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幕偽裝有發煙手榴彈、發煙罐、發煙火箭彈、發煙炮彈和煙幕施放器、航空發煙器等。前蘇聯還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偽裝煙幕——由金屬微粒組成的氣懸體。新型偽裝煙幕專門對付紅外線偵察和紅外製導兵器。坦克、船隻使用這種煙幕,可免遭紅外和激光製導導彈的跟蹤,降低導彈對目標的命中率。
在現代戰爭中,能否進行成功的偽裝,已成為決定戰爭勝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地麵到空中甚至到外層空間,都有各種新型偵察設備,如何蒙住這些“千裏眼”,是現代戰場魔術大師——偽裝部隊的艱巨任務。
戰鬥機
戰鬥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製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製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鬥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根據任務的不同戰鬥機又可分為“殲擊機”(戰鬥機)和“截擊機”(攔截機),攔截機的主要任務是快速的升空之後爭取高度,在敵人的轟炸機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將對方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運動性擺在較為次要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有鑒於原子彈的摧毀威力,攔截機的發展一度成為許多國家與傳統戰鬥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在導彈逐漸成熟並大量配備之後,攔截機的特性往往可以經由傳統戰鬥機加上導彈來滿足。因此現在趨向不再專門發展攔截機種,而是以現役的機種同時擔負攔截的任務。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要訴求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由於這種軍艦自1860年開始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因此在過去又曾經一度被稱為主力艦,但由於近代以來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潛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艦隊中的主力,因此這樣的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龐大、複雜的武器係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列艦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
“戰斧”“砍”向波黑
1995年9月10日,遊弋在亞得裏亞海上的美軍“諾曼底”號導彈巡洋艦,拉響了戰鬥警報,巡洋艦上的巡航導彈的艙門打開了,艦上的官兵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當晚8時40分,傳來了“發射”的命令。一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騰駕著濃濃的煙霧衝向茫茫的夜空,直向波黑境內的塞族地對空導彈基地飛去,13枚“戰斧”分別飛向不同的目標。頃刻間,塞軍的雷達陣地被一片火海所吞沒。
“戰斧”式巡航導彈是1983年6月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的,10多年來,它曾經4次披戰袍,濫殺亂“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戰斧”首當其衝,打響了海灣戰爭的第一炮。1993年1月17日,美軍發射了45枚“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了伊拉克的核基地。也是在這一年的6月27日,美國又以懲罰伊拉克企圖謀殺前總統布什為由,向伊拉克的情報總部發射了23枚“戰斧”巡航導彈。如今,又有13枚“戰斧”“砍”向了波黑。
“戰斧”巡航導彈是20世紀80年代初誕生的。猛然看上去,就像一架小型飛機,實際上它是導彈與飛機的“混血兒”。
“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很先進的導彈,它采用了許多高新技術。就拿製導係統來說吧,它采用了地形匹配技術,也就是說,“戰斧”巡航導彈可以事先將要攻擊的目標的有關數據和所經過的路線數據,輸入導彈的計算機中去,“戰斧”巡航導彈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不斷地與實地進行比較,“按圖索驥”擊中千裏之外的目標。“戰斧”巡航導彈還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一般的雷達很難發現它。
正是因為“戰斧”巡航導彈有了這樣的特殊本領,既能對敵人進行精確打擊,又能使自己避免人員傷亡,才使它成了美國人手中恣意揮舞的“戰斧”。
智能地雷場
智能地雷場是用智能地雷布設的雷場。這種智能地雷采用一種由獨特的電子控製電路或微處理器芯片製作的引信,它相當於地雷的“大腦”,能有效地控製地雷的起爆時機。戰鬥人員或雷場控製人員可向雷場下達預編指令來改變地雷功能,使其滿足不同戰鬥行動對雷場功能的需求,如己方人員、車輛通過雷場時,可下達關閉雷場的指令,使其安全順利地通過雷場,這就克服了以往雷場對敵對雙方的機動都將構成障礙的弊端。使雷場對保障己方機動、阻滯敵方機動的作用大大增強。
智能雷場的出現,將使地雷不再是對某一點、麵的主宰,摒棄了單打獨鬥的作戰方式,使地雷能夠按人的意誌行事,從而使雷場的效能極大提高。目前,美軍正致力於智能地雷場的開發,力求通過增加地雷射程、提高機動性、自主性和地雷與人員的“對話”能力來提高雷場的功能,使地雷能探測、識別、攻擊1 000米距離或更遠距離上的目標。
直升機航空母艦
以裝載直升機為主,用於反潛和登陸作戰的航空母艦。它有反潛直升機母艦和登陸直升機母艦之分。反潛直升機母艦,用於大型艦艇編隊和運輸船隊航行時的反潛護航,具有起降甲板小,升降機少,航速高等特點。登陸直升機母艦,用於登陸作戰時運送登陸部隊和物資裝備實施登陸。具有起降甲板大,升降機多,有便於登陸部隊快速通行的電梯和寬大的登陸兵住艙等。
直升機航空母艦上設有供直升機起飛和降落用的甲板、機庫、升降機等,還有艦空導彈、艦炮和反潛武器等。
直升機廣泛使用
在大部分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中,大都使用直升機。尤其是美軍入侵格林納達,直升機唱了主角。登陸、作戰、輸送部隊、運送傷員等都使用了直升機。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英軍馬島登陸,都成功地使用了直升機。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黎戰爭中,以色列使用了美國的“眼鏡蛇”和“防禦者”武裝直升機攻擊坦克,摧毀了一部分坦克和裝甲車。雖然一些人對這種直升機打坦克的戰鬥有不同看法,但以黎戰爭卻給人們提供了直升機打坦克的戰例。從總體上看,武裝直升機在阻止對方地麵部隊運動,摧毀對方工事,支援己方攻擊等多方麵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地麵部隊得到直升機的直接配合,戰術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製導武器大顯身手
法國製造的“飛魚”導彈擊毀了“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舉世為之震驚。一枚“飛魚”導彈隻需十幾萬美元,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則需l億多美元,兩相對照相差千倍。製導武器的消費比,標誌著製導武器的真正價值。美國的“哈姆”、“百舌鳥”、“標準”式反雷達導彈,幾次發射都準確地破壞了對方雷達,使蘇製的防空導彈失去了耳目,盲目發射,不但浪費彈藥,還因暴露位置而成為對方攻擊的靶子。而美國飛機上的精確製導導彈和集束炸彈對預定目標的襲擊基本達到目的。以色列使用美製F-16戰鬥機上發射的“響尾蛇”空空導彈,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戰果。1982年6月9日至11日的黎巴嫩空戰中,以軍F-16使用“響尾蛇”導彈擊落敘機約占半數以上,這使米格-23、米格-25黯然失色。
窒息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是指破壞組織引起肺水腫降低血液攝取氧的能力,造成機體缺氧以致窒息死亡的毒劑,對眼、鼻、喉也有一定刺激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使用過,但以後作為軍用毒劑的價值已日趨下降。主要成員為光氣,代號為:CO(美)和PG(英),學名二氯化碳酰。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爛草味,吸入中毒,潛伏期數小時,表現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乃至死亡。
阻擊
阻止或遲滯敵人前進的作戰行動稱為阻擊。阻擊的目的是大量殺傷、消耗敵人,阻敵增援、斷敵退路或掩護主力部隊行動。通常具有任務艱巨、組織準備時間短促、對抗激烈等特點。
自動步槍
自動步槍指自動進彈、連續擊發、具備全自動射擊能力的步槍。利用推進彈頭的部分氣體或後座力進行退彈殼、裝彈並再次射擊的步槍,也就是說,隻要扣住扳機不放,就能連續射擊,直到槍內子彈用盡。
自行榴彈炮
有些自行榴彈炮的模樣和坦克特別像,難怪有人說:自行榴彈炮是坦克的親兄弟。
如果單從外表看,有時候很難將自行榴彈炮與坦克區分開來。自行榴彈炮的上部也有一個旋轉炮塔,有的自行榴彈炮的底盤與坦克的底盤一模一樣。自行榴彈炮與坦克比較,區別主要有這樣幾點:
(1)它的口徑一般都比坦克的火炮口徑大;
(2)炮塔也比坦克的大;
(3)炮塔一般都設在偏後的位置。根據以上的幾個特點,就不難判斷出它是一輛自行榴彈炮。
德國最新研製的PZH2000式155毫米自行榴彈炮是自行榴彈炮家族中的新成員,它將是21世紀德軍的主力火炮。我們先從這種自行榴彈炮的外表說起。它的外殼和炮塔均由裝甲鋼製作,能抵禦大口徑機槍彈和炮彈片的攻擊,它的頂蓋上還設置了能迅速連接和拆卸的反應裝甲塊,可以抵禦從頂部方向的襲擊。為了縮短火炮射擊的反應時間和提高火炮的射擊精度,火炮配有數碼式自動火控係統、綜合慣性引導係統、自動裝填係統、電子計算機係統和電控係統。炮體內的乘員艙相互分隔,整個戰鬥室為封閉式,設有防化學、防原子、防生物裝置和通風設備,還具有一定的防電磁脈衝和中子輻射能力。炮塔上裝有一挺7.62毫米的機槍,還裝有16具煙幕彈發射器。它的炮口徑為155毫米,炮長是炮口徑的52倍,炮的身管中部裝有抽煙裝置,發射炮彈的距離為30~40千米。該炮彈藥的一次攜帶量為60發,快速發射時,每10秒鍾可發射3發,車內攜帶的60發炮彈,在30分鍾內可發射完畢。
該炮裝配了底火自動輸入機構,由插入式底火庫、棘輪機構和計數器組成。當關閉發射閂時,棘輪輸送機構便將一個新底火轉送到炮膛對麵的位置,同時計數器記錄累計數。該炮的車體後方安裝了一個大型對開後門,乘員可以從這裏很方便的出入。
該炮的最大缺點是不具備防空能力,它的天敵是各種武裝直升機和各種對地攻擊機。
自行高射炮
自行高射炮簡稱“自行高炮”,是將瞄準發射係統與車輛底盤結合在一起,能自行運動的高射炮。主要用於殲滅低空和超低空目標,掩護行軍、戰鬥的部(分)隊。自行高炮通常是獨立的高射炮係統,普遍采用火力係統、探測裝置和解算裝置裝於同一車體上的“三位一體”結構。自行車輛由裝甲車體、炮塔、動力裝置、電源係統和行駛部分組成。車內裝有雷達、光電或光學火控係統,裝有導航儀以測定自身行進中所在位置的坐標。車上還裝有防核、化學、生物武器的儀器和設備。與牽引高炮相比,自行高炮越野能力強、機動性好、可靠性高、自動化程度高、反應時間短,具有對低空、超低空飛行目標作戰的能力,可實施短時間停止射擊和行進間射擊,是各國陸軍致力發展的防空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