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報》上登文: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現象在2009年更加突出。似乎從進入新千年開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一直在“更加突出”。不知作為青少年的你是否對此也有所關注,是否思索過:大學的門容易進了,企業的門卻為什麼不容易進了?是人才過剩,還是他們自己出了問題?
其實,問題在後者。看看那些優秀的人,又有哪一個找不到工作!優秀的人處處都有好風光,在學校是老師的“掌上明珠”,同學模仿學習的榜樣,畢業後參加工作,是企業想要的人才,是同事羨慕佩服的對象……總之,優秀的人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也許你會問,他們為什麼那麼優秀呢?優秀來自何處?從本質上說,優秀由習慣促成。因此,培養良好的習慣是青少年從平凡走向卓越的關鍵。青少年如果能養成一係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麵的基本良好行為習慣,就能為自己以後的不斷發展進步儲備不竭的動力源泉,使自己順利攀上人生的高峰。
大家可能都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記者采訪一位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平靜地說:“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學到什麼?”記者不解地問。
“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一語道破了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具有的決定性意義。拿破侖?希爾也說:“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習慣對我們的人生有著絕對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決定了我們思維和行為的方式,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青少年時期正是習慣形成時期,是非常關鍵的時期,正因此才有了《青少年養成好習慣的150個智慧故事》一書。本書從浩如煙海的教育類書籍和雜誌中摘選出來了100多則國內外經典故事。這些故事輕鬆好讀,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一針見血,書中的故事帶給你的不隻是鮮活的閱讀體驗,更是一次培養良好習慣的閱讀之旅。
本書從保持積極麵對的心態、積極進取獨立不依賴、勤於學習敢於創新等十八章入手,從不同方麵闡釋了青少年養成好習慣的種種道理和方法。與其他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書籍相比,本書所輯故事短小精練,所闡釋的道理簡單實用,將習慣的培養娓娓道來。
品讀書中精彩的故事,領悟其中的智慧,感悟智慧的海洋。
如果您是孩子的家長,您一定會在書中發現您當年拋棄那些壞習慣,養成某些好習慣的影子,希望此書能作為一份精美的禮物,送給您的孩子。
如果您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相信此書也會成為您講授人生道理的範本。
如果你是正當青春的少男少女,那麼無疑你找到了一本有趣且實用的圖書,相信本書的故事能給你帶來最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