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柴油

“陽光柴油”是一種新型的柴油機燃料,是由德國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和德國大眾公司聯合研製出的。

這種“陽光柴油”是植物經過高溫處理形成的一種“生物液體”,而且,廢舊木材和大部分植物都可以加工製成這種液體燃料。

由於這種植物性燃料在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再回到植物體內,因此它不會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負擔。

運輸節能

聯合運輸、聯合送貨曾被認為很難辦到,但因石油漲價威脅到卡車運輸業的經營,所以很快出現了這種方式。日本通運、大和等38家運輸公司,從1980年6月開始,對在固定路線上行駛的運貨卡車進行了聯合運輸,投送零星小件貨物。這一行動被稱做“聯合運送方式80”。各公司分散運輸時,一天裏用100輛卡車隻能運送1 000件小件貨物到客戶家。實行聯合運輸後,隻用10輛載重量為2噸的卡車和一輛載重量為300千克的電動輕卡車,僅往返兩次就送完了,運輸成本費不到原來的1/4。在遠距離運輸中,為了能確保有“回頭貨”可運,富山縣的20家卡車運輸公司聯合起來組織了“富山卡車運輸中心”。一年裏,各公司卡車的滿貨率平均提高了15%。

脈衝反應堆

能在很短時間間隔內達到超臨界狀態,從而產生很高脈衝功率和很強中子通量,並能安全可靠地多次重複運行的反應堆。它分為熱中子脈衝堆和快中子脈衝堆兩類。中國建成了一座鈾氫鋯脈衝反應堆,這是以鈾氫鋯做燃料的反應堆。它主要以氫作為慢化劑,當功率升高時,溫度就會提高,氫的慢化作用減弱,反應性立即降低,反應堆有很大的瞬發負溫度係數,因而呈脈衝運行。脈衝反應堆除了用來培訓人員、從事研究工作和生產短壽命放射性同位素外,還可用來治療癌症、中子照相、活化分析及輻照燃料和材料。

餘壓發電

在煉鐵時,焦炭,鐵礦石投入高爐,要用鼓風機吹進大量熱風,熱風中的氧氣一旦接觸焦炭中的碳,就會立即燃燒,產生大量煤氣,大部分煤氣和鐵礦石發生化學反應,分離出鐵,餘下的煤氣就像高壓鍋燒開了飯菜一樣,從減壓閥白白放掉了,利用這部分餘壓發電,叫高爐頂壓力發電。1969年,前蘇聯首先試驗成功餘壓發電,日本後來居上。日本的川崎鋼鐵公司,在21座高爐上安裝了這種發電機,每月發電量竟高達1.2億度。據估計,一座鋼鐵廠的高爐,全部裝上爐頂發電機,可以提供全廠5%的用電量。爐頂發電機隻是利用高爐煤氣積蓄的壓力能,不需要消耗一點煤氣;同時,經過渦輪機發電後的煤氣,水分和粉塵都有所降低,煤氣的質量改善了。

原煤

原煤是指從地上或地下采掘出的毛煤經篩選加工去掉矸石、黃鐵礦等後的煤。煤礦生產出來的未經洗選、未經加工的毛煤也叫原煤。包括天然焦及劣質煤,不包括低熱值煤等。按其炭化程度可劃分為泥煤、褐煤、煙煤、無煙煤。原煤主要作動力用,也有一部分做工業原料和民用原料。計量單位為千克。

沿裏海天然氣管線

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3國對現有的自中亞通向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進行更新改造,並沿此線路鋪設一條新的沿裏海天然氣管線。這一輸氣管道建設項於2008年啟動,該管道正式投入使用後,每年的天然氣輸送量將達100億立方米。到2012年,年輸送量將達到120億立方米。

壓水反應堆

將輕水堆核電廠一回路冷卻水在高壓(15×106~16×106Pa)下通過反應堆容器循環運行,一回路溫度達320℃左右,仍保持液體而不沸騰的反應堆。壓水堆以低濃二氧化鈾做燃料,淨化的核純輕水做冷卻劑和慢化劑。一回路的冷卻劑將堆芯發出的熱量通過蒸汽發生器把熱量傳遞給二回路水,並產生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壓水堆的燃料濃縮度為3%,以鋯合金做包殼,每200多根燃料元件組裝成方型截麵燃料組件,安裝在堆芯中。

液化煤

液化煤是由煙煤加氫熱熔得到低硫、低灰的分解產物。常溫時為玻璃狀黑色固體,加熱後成為流體。可作為高質量的配煤組分和黏結劑,也可加工成碳素纖維和高級石墨製品等。

液體燃料煤漿

液體燃料煤漿是一種新型的煤炭利用技術。1982年,美國大西洋研究公司研究出一種可把煤轉變成一種能取代石油的液體燃料,液體燃料煤漿問世。采用機械方法把煤破碎成很細的煤粉,然後用水攪拌成煤漿,具有類似於渣油的性能。渣油占美國石油進口的13%左右。煤漿可以運輸、裝卸、貯存,燒用與燃油一樣方便。

煤漿成功的關鍵在於小心摻合碾成兩種不同粒度的煤粒:粒度大的提供最大的煤載荷,粒度小的填充空隙並使這兩種煤粒的混合物穩定。然後加上少量添加劑,便產生了含煤75%的煤漿。煤漿的成本隻有油的幾分之一,為渣油1/2左右。煤漿可能是一種最有前途的代用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