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心態習慣(3 / 3)

當我們能力不足時,告訴自己:“不要緊,再努力就可以了。”當我們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時,告訴自己:“人生難免不犯錯,通過努力改正就對了。”就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自己的損失而悲傷,卻會很高興地去找出辦法來彌補自己的創傷。”我們不能對自己太苛責,那樣會使自己陷入頹廢的境地,以至於不可自拔。多給自己一點寬容,會增強你的自信心,當你失敗時,你就會對自己說:“失敗是人人都會有的,沒有失敗怎麼能成功呢?”

多給自己一些寬容,就不會因為錯誤而感到自卑,也不會因此而缺乏自信心,影響到對人生與事業的追求。人是感性動物,在追求美好願望的同時也有犯錯誤的可能。犯錯誤本身沒有錯,不原諒自己,不改正錯誤才是真正的錯誤。

不寬容自己是跟自己過不去,是在抹殺自己的創造力,人生會因此而黯然失色。所以,我們應該明白,“一百分”是激勵手段,而不是束縛自己的繩索。當自己不能得“一百分”時,應該多給自己一點寬容;同時,這也是為了爭取以後能夠得到“一百分”。

098不做都市“鬱女”

和那些風華正茂的青春女孩相比,都市“鬱女”有些不一樣:職位高點,收入多點,經驗豐富點,資曆深一點,心氣盛一點……也因此,她們處於女性生活的高層,享受的生活機遇比一般女人充分——教育機遇、職業機遇、婚姻機遇、晉升機遇、獲得高報酬機遇等。按說這樣的女人應該是最快樂的,然而生活中最常聽到她們訴說的詞,竟是“鬱悶”。

鬱悶呢,好男人不知在哪兒躲著藏著;

鬱悶呢,幹的活不少升遷機會卻不多;

鬱悶呢,上司和下屬左右逢源,哪個都不好對付呢……

心灰灰,臉黃黃。

據說,上帝造男人的時候,他是教師,提包裏隻有理論課本和講義;上帝造女人的時候,他是一位藝術家,提包裏裝滿畫筆和調色盒。可是,麵對這些“鬱女”,恐怕連上帝都得自省:莫不是當初著錯了油墨?

其實,人人都有心理上、情緒上的低落,這與個人性格、生理周期、內分泌狀態有關,也容易受工作壓力、事業坎坷、感情、家庭等外界因素影響。每每這時候,不如學一學Q字心經,掌握排解鬱悶之法,要知道,當玉女也不難。

Q字心經一:學學字母Q,排在26個英文字母的第17位,當你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時,就想想中庸之道吧;

Q字心經二:用用QQ——一種網絡聯係方式,當你遇到些苦惱希望向人傾訴有人傾聽時,就報上QQ號;

Q字心經三:想想阿Q——不必太較真,不必過於計較,輸也勝於贏,心中無輸無贏,高境界是也。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為心理健康提出了9條標準,其中就有:對現實具有高效率的知覺;能悅納自己,悅納他人;能承受歡樂和憂傷等。那就Q一Q吧,想不做“玉女”都難。

099別讓依賴成習慣

我們與男性一樣地出入寫字樓上下班、一樣地參加談判與對手據理力爭、一樣甚至更出色地完成工作。越來越多的女性用自己的實力,在男性間贏得了無可質疑的尊重,然而相當多的女性對身邊的男性有潛意識的依賴感。

喜歡依賴的女性大致分成幾類。缺乏獨立性的女性產生依賴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不夠獨立,這種依賴心理是女性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主能力的表現。

還有的女性缺乏自信,也可以說是畏懼困難。傳統的社會文化,始終把女性塑造為柔弱的、需要保護的形象,這給她們意誌力的形成帶來較大的影響,因而遇到困難時總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甚至有的女性作為老板或部門領導者,在遇到困難時不能夠保持自信,不能夠勇敢地麵對,過多地消耗了她們的精力和時間,影響事業的發展。

不想承擔責任有時也是我們依賴的原因。責任與權力從來都是孿生兄弟,在獨立作出決定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你要獨立承擔責任和後果。有的女性在工作中一有問題便依賴身邊的男同事或領導,很謹慎地不願作出自己的決定,根本原因在於不願承擔由此帶來的責任。

並不是所有女性對男同事都有依賴的感覺。有的女性在一個問題已有決定的情況下,還是會向身邊的人征求意見。她之所以再詢問,是在心裏她期待別人作出和她一樣的判斷,是希望別人能得出和自己一樣的結論。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在乎群體的評價,更喜歡群體的活動,比如結伴逛街購物、健身練習等。在群體中共同的目標和行為會給女性帶來安全感——“大家都這麼認為的”,從而感覺獲得了支持,對自己的決定更有信心。

絕大部分男性喜歡溫柔順從的女性,喜歡河東獅吼的恐怕要算另類了,所以當有女性向他們求助時,一般都是很樂意拔刀相助的。看到身邊的女性對自己有依賴感,大部分男性都會暗自得意,似乎滿足了一種虛榮心,但對於有過分依賴傾向的女性,又會覺得女人真麻煩!因為男性可以接受的是“適度依賴”。什麼是適度?既讓男性有救人於危難中的自豪感,又不要難得把他們累倒,或是根本幫不上忙反而讓他出醜。所以,女人適度地依賴有助於建立融洽的關係,但是,切莫讓依靠成了習慣啊!

100每天要問自己10個問題

我擁有什麼?

通常我們會為自己沒有的東西而苦惱,卻看不到自己擁有的,如健康——可以聽、可以看、可以愛與被愛,每天擁有食物供我們享用等。正如那句口口相傳的話所說的:“失去了才知道珍貴。”讓我們走出哀怨,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看到什麼是我們擁有的。

我應該為什麼感到自豪?

為你已經取得的成績而自豪。成績不分大小,每一次成績都意味著向前邁了一步。你可以為你剛剛戰勝的一個挑戰感到驕傲,可以為幫助了一個陌生人而感到幸福,可以為幫助了一個朋友露出微笑,也可以為結識了新朋友或讀了一本新書而高興。總之一切都值得你自豪。

我應對什麼心存感激?

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讓我們為之心存感激,同時也有很多人值得我們感激,因為他們在無形中教會了我們一些事情。生活的每一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我怎樣才能充滿活力?

每天都要計劃好做一些積極的事情,讓自己充滿活力。例如,可以給那些一直以來都很欣賞,卻很久未聯係的人打電話,或者留出時間和孩子玩耍等。

我今天能解決什麼問題?

設法把那些原本想留到明天才解決的問題今天就解決掉,盡量在當天完成手邊的工作。要敢於麵對那些棘手的問題,並換一種角度看待它們。

我能拋下過去的包袱嗎?

“過去的包袱”就是指那些常年積累起來的傷心的經曆和怨氣。背著這些沉重的包袱有什麼用呢?建議你對過去作一個總結,把值得借鑒的經驗保存起來,然後永遠地卸下重負。

我怎麼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人往往都是別人的建議者,卻不是自己的。很多時候根本問題就是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很多人都經曆過為一件事苦惱不堪,然後又覺得可笑的時候,悲和喜隻在於我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

我怎樣過好今天?

做些與往常不一樣的事情。如我們走出常規,學會享受生活,那麼生活就是豐富多彩的。我們要敢於創造和創新。

今天我要擁抱誰?

擁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要想健康,每天要至少擁抱八次。身體接觸是人最為基礎的要求,它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大腦。

我現在就開始行動?

不要認為這些都是“聽起來不錯”的建議,也不要認為生活是這樣的。其實每天的生活都不是你想像中的那樣。是讓生活過得索然無味,還是積極向上,決定權就在自己的手中。努力幸福地生活,你又會失去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