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笑容稍息(3 / 3)

狼是絕頂聰明的,它一次次抓傷同一隻馴鹿,讓那隻馴鹿一次次被失敗擊得信心全無,到最後它完全崩潰了,已忘了自己其實是個強者,忘了自己還有反抗的能力。當狼群攻擊它時,它已沒有勇氣奮力一搏了。

真正打敗馴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敵人不是凶殘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靈。那麼我們人類呢?

小狐猴之死

馬達加斯加島上,一隻小狐猴出生了。它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世界,母親告訴它從明天開始它就要跟著母親一起來學習生存。

但第一天,它就遇到了麻煩。它被腳下植物上的毒刺紮傷了腳,鑽心的疼痛讓它吱吱大叫。它問母親,為什麼我們要生活在這種長滿毒刺的植物周圍?這多麼容易受傷!母親說,沒關係孩子,等你習慣就好了,世世代代我們都是這樣生活下來的。晚上,舔著自己傷口的小狐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生長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

幾個月後,長大的小狐猴開始和母親吃一樣的食物,那是生長在毒刺中間的小小的嫩葉,很苦澀,這讓小狐猴很苦惱。

偶然的一個機會,它遇到了一隻在四處旅行的鳥,鳥給它帶來了許多的信息。比如其他地方的猴子都是生活在沒有毒刺的樹上,而且吃的都是甜美的果子。“果子?”小狐猴疑惑地說。鳥笑了笑展開翅膀飛走,回來的時候嘴上叼著一枚紅紅的果子。小狐猴嚐了一下,果然是美味。

小狐猴決定離開這裏去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母親和猴群的長老們勸它不要離開,告訴小狐猴別抱怨,誰都是在慢慢地適應生活,以後才可能高枕無憂。小狐猴聽不進去,它搖搖頭堅定地離開了家。

在島的另一邊小狐猴果然發現了鳥叼的那種果子,生長在一棵沒有毒刺的樹上。它欣喜地爬上去,但當它快要摘下那果子的時候,身體卻被一條不知隱藏在哪裏的蛇緊緊地纏住了,然後看到的是一張血盆大口。小狐猴最後想的是,以前自己生活的地方因為有那些毒刺,從來沒有什麼天敵可以進入……

不要羨慕別人的幸福,對於別人來說的幸福,也許正是你的墳墓。

鏟瓜皮

一家公司準備從基層員工中選拔一位主管。

董事會出的題目是尋寶:大家要從各種各樣的障礙中穿越過去,到達目的地,把事先藏在裏麵的寶物——一枚金戒指找出來。

誰能找出來,金戒指就屬於誰,而且他(她)還能得到提拔。

大家興奮異常。

他們開始行動了起來,但是事先設置的路太難走了,滿地都是西瓜皮,大家每走幾步都要滑倒,根本無法到達目的地。

他們艱難地行進著。

在他們的尋寶隊伍中,公司的一位清潔工落在了最後麵。

對於尋寶之事,他似乎並不在意,他隻是把垃圾車拉過來,然後把西瓜皮一鍬鍬地裝了上去,然後拉到垃圾站去。

幾個小時過去了,西瓜皮也快清理完了。

大家跳過西瓜皮,衝向了目的地,他們四處尋找,但是一無所獲。

隻有那個清潔工卻在清理最後一車西瓜皮的時候,發現了藏在下麵的金戒指。

公司召開全體大會,正式提拔這位清潔工。

董事長問大家:“你們知道公司為什麼提拔他嗎?”

“因為他找到了金戒指。”好幾個人舉手答道。

董事長搖搖頭。

“因為他能做好本職工作。”又有幾個人舉手發言。

董事長擺了一下手:“這還不是全部,他最可貴的地方在於,他富有團隊精神,在你們爭先恐後尋寶的時候,他在默默地為你們清理障礙。團隊精神,這是一個人、一個公司最珍貴的寶貝!”

董事長總結道。

隻顧自己不顧他人的人,永遠在這個社會上難以立足。隻有時刻替別人著想的人,才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找到樂趣

當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很少感到疲倦,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比如在一個假日裏你到湖邊去釣魚,整整在湖邊坐了10個小時,可你一點都不覺得累,為什麼?因為釣魚是你的興趣所在,從釣魚中你享受到了快樂。產生疲倦的主要原因,是對生活厭倦,是對某項工作特別厭煩。這種心理上的疲倦感往往比肉體上的體力消耗更讓人難以支撐。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18名學生分成兩個小組,每組9人,讓一組的學生從事他們感興趣的工作,另一組的學生從事他們不感興趣的工作,沒有多長時間,從事自己所不感興趣的那組學生就開始出現小動作,再一會就抱怨頭痛、背痛,而另一組的學生正幹得起勁呢!

“我怎麼樣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樂趣呢?”一位企業家說,“我在一筆生意中剛剛虧損了15萬元,我已經完蛋了,再沒臉見人了。”

很多人就常常這樣把自己的想法加入既成的事實。實際上,虧損了15萬元是事實,但說自己完蛋了沒臉見人,那隻是自己的想法。一位英國人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對發生的事情產生的想法。”也就是說,興趣的獲得也就是個人的心理體驗,而不是發生的事情本身。

以上經驗告訴人們:人們疲倦往往不是工作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工作的乏味、焦慮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磨了人對工作的活力與幹勁。

賺取利潤

喬治的一生中有一種一如既往、毫不更改的習慣,即他總是上當受騙。盡管他是一位在商場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可是過去他也是一位長年的失敗者。有一回,他講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他6歲的時候,在自家門前擺了一個小攤,賣母親冰箱中存放的食品。他取出蔬菜、水果、雞蛋,在每一樣東西上貼一個標好價的標簽。他每個雞蛋賣一分錢,而他的母親買的這些雞蛋每個花了三分錢。他很快就將雞蛋和蔬菜賣個精光,賠了本錢。他那十分溺愛他的母親覺得這很好玩,也從未向他提說過,做生意的目的是賺取利潤。

多年以後,他的買賣出現了曆史上的轉折點。喬治和他的妻子瑪麗都在跳蚤市場工作。他與另一位展銷商進行易貨交易,用零售價為二十五美元的一件產品換了一樣五美元的東西。瑪麗原來花了十四美元買了那件產品。他跟瑪麗講了這件事之後,她的腦子裏馬上閃過一道紅光,喬治又讓別人騙了。

瑪麗對喬治說,錢的差價是件小事,可是重要的是,喬治必須不再重蹈做虧本買賣的覆轍。就在那時,他的內心發生了某種不同尋常的變化,他頭一回發現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是何等荒唐可笑啊!

他對瑪麗說:“從此我再不做虧本生意了。明天我要回去告訴那位商人,我做了一筆糊塗的虧本生意,問他打算怎麼辦。”

瑪麗對他說別惦記著這事。瑪麗知道,喬治回去找人家是很棘手的,尤其是這次易貨交易涉及的錢數額這麼小。

開始變得精明的喬治有生以來第一次下決心學習怎樣改正自己過去的行為。喬治對瑪麗說:“回去爭個公道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可損失的,隻有獲取。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他將對我說‘沒這回事。’我可以察言觀色,向他學習怎麼處理這種對抗。”

喬治回去找到那位商販,重新成功地談判了那筆交易。他又獲得了幾樣東西,補了美元總數的差價。

這個故事聽起來也許是區區小事,不足掛齒。然而,無論我們是與公司舉行錯綜複雜的談判,還是料理日常平凡的瑣事,我們總是通過同一個地方——我們堅強的或者脆弱的心靈來進行。表現形式或許不同,可是動機的來源卻是一樣的。

娛樂與工作

曾有人向皮爾·卡丹請教過成功時秘訣,他很坦率地說:“創新!先有設想,而後付諸實踐,又不斷進行自我懷疑。這就是我的成功秘訣。”

19世紀出的一天,23歲的皮爾·卡丹騎著一輛舊白行車,躊躇滿誌地來到了法國首都巴黎。他先後在“帕坎”、“希亞帕勒裏”和“迪奧”這3家巴黎最負盛名的時裝店當了5年的學徒。由於他勤奮好學,很快便掌握了從沒計、裁剪到縫製的全過程,同時也確立了自己對時裝的獨特理解。他認為,時裝是“心靈的外在體現,是一種和人聯係的禮貌標誌”。在巴黎大學的門前,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引起了皮爾·卡丹的注意。這位姑娘雖然隻穿了一件平常的連衣裙,但身材苗條,胸部、臀部的線條十分優美。皮爾·卡丹心想:這位姑娘如果穿上我設計的服裝,定會更加光彩照人。於是,他聘請20多位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組成了一支業餘時裝模特隊。

後來,皮爾·卡丹在巴黎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時裝展示會。伴隨著優美的旋律,身穿各式時裝的模特逐個登場,頓時令全場的入耳目一新。時裝模特的精彩表演,使皮爾·卡丹的展示會獲得了意外的成功,巴黎所有的報紙幾乎都報道了這次展示會的盛況,訂單雪片般地飛來。皮爾·卡丹第一次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之後,在服裝業中取得輝煌的成功之後,皮爾·卡丹又把目光投向了新的領域。他在巴黎創建了“皮爾·卡丹文化中心”,裏麵設有影院、畫廊、工藝美術拍賣行、歌劇院等,成為巴黎的一大景觀。

在巴黎的一家高級餐館“馬克西姆餐廳”瀕臨破產。由於這家餐廳建於1893年,曆史悠久,當店主打算拍賣時,美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大財團都企圖買下。皮爾·卡丹不想讓法國曆史上有名的餐廳落到外國人手上,於是,他用150萬美元的高價,買下了馬克西姆餐廳。

皮爾·卡丹將簡單的來餐廳用餐提高到一種生活享受的高度,不僅讓客人品嚐到馳名世界的法式大菜,同時也讓客人享受到馬克西姆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務。經過皮爾·卡丹的精心調治,3年後,馬克西姆餐廳竟然奇跡般地複活了。它不但恢複了昔日的光彩,而且影響波及全球。

從一個小裁縫走向億萬富翁,皮爾·卡丹創造了一個商業王國的傳奇,而所有這一切都是他用每天工作18個小時的代價換來的。“我的娛樂就是我的工作!”在皮爾·卡丹的那間綠色辦公室裏,有一個地球儀,這個沒有時間娛樂的大師也許可以從中數清楚他的帝國在地球上

有多少個站點。他從中感到了一種巨大的滿足,一種生活的樂趣。

把工作當作娛樂,目光遠大,善於控製約束自己,以苦作樂,才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充沛的活力

在去工作的路上,他感覺很好。這是一個5月的早晨,小鳥在歌唱,他的家庭幸福,嗯,今天會是一個好日子。昨天他剛成交了一筆大生意,他期待著在周末的時候能得到一筆叮觀的提成。

忽然他被交通警攔住了,並交給他一張25美元的罰款,幾分鍾以後,一個輪胎癟了,又弄出車道停了35分鍾。

當他到了辦公室以後,經理遞給他一張條子告訴他昨天的生意告吹,因為顧客的信用卡不合格。

他接待的第一位主顧粗魯而自以為是,在短短的8分鍾內,他就被訓斥了數次。當這個主顧離開時,他從心裏鬆了一口氣。

問題是,今天剩下的時間他會怎麼樣呢?他還會有一份好的心情嗎?回答是:這主要取決於他,或者取決於經理對他的幫助。在剩下的時間裏,他可能在與前來談判的十餘個主顧中隻成交了三個,這沒有超過他從前的水平。也許在他總結這一天時會覺得很糟,隻不過在忙於與顧客周旋。

他傳遞給顧客的活力取決於他如何看待這一天,如何處理不利於自己的處境。如果他意識到活力和熱情於己、於人都有利,那麼,那張25美元的罰款單,35分鍾的修車,告吹的生意,粗魯的主顧都算不了什麼,它們絲毫不會影響他與下一個主顧打交道。

每天或者每個時候我們都能獲得美好的心情,這關鍵取決於你的思想,而不是外界因素。

工作不是戰鬥

琳達是一個樂天派,她說工作對她來說就像是一塊巧克力——因為她是一個非常喜歡吃巧範力的人,而她對工作也正是那麼樂此不疲。這個來自她心靈真實的隱喻,帶給她的是無比的快樂和熱情。

工作也是你的巧克力嗎?也許你說不是。那麼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呢?是遊戲?是戰鬥?是旅行?是煎熬?或者是別的什麼?不管你的隱喻是什麼,它都泄露—了你現在的工作狀態,你的隱喻總是在如實的反應映你的內心,它是你內心的真實圖景。

隱喻無所謂對錯,無論你認為工作像什麼,你都是對的,因為那是你真實的感受,你做到了對自己誠實無欺。當然,你心裏知道有的隱喻帶給你的是力量,有的隱喻卻在隱蔽的扼殺著你的工作激情,讓你停滯和煩躁。像琳達那樣把工作當作自己最喜歡的巧克力的,她得到的就是巨大的工作熱誠,她真的是在享受工作的樂趣,如同享受美味。可如果有個人一想起工作就覺得像要投入一場戰鬥,他的心氣可能立刻就下去了,因為戰鬥意味著激烈、拚殺、殘酷,其結果終究是一場血腥。終日守著這樣的隱喻的人,工作的效果和效率恐怕都要降到零了。

好在隱喻並不是一個不能改變的東西,隻要我們意識到不好的隱喻帶給我們的巨大的負麵力量,而願意積極的改變隱喻,從而改變我們內心體驗。工作在一個人的體驗裏是美味而在另一個人的體驗裏卻是戰鬥,這其實與工作的本身或許關係不大。因為隱喻是我們感受形象化的產物,它實際上是一個完全主觀的東西,就好像我們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觀點一樣。所以,改變隱喻實際上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實在不必守著你原來的隱喻不放,那不是事實,那隻是你心裏的真實。改變隱喻的同時,你將在瞬間借著隱喻的力量改變你對工作的體驗。

工作真的是戰鬥嗎?難道它不能隻是一場籃球比賽?或者它難道不能是一款網絡遊戲?你不能把工作想像成你所喜歡的那些東西嗎?你最愛的是音樂、水果還是情人?

買油

從前,在山中的一個鐵礦裏,有一個小礦工被要求去買食用油。

在離開前,礦裏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最近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礦工答應後就下山到城裏,到廚師指定的店裏買油。在上山回礦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凶惡的表情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礦工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廚房門口時,由於沒有向前看路,結果踩到了一個地上一個坑。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小礦工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到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終於來到廚房時,碗中的油就隻剩一半了。

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礦工大罵:“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麼還是浪費這麼多油,真是氣死我了!”

小礦工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另外一位老礦工聽到了,就跑來問是怎麼一回事。了解事情的經過以後,他就去安撫廚師的情緒,並私下對小礦工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事物,並且需要跟我做一個報告。”

小礦工想要推卸這個任務,強調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還要看風景、作報告。

不過在老礦工的堅持下,他隻有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途中,小礦工發現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這樣走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礦工了。當小礦工把油交給廚師時,發現碗裏的油,裝得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損失。

日子過得怎麼樣關鍵在於我們自己,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熱忱的力量

1907年,後來成為美國著名的人壽保險推銷員的法蘭克·派特剛轉人職業棒球界不久,就遭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因為他被開除了。

他的動作無力,因此球隊的經理有意要他走人。球隊的經理對他說:“你這樣慢吞吞的,哪像是在球場混了20年?法蘭克,離開這裏之後,無論你到哪裏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來,你將永遠不會有出路。”

本來法蘭克的月薪是175美元,離開原來的球隊之後,他參加了亞特蘭斯克球隊,月薪減為25美元。薪水這麼少,法蘭克做事當然沒有熱情,但他決心努力試一試。待了大約10天之後,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隊員把法蘭克介紹到新凡去。

在新凡的第一天,法蘭克的一生有了一個重要的轉變。因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知道他過去的情形,法蘭克就決心變成新英格蘭最具熱忱的球員。為了實現這點,當然必須采取行動才行。

法蘭克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他強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有一次,法蘭克以強烈的氣勢衝人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法蘭克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39℃,法蘭克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他在過人的熱忱支持下,

他挺住了。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

第二天早晨,法蘭克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複加。報上說:那位新加進來的派特,無異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但贏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

由於熱忱的態度,法蘭克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為185美元,多了7倍。

在往後的2年裏,法蘭克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30倍之多。為什麼呢?

法蘭克自己說:“這是因為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法蘭克的手臂受了傷,不得不放棄打棒球。接著,他到菲特列人壽保險公司當保險員,整整一年多都沒有什麼成績,因此很苦悶。但後來他又變得熱忱起來,就像當年打棒球那樣。

再後來,他是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不但有人請他撰稿,還有人請他演講自己的經驗。他說:“我從事推銷已經15年了。我見到許多人,由於對工作抱著熱忱的態度,使他們的收入成倍數地增加起來。

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於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唯有熱忱的態度,才是成功推銷的最重要因素。”

看見了嗎?這就是熱忱的力量,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必需的條件。你隻要具備這個條件,就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