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把自己當成演員 (2)(2 / 2)

當然我也遇到過一些真誠待人的老板。其中有一個做地板磚代理的福建老板就讓我印象深刻。我在報社工作的時候認識他之後,他就一直把我當成好朋友。直到我離開報社,他還一如既往地把我當成朋友。後來他得知我要裝修房子的時候,主動以進貨價賣給我地板磚,還送了我一個衛生間的牆麵磚。我雖然不是一個貪圖小便宜的人,但我還是非常感動。這樣的老板朋友,我遇到的實在不多,特別還是在我離開新聞行業、不當記者之後。要是換了其他勢利的老板,早就不鳥你了。

※虛偽也是經商之道?

我見過不少這樣的老板:明明他們的生意做得很好,他們卻說不如意,賺錢艱難;麵對員工加薪的提議,他們總是說企業有困難,哪怕他的企業其實做得很大,日進鬥金。而說到錢,有些老板甚至還喜歡這樣說:“錢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隻是個數字而已。”

如同變臉一樣,虛偽也是很多老板的拿手好戲,在不斷地與人交往中,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已經將虛偽把玩得遊刃有餘,爐火純青。

我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的老板有個怪習慣,凡事喜歡說反話。也就是說,從他嘴中說出來的話,和他心裏所想的恰恰是相反的。比如他請員工吃飯,他叫你多喝幾杯酒,其實就是叫你少喝幾杯;他說他不在乎錢,其實他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有一次他們公司舉行員工聚會,老板在酒桌上依舊叫大家多喝幾杯,有個新員工不知道老板的性格,果真就開懷豪飲,老板第二天就叫他卷包袱走人了。那個新員工直到走那一刻都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裏犯了錯。

這就是虛偽。這種虛偽的老板在你我的周圍都不少。或許你的老板就是這樣,是個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地說員工和企業同甘共苦、風雨同舟,但是裁員的時候,他們不會給你一個正當的理由,叫你明天走人,不會留你到後天。

沒錯,他們要求你和他們共苦,卻一定不會和你同甘。他們要求你和企業風雨同舟,但如果風雨真正來臨,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你推下船,哪怕你淹死在海裏。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波及中國之後,很多企業都大肆裁員。撇開那些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倒閉的企業不說,我知道有不少企業都是趁火打劫、趁機裁員的。他們趁機將很多跟隨企業多年甚至十多年的員工裁出去,讓老員工一夜之間就淪為失業者。然後他們再招一批新員工進來,這樣既給企業換了新鮮血液,又節約了工資成本。在那些惡意裁員的企業當中,甚至還有企業裁了員不給補償的事情發生,在原本就因失業而受傷員工的傷口上再撒一把鹽。

我認識的兩個朋友,分別在兩家企業幹了8年和9年,他們的企業運行得也很正常,根本就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老板還是狠心地拋棄了他們。當然虛偽的老板手段也很高明——把他們調離崗位,調到一個他們根本不熟悉業務、工資也很低的崗位,根據績效考核,他們在新崗位才幹了不到兩個月就隻能自動走人了。因為是主動提出的辭職,老板連裁員的補償金也省了。看看,多麼精明的老板。

我那兩個朋友至今都還想不明白,他們每次見到我都絮絮叨叨著說:我們的老板怎麼可以如此狠心呢?想當年我們為了企業的成長和發展衝鋒陷陣,立下過汗馬功勞啊。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到頭來卻用這麼卑鄙的手段讓我們走人。更想不通的是,老板平時都口口聲聲地說“企業做大了不會虧待你們的。”但是策劃讓我們走人的事情卻裝作毫不知情,一臉無辜的樣子。說這是人事部門的事情,他不知道,也不插手……

其實這兩位老兄原本就應該明白的。虛偽是很多老板的本性,卑鄙更是他們在商場上通行無阻的通行證呀!有什麼想不明白的呢?老板發財的時候,肯定不會多給你發錢,但是他們踢人的時候,肯定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雖然他們平時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但那都是為了把他們的生意和企業做大,信口開河而已,當不得真的。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口頭承諾都不必當真,甚至連文字協議還有反悔、還有陷阱呢。

虛偽不是老板的錯。為了他們的生意,他們必須這麼做。

“不是我們要虛偽,這是經商之道。”我的一個老板朋友曾這樣對我說。

我說:“此話怎說?”

朋友說:“生意場上的人魚龍混雜,不可沒有城府。太坦誠的話,你的底細會暴露無遺,容易受人利用。所以一定要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凡事三思而後行。你所說的虛偽,其實是商人的經商之道。”

也許我不是老板,所以我始終無法理解他所說的經商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