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把自己當成演員 (2)(1 / 2)

生意場、交際場是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演員,每個人都在為了不同的目的而演戲。又是一個大染缸,無論什麼樣的人進入其中,都會有所染。聽說很多外資企業駐中國機構中的那些外國人,原來在他們國家的時候,都是不怎麼喝酒的,或者隻喝些紅酒、喝得很紳士的,但是他們在中國呆上幾年之後,很多人都成了酒仙,個個能喝得豪氣衝天。以至於他們回到他們本國,他們喝酒的豪氣和驚人的酒量讓他們的朋友異常驚訝。為此他們聳聳肩,笑笑:“中國是一個注重酒文化的國家,在中國做生意,喝不了酒,做不成生意。”

我就曾經在酒桌上見識過一個以色列商人,他在中國開有公司。此君不但酒量驚人,會說漢語,而且還操一口流利的粵語。當時桌上有一個廣東商人試圖用英語同他交流,誰知他竟突然冒出一句粵語說:“講粵語吧,我會講粵語的。”讓整桌人都驚歎不已。想不到連外國人都能入鄉隨俗到如此境界,中國商人還有怎麼不會演戲的呢?

※老板都會變臉絕活

在我接觸過的老板中,精通變臉絕活的老板實在是多不勝數。他們都精通於川劇的變臉絕活,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物不斷地變換著他們的麵孔。

行走在生意場和交際場上的時候,他們的口袋裏隨時都準備著幾張不同的麵具,見到什麼樣的人戴上什麼樣的麵具是他們每天都必須去做的工作,慢慢地就習慣成了自然。

戴著麵具的他們,說一套、做一套,表麵一套、背地裏一套。他們對你滿臉笑容,並不代表他們對你真正熱情;他們拍你的肩膀、緊握你的手,也不代表他跟你感情好。為了利益,他們可以跟你稱兄道弟,也馬上能夠反目為仇。

別說是別人,就連他們的家人,都很難聽到他們的真話。撒謊已經成為他們的職業習慣,謊言已經掛在他們嘴邊、刻在心裏,他們出口就能成章。他們正在陪二奶、小三逛街買衣服,甚至是翻雲覆雨,也能馬上停下來接聽老婆的電話,然後鎮定地告訴她們:在外麵應酬。或者是開會。

沒錯,他們在處理各種關係、包括人際關係上就像耍雜技一樣遊刃有餘、輕車熟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以前當記者的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都要接觸到老板,其中有很多都是虛情假意的老板。這些人想利用你的時候,對你熱情得像是親兄弟,電話打得比家人催你回家吃飯還勤。但他們一旦不需要你的時候,或者覺得你對他們的生意沒有用的時候,他們連你的電話都懶得接。我曾遇到一個先做運動鞋、後做文具的老板,他是通過朋友認識我的。當時他總代理一個新品牌的運動鞋,想在我所在的報紙上發一兩篇帶有一定廣告性質的文章。當時他通過朋友找到我,又是給我遞煙、又是給我倒茶,還把我捧上了天,說每天都看我寫的報道,特別是雜談(當時我在報紙上開過一個雜談言論類的專欄)。並說他最敬重的就是文人、記者,他自己也是學法律出身、曾當過短暫的律師,雲雲。我見此人對人這麼熱情,又是朋友介紹,就答應給他寫兩篇文章發在報紙上。他當即起身緊握我的雙手說:“太感謝了!真是太感謝了!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兄弟了。”並承諾到時候可以在我們報紙上做些廣告。此後的幾天裏,他先後多次到報社找到我,並要請我吃飯,但都被我以工作太忙為由而拒絕了。

後來我把文章寫好後,經過相關領導批準後刊登在報紙上。我把報紙拿給他的時候,他除了不斷地點頭道謝之外,再也不提廣告之事。而我當時因不甚擅長於談廣告,羞於啟齒,此事隻能作罷。當然此事我並沒放在心上,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從那以後,他連我的電話都不接了(可能是怕我和他談廣告)。再後來,我辭職離開了報社,他也轉行做了文具,並且生意越做越大。有一次我在一個公共場合遇到他,我向他打招呼,他竟然裝作不認識我,我說我以前是某某報的記者,還幫你發過運動鞋的文章,你不記得了?他這才恍然大悟道:“哦……好像有這麼回事。”當他得知我已離開那家報社時,就借故迅速轉身離去,唯恐避之不及。

當時我並沒有任何失落的感覺,因為在我的記者生涯中,這種勢利的老板我實在見得太多。他們個個都是變臉高手,他們要是改行去演川劇的話,肯定會博得滿堂喝彩。沒錯,作為變臉高手的他們有奶就是娘,見利就忘義。你有利用價值,他們就對你百般熱情、阿諛逢迎;你一旦對他們沒有利用價值,他們理都懶得理你。我們平常聽到的都是說做生意、當老板的人喜歡廣交朋友,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交朋友都是有目的、帶功利性的。任何朋友,他們都會用價值去衡量,將價值最大化,對他們的生意有幫助的,他們就交往;幫助越大的,交往就越深。沒有價值的朋友,等於是浪費他們的時間。

是的,這就是現實生活中善於演戲和變臉的老板。你要問我這樣的老板有多少?我告訴你的答案隻能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