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猴有一個又細又長、爪子特長的中趾,指猴用它來抓幼蟲吃。它把腳趾伸到洞裏,戳住幼蟲,然後放進嘴裏。
它白天在巢穴裏休息,晚上出來用它長長的爪子抓住樹枝,找果子和幼蟲吃。指猴能夠用它那有力的牙齒咬開像椰子這樣的果子的堅殼。
啄 木 鳥
森林中的“醫生”是啄木鳥。啄木鳥不像別的鳥兒是站立在樹枝上的,它是攀援在直立的樹幹上的。一般的鳥兒足生四趾,三趾向前,一趾向後;而啄木鳥的四趾,兩個向前,兩個向後,趾尖上都有銳利的鉤爪。它的尾巴呈楔形,羽軸硬而富有彈性,攀爬時成了支撐身子的支柱。這樣,啄木鳥就可以有力地抓住樹幹不至於滑下來,還能夠在樹幹上跳動,沿著樹幹快速移動,向上跳躍,向下反跳,或者向兩側轉圈爬行。
啄木鳥長著一個又硬又尖的長嘴,像醫生的“聽診器”,敲擊樹幹“篤篤”作響,通過聲音能準確尋覓到害蟲躲藏的位置。啄木鳥的舌頭長得也很特別,又長又細,能伸出嘴外14厘米。由於嘴裏容納不下,就從齶下穿出來,向上伸展,進入鼻室內,隻留左鼻孔作為呼吸用。舌尖上能分泌黏液,並且長有許多細小的肉倒刺,舌根生有兩條能伸縮的筋。這樣,不管害蟲隱藏多深,它都可以準確無誤地將它鉤出來,就是幼蟲的蟲卵也休想逃脫。啄木鳥吃食的害蟲,主要有天牛幼蟲、蠹蟲幼蟲、象甲、偽步甲、金龜甲、螟蛾、蝽象、蝗蟲卵、螞蟻等。有的害蟲潛藏樹木中很深,把樹活生生地咬死。隻有啄木鳥這位“外科醫生”才能把它從樹幹中掏出來除掉。它是“捕蟲能手”、“森林醫生”。全世界有200多種啄木鳥,我國大約有28種,主要有綠啄木鳥、斑啄木鳥、黑啄木鳥、白啄木鳥、棕腹啄木鳥、金背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一隻啄木鳥每天能吃掉1 000~1 400條害蟲的幼蟲。成千畝的樹林裏,如果有兩對啄木鳥棲居,就可以控製害蟲的蔓延。
棕熊
棕熊也叫馬熊,因為它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所以在我國東北地區又被稱為人熊。其體長兩米多,重達幾百千克。別看它身軀笨拙,卻既能上樹又能涉水,嗅覺還特別靈敏,一旦遇到攻擊,就會直立起來,用兩隻前爪發起進攻。
棕熊的食性很雜,主要吃野菜、野果和植物的嫩枝,它們還特別喜食蜂蜜,也會捕食魚和小動物。
棕熊一般不會主動傷人,但受傷的熊和帶著幼崽的母熊另當別論。狗熊掰棒子常被人用來比喻顧頭不顧腳,現實中的棕熊真的如此,當它捉小動物時,要是碰見一窩的話,它便一個一個地往腋下塞,前麵的掉了也不管,這樣,最後一隻小動物才最終成了它的美味點心。
中臀擬鱨
中臀擬鱨屬鯰形目,鱨科,擬鱨屬。中臀擬鱨體長,背鰭弧度和緩,約與腹緣相等,背鰭之前漸平扁,以後漸側扁。頭平寬大,平扁,吻圓鈍。口寬,下位,橫裂。兩頜及犁、齶骨有齒。後鼻須達眼後緣;上頜須約達胸鰭;下頜前須短,後須達鰓膜。鰓孔大,鰓膜遊離,側線平直,體無鱗。背鰭硬刺鋸齒弱;脂鰭基較臀鰭基略短;臀鰭13~17;胸鰭硬刺鋸齒強;腹鰭略達臀鰭;尾鰭後緣微凹,近截形。頭背包括上枕骨棘背麵被皮膚。體黃色,有3~4個大黑斑,腹部較淡。
中間纖維
中間纖維直徑10納米左右,介於微絲和微管之間。與後兩者不同的是中間纖維是最穩定的細胞骨架成分,它主要起支撐作用。中間纖維在細胞中圍繞著細胞核分布,成束成網,並擴展到細胞質膜,與質膜相連結。中間纖維沒有正負極性。
角蛋白是中間纖維中的一類,分子量約40~70KD,出現在表皮細胞中,在人類上皮細胞中有20多種不同的角蛋白,分為α和β兩類。角蛋白賦予細胞體一定的剛性。
中草藥生物技術
中草藥生物技術,簡單來說就是一門中草藥的應用生物的科學,即利用生物學原理,在中草藥之上生產實用產品的一項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
真菌
真菌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道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低等真菌的菌絲無隔膜,高等真菌的菌絲都有隔膜,前者稱為無隔菌絲,後者稱有隔菌絲。在多數真菌的細胞壁中最具特征性的是含有甲殼質,其次是纖維素。常見的真菌細胞器有:細胞核、線粒體、微體、核糖體、液泡、溶酶體、泡囊、內質網、微管、鞭毛等;常見的內含物有肝糖、晶體、脂體等。
真菌通常又分為三類,即酵母菌、黴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它們歸屬於不同的亞門。
真核細胞
真核細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圍的核)的細胞。其染色體數在一個以上,能進行有絲分裂,還能進行原生質流動和變形運動。而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則分別由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除細菌和藍藻植物的細胞以外,所有的動物細胞以及植物細胞都屬於真核細胞。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在真核細胞的核中,DNA與組蛋白等蛋白質共同組成染色體結構,在核內可看到核仁。在細胞質內膜係統很發達,存在著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和溶酶體等細胞器,分別行使特異的功能。
真核生物包括我們熟悉的動植物以及微小的原生動物、單細胞海藻、真菌、苔蘚等。真核細胞具有一個或多個由雙膜包裹的細胞核,遺傳物質包含於核中,並以染色體的形式存在。染色體由少量的組蛋白及某些富含精氨酸和賴氨酸的堿性蛋白質構成。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繁殖,並進行有絲分裂。
組 織 學
組織學是研究機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組織學的研究,就是闡明在正常情況下,細胞、組織、器官和係統的形態結構和其生理活動,以及它們在人體內的相互關聯和意義。成體各器官、係統分別具有其細微結構的組織特征,執行著特定的功能。如口腔、食道、胃、腸等均由不同的組織發育、分化和結合而成,它們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態結構特點,但卻執行著共同的功能,即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除糟粕。
整 倍 體
如果染色體數目變化是單倍體(n)的整數倍,則以n為基數,整倍地增加或減少,則稱為整倍體。
轉譯
遺傳信息要在子代的生命活動中表現出來,需要通過複製、轉錄和轉譯。複製是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轉錄是根據DNA的核苷酸序列決定一類RNA分子中的核苷酸序列;後者又進一步決定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的序列,就是轉譯。因為這一類RNA起著信息傳遞作用,故稱信使核糖核酸(mRNA)。由於構成RNA的核苷酸是4種,而蛋白質中卻有20種氨基酸,它們的對應關係是由mRNA分子中以一定順序相連的3個核苷酸來決定一種氨基酸,這就是三聯體遺傳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