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塔裏木裂腹魚(1 / 2)

T塔裏木裂腹魚

塔裏木裂腹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俗稱尖嘴魚。塔裏木裂腹魚體長,略側扁,體背稍隆起,腹部圓。頭小,錐形,吻尖,口近馬蹄形。唇光滑,下頜內側稍具角質。下唇特別細狹,分為左右兩葉。須2對,等長或口角須稍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眼小。鱗細小,胸部裸露,腹部具臀鰭2行,側線鱗110~118個。背鰭硬刺發達,後緣有鋸齒,背、腹鰭起點相對;尾鰭葉端稍圓。體背藍灰,腹部銀白,胸、腹、臀鰭淺黃,尾鰭淺紅色。塔裏木河特有的經濟魚類。吻部尖而突出。下頜無銳利角質前緣。下唇分左、右兩葉,無中間葉。須2對,其長度約等於眼徑。背鰭最末根不分枝,鰭條強壯,具鋸齒。體鱗細小,胸部裸露。

塔裏木裂腹魚是冷水性魚類,生活於河流流水及湖泊環境,是新疆特有魚類,分布於塔裏木水係。原來是塔裏木水係特有的主要經濟魚類。肉味鮮美,深受當地群眾所喜愛,由於引種等人為影響,其資源日趨枯竭,現已十分稀少。

台 細 鯿

台細鯿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細鯿屬。台細鯿體呈長棱形,側扁,頭後背不顯著隆起,腹鰭基至肛門具棱。頭小,尖細。吻短而鈍,突出。口斜裂,無須,眼大,位於頭中央偏前。鱗薄而易脫落。側線位於體中軸之下,前端微下彎,側線鱗45~47。背鰭位後;胸鰭末端尖;腹鰭短;臀鰭條多,基部長;尾鰭深叉狀,體背灰色,下側麵和腹部銀白,體側中軸有灰色縱紋,尾鰭灰色,其他鰭微透明。生活在較清澈的靜水或緩流水的小河、小溪中。野生數量甚少。

天目鐵木

天目鐵木分布極窄,數量極少。僅產浙江西天目山,目前隻殘存5株,損傷嚴重,其中胸徑達1米的大樹主幹頂稍已斷,另高達18~21米的4株,其中下部側枝幾乎全部砍掉,生境受到破壞,更新能力很弱,幼苗極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有滅絕的危險。

胎生樹

哺乳動物是懷胎繁殖的,而植物也有胎生的。在南美洲、非洲、馬來西亞、印度,以及我國的福建、廣東、台灣等地淤泥淺海灘上,生長著的紅樹林,就是胎生植物,在紅樹的枝條上,常常懸掛著一條條木棒樣的東西,它們是母樹結果實後,開始萌芽長成的幼苗。這幼苗長到一定時候,就會脫離母樹,落入海邊淤泥中,數小時內就會生根,開始長成獨立生活的小紅樹。如果幼苗沒能紮進淤泥中,還可以隨海水漂流到別的地方去紮根。

紅樹是紅樹科紅樹屬植物。我國的胎生植物除紅樹外還有紅茄冬、角果木、秋茄樹等。

跳豆

跳豆的外殼呈青棕色,形狀和顏色與普通的鬆子很相像。把它放到被太陽曬熱了的土地上,它一跳就是幾厘米高,而且跳個不停。

在花開時節,蓓蕾滿枝的時候,有種卷葉蛾科的小蛾,飛落到花朵的子房上產卵,子房長成果實,卵就自然而然地包在裏邊了。以後卵又慢慢地孵化成幼蟲,舒舒服服地在裏邊靠吃子實的仁活命。過了幾個月,跳豆跌落地上,它剩下的隻是一個空殼了,裏麵子實的仁都已被幼蟲吃光。跳豆裏麵的幼蟲最後一對腹足抓住堅果的內壁,迅速地向上躬起身子,因為幼蟲相當肥大,這麼一動,堅果的重心就往上移了,豆就跳動一下。環境越暖和,幼蟲就越愛動。幼蟲感覺到了手心裏散發的熱氣,就跳得厲害。在曬熱了的土地上,幼蟲在裏麵悶得不好受,就不斷聳動自己的身子,於是跳豆就不停地跳動了。

駝鹿

駝鹿是體形最大的一種鹿,約有2.5米高,820千克重。它們活動在阿拉斯加與加拿大的森林地帶,尤其是湖泊和小河邊。在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俄羅斯北部和中國北部也可以發現駝鹿。

夏天,駝鹿來到水邊吃水生植物,還經常潛入水下尋找植物的根與莖。冬天,它們吃小樹上的嫩芽、葉片和枝條。

在嚴冬,駝鹿會有一段時間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在冬天的這幾個月裏,它們總共要吃4~5噸的食物。因為沒有嫩芽,它們隻能靠吃樹皮充饑。雄駝鹿每年換新角。到8月份,角完全長好了,雄駝鹿就靠它來與同類爭奪異性。雄駝鹿會發出吼叫來呼喚配偶,吼叫聲在森林中回蕩。一旦得到回音,它們就在叢林中穿梭,以尋找雌駝鹿。

土 蜘 蛛

土蜘蛛並不靠織網捕食昆蟲,而是先在地上挖一個坑,裏麵鋪上絲。坑挖成後,它的深度可達30厘米,寬度達4厘米。然後,土蜘蛛會為它配備一扇牢固的圓形活動門,這扇門是由多層土、絲和絲製的鉸鏈做成的。在外部則用苔蘚與其他植物性材料掩飾起來,所以幾乎不可能被察覺。這樣做好了之後,土蜘蛛就靜候獵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