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強大的社會權力機器。
卡夫卡的創作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美國詩人奧登認為:“他
與我們時代的關係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係。”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
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鬱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征式的手
法。後世的許多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如“荒誕派戲劇”、法國的“新小說”等都把卡夫卡奉為
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氣氛陰鬱、神秘,情節離奇荒誕,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隔絕、陌生
、不可理解,無所不在的人的異化成了他著意闡發的一大主題。
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也是一部有異化內容的作品。經理將絕食表演者關在鐵籠內進
行表演,時間長達四十天。結束之日,絕食者已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後來他被一個馬戲團
招聘了去。人們把關他的籠子安放在離獸場很近的道口,為的是讓遊客在去看野獸時也順便
觀看他。可是,人們忘記了更換記日牌,絕食者無限期地絕食下去,終於餓死。在這篇小說
裏,饑餓藝術家實際上已經異化為動物了。
小說《變形記》敘述了一個荒誕的故事。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銷員格裏高爾·薩姆沙一天早上
醒來,發現自己已變成一隻巨大的甲蟲。他的形狀嚇跑了秘書主任,母親昏了過去,父親氣
得哭了起來。隻有妹妹關心他,給他送食物。後來父親用蘋果把他重重打傷,蘋果在背上陷
了進去。妹妹也逐漸對他產生了厭惡情緒。家中因生計困難出租了房間。有一次,格裏高爾
爬出來聽妹妹拉小提琴時被三個房客發現,結果造成一片混亂。房客要求退租。又病又餓的
格裏高爾當晚在孤寂中離開人世。他死後,全家人如釋重負,便到郊外散心去了。
小說揭示了現代人的異化現象。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由於沉重的肉體和精神上的壓迫,使
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質,異化為非人。科技與工業的迅猛發展,降低了人的價值;社會的商業
化和金錢萬能的世風,淹沒了正常的人性。物,變成了同人對立的力量,形成了物操縱人、
奴役人的局麵。在這種情況下,人實際上變成了非人。格裏高爾變成甲蟲,在現實生活中當
然是無稽之談,但是如果從他的工作已經使他變成了一架機器和工具來考慮,那麼就應承認
他喪失人的特性、異化為動物,是符合邏輯的,從藝術的角度看,也是真實的。
《萬裏長城建造時》表麵上是作者探討長城為何分段建造,實際上是尖銳地諷刺、揭露專製
政府如何愚弄百姓,如何官僚主義成風,以致善良的百姓隻能盲目服從命令,任統治者隨意
調遣,日複一日地進行著毫無實際價值的勞動。作品在看似漫不經心的敘述下麵所揭示的真
實令人震驚,無用的長城在此成了徒勞無益的勞動的象征,而人民的服從則更具悲劇性。
長篇小說《審判》敘述某銀行經理約瑟夫·K在一個晴朗的早晨,準備迎接自己30歲的生日
。不期兩名看守突然闖了進來,宣布他已被捕,但不告知犯了何罪。後又被告知仍可以上班
,像過去一樣生活。K自知無罪,但還是不能把這件事從思想中排擠出去,始終感到很大的
壓力,而且越來越重。他到法院去探聽,毫無收獲。他多方找人幫助了解情況,其中有律師
,有了解法院內情的畫師,有商人和教士……,他們中雖然有的人能告訴他一點情況,但多
數是無用的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案件拖了一年,在他31歲生日的前一天晚上,兩個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