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俊龍
費俊龍,男,漢族,江蘇昆山人,黨員,畢業於長春航校,大學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一級航天員,正師職,大校軍銜。
費俊龍曾任空軍某飛行學院飛行技術檢查員,飛過殲教五等機型,安全飛行179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費俊龍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2005年6月,費俊龍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
2005年10月12日,費俊龍隨神舟六號飛船和聶海勝一起踏入天空展開為期五天的中國航天第二次載人飛船飛行。
2005年10月14日,下午費俊龍在天空做了四個前滾翻。
200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慶祝“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為費俊龍、聶海勝頒發了“航天功勳獎章”和“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航天功勳獎章證書”。
金秋時節閘蟹肥,銷往外埠的陽澄湖閘蟹已經配上了激光防偽商標並輔以鎖具相扣,倒也頗為壯觀。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航天員費俊龍的家鄉就位於陽澄湖湖畔的江蘇省昆山。
巴城,這裏的大閘蟹文化節尤顯熱鬧。不知蜂擁此間的食客在大快朵頤的時候,是否知道這個平日寧靜的魚米之鄉走出了另一位中國航天員的優秀代表費俊龍。
費俊龍依舊無暇返鄉品嚐陽澄湖大閘蟹的美味,因為他先在北京西北郊的航天城封閉訓練,後又到達酒泉,為神六發射做著最後的準備。其實,即使沒有神六的發射任務,費俊龍從軍廿三載,探家也隻不過六次。而且不知是否和其從事的工作有關,除了費俊龍的家人,其老家鄰居幾乎都從未見過他返家。
費俊龍在家中排行老三,因為前麵已經有兩位姐姐,所以當費俊龍出生時,費爸爸給他起了一個女性化的小名“三囡囡”。小俊龍自小乖巧,且愛吃家鄉特產大閘蟹,所以每年閘蟹最肥的時候,費老媽媽就格外思念自己愛吃大閘蟹的兒子。費老媽媽也在期待著自己的“三囡囡”可以登上神六,問鼎太空。
費家的房子在富裕的昆山地區並不顯眼,而且略顯老舊。當地居民大部分並不知道當年的“三囡囡”已經成為中國的航天英雄。甚至費俊龍中學就讀的巴城中學,在神五發射前不少師生都不知道他們的學長也有希望登上太空。
費俊龍的姐姐開著一間專賣閘蟹的鋪子,門匾上書“童叟無欺,誠信為本”,她向記者介紹,費俊龍十來歲就經常下田幹農活掙工分了,一天下來不過才掙3個工分。田間勞動辛苦繁重,費俊龍卻膽大心細,體力活再繁重,他也沒摔傷碰傷過。如果那時費俊龍背河泥時一步不慎摔倒,也就不會有今天的航天員費俊龍了。因為招考飛行員全身要求不能有一條疤痕。
1982年,費俊龍17歲,空軍赴當地招考飛行員,費俊龍經過嚴格選拔順利選飛成功。當年蘇州地區總共向空軍部隊輸送了6名飛行員,後來駕機上天的隻有3人,至今留在部隊的隻有費俊龍一人。
1986年,從長春某部航校畢業的費俊龍分配到武漢某部航校擔任教官,費俊龍第一次回家探了次親,那時費俊龍離家入伍已有4年之久。
1991年,費俊龍與同為航校畢業的妻子喜結連理,費俊龍的妻子如今也是一位傑出的航天人,在中國航天工業醫學研究所任職。20世紀90年代,費俊龍先後調往甘肅、北京等地空軍部隊任職。期間的1996年,費俊龍曾榮立二等功。
1998年,費俊龍成為中國第一批宇航員集訓隊員後,數度赴俄羅斯加加林宇航員訓練中心進行訓練,期間費俊龍曾經回過兩次家,但家裏任何人都不知道他為什麼出國。直到2003年2月,費俊龍和其他航天員一樣被“強製”要求回家探親時,他的雙親才隱約感覺費俊龍正在從事一項重大使命。同年10月15日,楊利偉衝天成功,費爸爸自豪中透著幾許失望,不過卻說:“誰第一個被選中都是一樣的!中國人飛太空的事業,這才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