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波通信
載波電話與普通電話相比,具有很多優點,歸納起來是一“多”、二“遠”、三“保密”。多——在一對線路上可以多路通話,提高了線路的利用率。遠——因為載波機有許多放大器能把話音能量提高,遠距離通信聽起來照樣很清楚。保密——保密電話機在線路上傳輸的是經過人為變頻的頻帶,用一般的電話機是聽不懂或聽不到的。
中微子通信
軍事通信係統是遭敵電子打擊的重要目標。為了保障作戰指揮,維係各軍兵種間的協同通信,研製和建立具有抗偵察、抗幹擾和抗摧毀的軍事通信體係勢在必行。中微子通信就是其中一種。
“中微子通信”是一種采用中微子束代替電磁波傳遞信息的無線通信方式。它的通信過程和普通微波通信相仿,有發射和接收兩部分裝置。在發送端,將欲傳遞的信息對中微子束進行調製,使載有信息的中微子束按人的旨意朝一定的方向傳向目標。到了接收終端,借助於光探測器,把原來由中微子束所攜帶的信息解調出來,從而達到通信的目的。
“中微子通信”具有許許多多其他通信無法比擬的優點。突出體現在一個“強”字上。它能克服普通電磁波不能鑽地、入海的“先天性不足”的痼疾,可穿透地層進入深海進行直接傳輸,因此很不容易受偵察、幹擾、截獲和摧毀,保密性強,抗幹擾能力強。非但敵方用電和磁影響不了它,就是熱核爆炸引起的巨大輻射也對它無可奈何。“中微子通信”可以衝破電磁通信不可逾越的地下和水下兩大禁區,即使在發生核戰爭的惡劣的環境條件下,也能借助於中微子,向遊弋在大洋深處的核動力潛艇發送信息。
“中微子通信”現在已經走出了實驗室。1978年美國華盛頓海軍研究所首次在世界上進行了利用中微子作為信息載體的通信試驗,並獲得成功。爾後,他們又在華盛頓和伊利諾斯州之間進行了穿透地球的試驗,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數據。可以預料,隨著高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微子通信的實際應用已指日可待。
中國機槍
20世紀50年代,中國先後完成了以53式係列和56式係列為代表的兩代蘇式機槍的仿製,不僅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軍隊裝備的製式化,而且也鍛煉了技術隊伍,積累了研製經驗。出於對機槍技術性能的考慮,要使武器裝備適應中國氣候、地形、地貌條件,適合中國人機匹配要求,適合中國軍隊作戰特點和傳統戰法,以及資源立足於國內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求,中國走上了自行設計製造的道路。40多年來,自行設計製造並已裝備使用的機槍有67式、67-1式和67-2式輕重兩用機槍、77式高射機槍、81式輕機槍、85式W85式高射機槍和82式艦載機槍等近10種機槍,其中有些機槍的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挺輕重兩用機槍是67式輕重兩用機槍。它作為步兵分隊的主要火力,替代53式重機槍和58式連用機槍。該槍配備三腳架和固定的兩腳架。裝在三腳架上作重機槍使用,可壓製敵火力點,支援步兵分隊戰鬥;取下三腳架,可作輕機槍使用。由於74式機槍故障較多,冷槍射擊與熱槍射擊的平均彈著點偏移較大,而這些問題在1974年設計定型後又未能及時地徹底解決,所以該槍沒有生產定型裝備便夭折了。但是,其彈鼓的優越性能卻被後來的81式輕機槍所借鑒。
81式輕機槍是81式製式槍族的一員,全槍重5.15千克,全槍長1004毫米,采用槍機回轉閉鎖方式、導氣式自動原理。該槍克服了74式輕機槍的不足,具有重量輕、可靠性好、操作簡便以及與步槍構成槍族等優點,1981年通過設計定型,逐步取代了56式輕機槍。
中國03P型水陸坦克
中國T-63A型水陸兩用坦克的出口型,稱為03P型。這種坦克是目前世界上火力最為強悍的水陸坦克,因此擁有相當潛力的外銷市場。它的總重量22噸,水上最大時速14千米,陸地最大時速55千米,4名乘員。陸上最大行程超過400千米,水上最大航程90千米。可越過2.9米壕溝,這種坦克配備的是580馬力的柴油機,車長9.2米,車寬3.3米,車高3.15米。
03P型水陸兩用坦克炮塔正麵裝甲在1000米距離可防25毫米穿甲彈,車體正麵裝甲100米距離可防12.7毫米穿甲彈,後麵和側麵裝甲100米距離可防7.62毫米穿甲彈。
03P型水陸兩用坦克配備了一門105毫米的線膛炮,備彈40發。采用的是穩像式火控係統。在2 000米距離可擊穿460~500毫米裝甲。輔助武器為一挺12.7毫米車載機槍和一挺12.7毫米並列機槍。
“中國豹”
ZTZ-99式改進型主戰坦克是我軍最新型主戰坦克,坦克炮塔正麵和側麵都在原有主裝甲的基礎上,加裝了新的尖型附加裝甲,具備了優異的防彈外型,和德國豹式坦克相像,其車體也均采用複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豹,是我軍的最新陸戰王牌。
中程無人偵察機
中程無人偵察機通常活動半徑在700~1 000千米範圍,飛行速度多為高亞音速或超音速。它主要用於大麵積快速可見光照相偵察或紅外與電視攝像偵察,實時傳輸。有高空型和中低空型兩種類型。目前,高空型中程無人偵察機已發展到升限30 000米以上,飛行速度達到3馬赫以上的水平。例如,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D-21/CID—2lB,最大升限30 500米,最大水平速度為4馬赫。美國正在研製一種稱做U—2高空飛機的第三代間諜飛機,三角翼外形,以衝壓發動機為動力,飛行速度大於3馬赫。近年來,美國一方麵繼續在發展大高度高超音速中程無人偵察機,另一方麵正在發展具有超低空飛行性能的中低空中程無人偵察機,例如特裏達因·瑞安航空公司8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324型“金龜子”和350型,這是一種小展弦此機翼的高亞音速中程無人機,飛行高度為3.05~13 720米,具有較強的突防和生存能力。
作戰平台
軍事意義上的“平台”含義更為廣泛一些,除保留“台”的本意外,還可理解成基礎、載體或者器具等。“平台”按高度可分為地麵、空中、太空平台3類。根據擔負使命的不同,作戰平台又可以區分為偵察平台、發射平台等。
有必要說明,一種武器裝備究竟放在什麼樣的平台上,一看需要,二看可能。同樣是巡航導彈,從核潛艇發射,顯然比從水麵艦艇發射更容易實施突然性。同樣,一架視角為20°的照相機,裝在3 000米高的偵察飛機上,一次可以拍攝1平方千米的地麵,如果放在300千米高的偵察衛星上,一幅照片囊括的範圍可達10 000平方千米。所以,在加速發展武器裝備的同時,必須積極研製與之配套的新作戰平台,這樣“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才能顯示出更大的威力。
“宙斯盾”係統
“宙斯盾”係統采用最新的MK26聯裝通用垂直導彈發射架發射“標準-Ⅱ”型防空導彈。與“標準-Ⅰ”型導彈相比,“標準-Ⅱ”型導彈的射程提高了1倍,達48千米,而且在製導方式上也改變了以往對空導彈隻采用單一的“半主動雷達尋的”傳統,改用慣性製導、中段指令製導、末段半主動雷達尋的複合製導方式,從而使得照射雷達不需要在導彈飛行的整個過程中跟蹤目標,隻需在最後的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因此,末段製導的照射時間極短,使變換目標的反應時間大為減少。
“宙斯盾”係統能夠監控360°範圍內空域,能在43海裏以上的距離上發現突然出現的低空飛行目標,在194~243海裏以上距離發現、跟蹤高空目標,反應時間短,抗幹擾能力強,可同時跟蹤監視200餘個空中目標,並能識別真假目標,可同時引導18枚對空導彈對付來襲目標或攻擊敵目標。
裝甲戰鬥車輛
步兵戰車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各國裝備的裝甲輸送車以輸送步兵為主,為使步兵能乘車協同坦克作戰,增強對付敵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能力,提高部隊的進攻速度,有的國家開始研製步兵戰車。20世紀80年代初,美軍裝備了M2步兵戰車。陸軍裝備步兵戰車後,加強了火力和防護力,提高了機動作戰能力,使陸軍的機械化和裝甲化達到了新的水平。
步兵戰車分履帶式和輪式兩種,除底盤不同外,總體布置和其他結構基本相同。履帶式步兵戰車越野性能好,生存力較強,是現裝備的主要車型。輪式步兵戰車造價低,耗油少,有的國家已少量裝備部隊。步兵戰車由推進係統(動力、傳動、操縱、行動裝置)、武器係統(武器及火控係統)、防護係統(裝甲殼體及其他特種防護裝置與器材)和通信、電氣設備組成。動力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前部,炮塔安裝在車頂中部,步兵戰鬥室設在車體後部。後車門較寬大,多采用跳板式,便於步兵迅速、隱蔽地上下車。車上通常裝有1門20~30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1~2挺機槍和1具反坦克導彈發射架。步兵戰鬥室兩側和後車門通常開有射擊孔,每個射擊孔的上方裝有觀察鏡,便於步兵乘車戰鬥。有的車內還裝有空調和通風排煙設備。
問答題
1.198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一起為美國空軍研製了一種新型飛機。這種飛機是下麵哪一種?()
AF-14艦載戰鬥機BB-2“幽靈式”轟炸機
CFC-“梟龍”戰鬥機D“AH-64”武裝直升機
2.1941年5月26日開始,英國海軍向德國的一艘老牌戰列艦發起猛烈的攻擊,最終將這艘“海上巨無霸”送入海底。這艘“海上巨無霸”的名字是什麼?()
A“俾斯麥”號戰列艦B“台風”級核動力航母
CB-2“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3.在越南戰爭中,美國采取了地毯式轟炸戰術,每間隔50米投下一枚炸彈,對目標進行大麵積無目標轟炸。美國為什麼要采取這種方式?()
A大麵積殺傷對方B渙散對方軍心民心
C消耗倉庫剩餘炸彈D顯示己方軍事力量
4.無人偵察機包括哪些類型?()
A遠程無人偵察機B 近程無人偵察機
C超音速遠程無人偵察機
5.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藥和毒劑布灑器。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以分為哪幾種?()
A爆炸分散型B熱分散型C布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