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它具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力和裝有武器、車型小、裝甲薄、重量輕、速度快、機動性好,大都是有兩棲作戰能力和三防設備,分輪式和履帶式兩種。偵察坦克上都裝有火炮,有的甚至裝上了105毫米火炮和反坦克導彈,可以實施火力偵察和機動作戰。因此,既能打,又能防是偵察坦克的突出特點。偵察坦克主要裝備於坦克部隊和機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部隊的偵察分隊,用於戰術偵察。

現代偵察坦克除裝有坦克上的一般觀察瞄準儀器外,還裝有較完善的偵察儀器和設備,其中包括:大倍率潛望鏡,用於白天觀察,天氣晴好時,對坦克裝甲車輛的觀察距離可達15千米;紅外夜視夜瞄儀器、微光夜視夜瞄儀器、微光電視裝置和熱像儀等用於夜間偵察,熱像儀在夜間對坦克裝甲車輛的觀察距離可超過3千米;激光測距儀,在能見度良好的條件下,測程可達20千米;信息處理和傳輸設備,用於將偵察得來的信息及時處理並傳輸給指揮機構;偵察雷達,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最大探測距離約20千米;有的還裝有車輛導航裝置、紅外報警裝置、地麵激光目標指示器、核輻射與化學毒劑探測報警器等。這些現代化的光電偵察設備,使得偵察坦克做到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明察秋毫。

戰略

戰略是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即根據對國際形勢和敵對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地理等諸因素的分析判斷,科學預測戰爭的發生與發展,製定戰略方針、戰略原則和戰略計劃,籌劃戰爭準備,指導戰爭實施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戰略產生於戰爭實踐,長期使用於軍事領域,本義即軍事戰略。戰略可按不同的標準劃分類型。按社會曆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古代戰略、近代戰略、現代戰略;按作戰性質劃分,有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按使用武器的類型劃分,有常規戰爭戰略和核戰爭戰略;按軍種劃分,有陸軍戰略、海軍戰略和空軍戰略;按作戰持續時間劃分,有速決戰略和持久戰略,等等。

自動武器

自動武器是利用火藥燃氣能量或其他外部能源,進行裝彈或連發的射擊武器。利用外部能源工作的又稱為機械化自動武器。自動武器有單發和連發兩種。單發自動武器又稱半自動武器或自動裝填武器,在射擊過程中,能自動退殼和裝彈,但不能自動擊發,須放鬆扳機,再次扣引,才能再次發射。連發自動武器又稱全自動武器,能自動退殼、裝彈和擊發,可連發射擊,直到容彈具中的彈藥射光或放鬆扳機時為止。自動武器常用的自動機工作方式有四種:

(1)身管後坐式,利用發射時身管後坐的能量,帶動自動機構完成射擊動作;

(2)槍機後坐式,主要用於自動槍械,利用發射時槍機後坐的能量完成射擊動作;

(3)導氣式,導出膛內部分火藥燃氣,推動自動機構動作,完成射擊動作;

(4)機械式,利用武器彈藥係統外部能源(最初用人力,以後用電機)帶動自動機構完成連發射擊動作。

自動武器的主要特點是射速高,火力密度大。自動武器的出現曾經給步兵戰術帶來很大的影響。現代自動手槍、自動步槍、衝鋒槍、機槍、機關炮和自動高射炮都是自動武器。自動武器已廣泛裝備於步兵、炮兵、裝甲兵、海軍、空軍和廣大民兵,是現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之一。

戰場上的偽裝術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古代戰爭中偽裝術應用的典範之一。當時,諸葛亮用紮製的草人做假目標,漫漫大霧作掩護,以擂鼓呐喊作偽裝,輕易地向曹操“借”了十多萬支箭。現代戰爭也廣泛地使用偽裝術,而且方法越來越巧妙,包括天然偽裝、塗飾迷彩、施放煙幕、設置人工遮障、假目標等。

偽裝術用於塗飾的迷彩主要有保護色迷彩、變形迷彩、反雷達迷彩等。如塗上綠色偽裝塗料的坦克活動於林海,塗上白色偽裝塗料的坦克行駛於雪原,塗上沙土色偽裝塗料的坦克馳騁於茫茫沙漠,這些保護色迷彩,使敵方難以迅速判定真假。

設置假目標是偽裝的一個重要方麵。諸葛亮當年“草船借箭”所紮製的草人是一種粗糙的假目標,現在使用的假目標,如假人、假馬、假炮、假飛機、假坦克、假橋梁、假導彈陣地,甚至假工廠、假城鎮等,都能偽造得活靈活現,使人真假難分,甚至可以騙過高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