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噴塗是一種表麵強化技術,是表麵工程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我國重點推廣的新技術項目。它是利用某種熱源(如電弧、等離子弧或燃燒火焰等)將粉末狀或絲狀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加熱到熔融或半熔融狀態,然後借助焰留本身或壓縮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射到預處理過的基體表麵,沉積而形成具有各種功能的表麵塗層的一種技術。
熱核實驗反應堆
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代表達成協議,決定法國南部馬賽附近的卡達拉舍成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的建設地。熱核反應堆項目是利用核聚變技術獲得能源。與目前核電站利用重金屬元素原子核發生裂變反應而獲得巨大能量不同的是,核聚變反應主要借助氫同位素。
專家估計,1千克核聚變燃料相當於1 000萬千克的石油燃料。此外,核聚變不產生核裂變所出現的長期和高水平的核輻射,不產生核廢料,也不產生溫室氣體,基本不汙染環境。因此,核聚變被認為是未來解決世界能源和環境問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計劃前期投資約46億美元。工程建設從2005年開始,8~10年完成,最終總投資預計超100億美元。這將是除國際空間站外規模最大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熱輻射光源
熱輻射光源利用物體通電加熱至高溫時輻射發光原理製成。這類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燈泡額定電壓與電源電壓相同的情況下即可使用。常用的有:
(1)白熾燈
內裝鎢質燈絲,發光效率為10~15流/瓦,色溫2 800開左右,顯色性好,額定壽命為1 000小時,中國已有由220伏15瓦~220伏1 000瓦不同規格的係列產品。燈頭形式有螺口式和卡口式兩種。常用於室內一般照明,還可用於照度要求較低的室外照明。反射型白熾燈的光束定向發射,光能利用率高,一般用於櫥窗、展覽館和需要聚光照明的場所。
(2)鹵鎢燈
內裝鎢質燈絲,並充以一定量的碘和溴或它們的化合物。鹵鎢燈利用鹵鎢循環化學反應原理,大大減少了鎢絲的蒸發和燈泡發黑程度。鹵鎢燈的發光效率和額定壽命都比白熾燈高。鹵鎢燈常做成管狀,尺寸小,功率為300~1 000瓦,色溫為2 800~2 900開,顯色性好,額定壽命約1 500小時,光通量穩定。多用於室內外大麵積照明。
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可以用氫、聯氨、甲醇、甲醛、甲烷、乙烷等做燃料,以氧氣、空氣、雙氧水等為氧化劑。現在我們可以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的所謂“電極活性物質”作為電池燃料,然後通過類似於燃料電池的辦法,把化學能轉換成電能,成為微生物電池。
燃料油
燃料油的性質主要取決於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決定燃料油品質的主要規格指標包括粘度、硫含量、傾點等供發電廠等使用的燃料油,還對釩、鈉含量作了規定。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種,廣泛用於電廠發電、船舶鍋爐燃料、加熱爐燃料、冶金爐和其他工業爐燃料。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殘渣油和直餾殘渣油製成的,其特點是粘度大,含非烴化合物、膠質、瀝青質多。
燃氣—蒸汽輪機
燃氣-蒸汽輪機聯合循環,是把燃氣輪機和蒸氣輪機這兩種按不同熱力循環工作的熱機聯合在一起的裝置,有時也簡稱為聯合循環。為了提高熱機的效率,應該盡可能地提高熱機中的加熱溫度和降低排熱溫度。但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的熱力循環都不能很好滿足上述要求。如把它們結合起來,以燃氣輪機的排熱來加熱蒸汽,就可以同時取得燃氣輪機加熱溫度較高和蒸汽輪機排熱溫度較低的雙重優點。
聯合循環的理論基礎早已建立。熱力學奠基人之一卡諾就提出過聯合循環的概念。但是直到20世紀中葉,才開始有實用的聯合循環動力裝置。發展聯合循環的關鍵是要研製出高溫、高性能、大功率的燃氣輪機。為了適應石油短缺的形勢,在燃氣輪機中有效燒煤也是一項關鍵技術。目前,世界各先進工業國家均已有定型聯合循環機組產品。其中功率最大的已超過60萬千瓦,最高熱效率已高達47%以上。它作為熱電並供機組使用,燃料利用率可高達80%左右,單機組最長運行時間已超過10萬小時。熱機的熱效率要提高1%都是非常困難的,而聯合循環卻隻要把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結合起來就可以大幅度節約能源。
人體能
科學家們發現,人類自身的生物能也是一種尚待開發的新能源。經精確測算:一個人在一晝夜浪費的能量,如轉化為熱能,可以把等於他體重的水由零度加熱到50℃。一個人在一生中有1/3以上的能量被浪費了。如果將40億人的這些能量加起來,相當於10座核電站發出來的電力。為此,科學家積極設法利用這種人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