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不能不說的秘密(1 / 2)

“我為什麼沒錢?他為什麼那麼有錢?”

“他為什麼能夠成為大老板?”

“他是怎麼發財的?”

“我是看著他發財的,他為什麼那麼厲害?”

“我和他是同學,他以前讀書的成績還沒我好。為什麼他能成為老板?而我不能?”

“發財致富有訣竅嗎?都有一些什麼訣竅、方法?”

“我也想當老板,當老板需要什麼條件?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成為老板?”

“……”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問題。而發出這些問題的人,多半都是對老板充滿好奇的人;還沒有成為老板而想成為老板的人;或者是向往老板的生活方式、有誌於成為老板的人;或者是正奔走在成為老板的路上,但是還未取得成功、成為真正的老板的人。

這些問題聽得多了,就在我腦子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我也經常這樣想:對呀,同樣是人,同樣是外表差別不大的人。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為老板,而有的人卻隻能是打工者呢?有的人能夠成為富人,而有的人卻永遠隻能是窮人呢?

我見過太多的人,他們是朋友、同學,或者是同事。幾年前他們還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在一起求學或者工作。但是幾年過去之後,他們之間就拉開了距離,而且距離非常大。有的成為了老板和富人,有的卻一直都是普通人,甚至是窮人。論智商,他們之間似乎相差並不大,甚至成為窮人的那個人比成為富人的那個人更聰明;論能力,似乎成為窮人那個還更強一些。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短短的幾年時間裏,潛質和基礎相同的兩個人卻有著天淵之別呢?

於是,我決定解開這個普遍存在、卻令人深思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兩種人:一種叫富人,一種叫窮人;一種叫老板,一種叫打工者。

法國作家小仲馬在《茶花女》的開頭這樣寫道:“我認為隻有長期地研究人以後,才能塑造人物,就如同隻有認真地學習之後才能講好一種語言那樣。”

在寫作這本書之前,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曾經長期地接觸並研究老板——中國式的老板。當然,我研究老板並不是為了要寫這本書,隻是研究得多了,加上開頭的那些問題,就想到要寫這麼一本書。

我曾經在省級報社當過很多年的經濟新聞記者,期間擔任過記者部、經濟部等部門主任的職務。我也曾在企業工作過,擔任過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廣告總監一類的職務。在當經濟新聞記者的時候,我采訪過無數的大小老板,從本地的知名民營企業家,到海外華人頂尖的富豪,我都采訪過。接觸這些人多了,出於職業的習慣,我當然也開始對他們的成功進行思考和研究。

在企業工作的時候,由於工作上的關係,我也接觸過無數的老板,很多都是身家在數千萬、數億、幾十億以上。在接觸這些老板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老板,並不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太多的過人之處,更不是因為他們比一般人聰明,有著太多的商業天賦。而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一些讓他們能夠成為老板的特質,如果少了這些特質,他們比普通人還要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