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駕駛的坦克(1 / 2)

單人駕駛的坦克

比起雙人坦克來,單人坦克的問世,似乎是更遙遠的事。但是,對單人坦克概念的提出,其實比雙人坦克還要早些。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從1983年起,用了一年的時間論證了一種稱為“尼尼亞”的單人坦克。1985年公布了《未來坦克概念論證報告》。這種坦克的特征是具有人工智能/機器人係統,早有一名乘員,裝有導彈、火炮、機槍等多種武器,裝甲防護能力增強,戰鬥全重約13噸,可空運。“尼尼亞”單人坦克的外形要比現代主戰坦克小得多,這使它成為具有極強生存力的“戰場遊魚”。但是,由於它需要眾多高技術領域的成果來支持,估計目前隻能進行各係統的研究,想得到樣車,將是2010年以後的事了。

“尼尼亞”單人坦克是由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戰術技術委員會倡議的“機器人武器係統”的研究課題之一。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發展新的機器人武器係統概念,作為未來的戰術機器人研究大綱的構成部分,探討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這項研究還得到了美國蘭德公司的資助。

“尼尼亞”單人坦克是一個新型戰鬥車輛概念,是一種先進的、具有硬打擊能力和高生存力的輕型戰鬥係統,它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以達到增強坦克戰鬥性能的目的,即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以及先進的目標搜索和跟蹤技術,以減少坦克乘員和大幅度縮小坦克的外廓尺寸,並增強坦克的戰鬥性能。傳統上需要由若幹名乘員來完成的任務將交給自動化作戰子係統去完成,而車內僅有的一名乘員將完成指揮及控製管理、應急超越駕駛、判斷決策等必須由人來完成的任務。

“尼尼亞”單人坦克概念的主要特征包括:一名乘員;人工智能機器人係統;適用於火控和目標搜索係統的綜合、多用途傳感器;綜合、多用途武器係統;具備戰術和戰略上的可運輸性。由於外廓尺寸小、機動性高,裝甲防護增強,單人坦克的生存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由於具備這些特點,“尼尼亞”單人坦克可以滿足美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對具備高生存力和硬打擊能力的輕型戰鬥車輛的需要,它可以和重型裝甲目標相對抗,並戰而勝之。並可以快速、廣泛部署在世界各地,適用於裝備輕型裝甲師、快速反應部隊以及應付突發事件。

單人坦克在火力方麵,應具有晝夜、全天候作戰能力,可對付廣泛的戰術目標。“尼尼亞”單人坦克就設想裝備多種武器係統,可以對付各種戰術目標。如導彈,是“發射後不用管”的第三代導彈,主要用來對付坦克;也具有對付直升機的能力;火炮,由於主要以導彈來對付坦克,火炮口徑可選為40,50毫米,甚至小到25毫米,但是必須能夠連續發射,用來對付輕型裝甲目標、小型掩體、直升機等;機槍和槍榴彈發射器,具有常規的殺傷人員的能力;煙幕拋射裝置,要有相當高的發煙能力,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遮蔽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