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1957年裝備部隊的T—10M式坦克就是在斯大林—2號坦克基礎上改進的一種重型坦克,它的體重52噸,安裝了122毫米口徑的加農炮(在當時這是口徑比較大的火炮了),它全長106米,寬356米,高242米,每側有7個負重輪、60年代以後,由於中型坦克發展很快,許多性能超過了重型坦克。所以,現在人們不再生產和發展重型坦克了。
中型坦克的體重一般在30噸~40噸之間,有的國家也把50噸重的坦克算在中型坦克範圍內。中型坦克本領最大,也最受人們青睞,因此它的數量最多,用途最廣。
由於新技術廣泛應用,中型坦克的戰鬥性能得到全麵顯著的提高,成為作戰的主力,所以人們常把中型坦克叫做“主戰坦克”。現在主戰坦克的體重,有的已經發展到了原來重型坦克的重量,為什麼這種坦克不叫做重型坦克,反而說重型坦克衰落了呢?這是因為現代的主戰坦克在重量上雖與過去的重型坦克差不多,但它所具有的靈活性,機動性比原來的中型坦克還好,它擔負了過去中型坦克的全部任務。因此,還是把它歸為中型坦克,或叫做主戰坦克。
從中型坦克發展到主戰坦克,是坦克發展的一個嶄新時代。目前,主戰坦克已發展到了第三代,無論從火力、防護力,還是機動性等都比過去有顯著提高。主戰坦克和其他武器一樣,都在向更高的水平不斷前進。
輕型坦克是三兄弟中的小弟弟,體重在20噸以下。從外表上看,小弟弟與二哥中型坦克很難區分,但你仔細辨認還是能區分的。小弟輕型坦克個子小,車體窄,火炮口徑也小,裝甲較薄,防護力弱,負重輪也小一些、少一些,更具機動靈活性。
輕型坦克體重輕,動作靈活跑得快,適合於山地、水網稻田地、沼澤地區作戰。它在戰場上主要用來擔任偵察、警戒、火力支援等任務。
輕型坦克有美國的M—551“謝裏登”輕型坦克,英國的“蠍”式輕型偵察坦克等。由於新式步兵戰車的問世,輕型坦克與步兵戰車的差別越來越小,步兵戰車受到人們重視,而輕型坦克的發展則放慢了速度。
“魟”式坦克
最新式的輕型坦克要算是美國的“魟”(音hóng)式坦克,它有與主戰坦克相當的火力,它安裝了一門口徑為105毫米的線膛炮,在輕型坦克中可算是火力強大,另外還裝有並列機槍和高射機槍。
“魟”式坦克防護采用合金鋼裝甲,防護力略顯薄弱,但它24米高的低矮車型減少了被發現的概率,彌補了這方麵的不足。
“魟”式坦克機動性能良好,完全可同最優秀的主戰坦克相提並論,而且由於體重較輕,可用C—130運輸機空運,所以它的戰略機動性比主戰坦克還好。目前,“魟”式坦克在東南亞一帶很受歡迎,因為在山嶽叢林地帶它的本領能夠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