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回來的人(2 / 3)

談到熱忱,我真心覺得不該潑別人冷水,最好也不要跟愛潑冷水的人在一起,因為,擁有熱忱,可以讓你做出很多原本可能做不到的事。

有次卡耐基在美國開年會,有位講員提醒大家,旅館房間的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上麵寫著“請勿打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從家裏到辦公室,脖子上彷佛也掛了這麼一個牌子。由於你對一切事物缺乏熱忱,同事不喜歡跟你合作,顧客也覺得最好離你遠一點。

你也把這塊牌子帶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避開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子拿掉吧?

“熱忱”就是一種熱情,一種對人的熱情、對事情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情,還有對生命的熱情。人的熱忱如果被澆熄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神聖的判決

傍晚,夕陽西下,倦鳥歸巢。經常在外東奔西走的阿古登巴,今天又不知去了哪兒,這功夫才回來。

剛進村頭,就見牧民紮西頓珠的門口圍著一堆人,吵吵嚷嚷,憤憤不平。這時,迎麵走來一個孩子,從他那裏,阿古登巴打聽到:原來村子裏的頭人又在欺負紮西頓珠了。

事情是這樣的:紮西頓珠今天放牧歸來,路過措姆崗(山名)時,在山道旁的一棵樹樁下,拾到一塊鬆耳石。這件事,不知怎的,很快就讓那位貪財昧心、慣於欺壓群眾的頭人兼大牧主知道了。當紮西頓珠剛把右腳邁進家門,左腳還沒來得及跟上的時候,他就氣勢洶洶地衝了進來,一見麵,二話沒說,當頭一句就是:“把它給我,畜牲!”

這句話裏除了命令,就是辱罵。當紮西頓珠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這個惡棍就飛來一拳打在紮西頓珠的胸脯上,接著狼嗥般地嚷道:“快把鬆耳石給我,快給我!”

這下,紮西頓珠才明白過來了,原來要的是這個。紮西頓珠當然不願給,於是就申述自己的理由:“老爺,這鬆耳石是我從山上撿來的呀!不是您的,為什麼要給您?”

“好,我問你,你是在哪個山上撿來的?”

“措姆山。”

“這就得了,措姆山是我的山,這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家的,難道這鬆耳石還能不歸我?”

“這鬆耳石又不是您山上長的……”

“住嘴!不管怎樣,既然是在我山上撿的,就得歸我!”……

當阿古登巴走過去的時候,他們還在爭執不休哩!人們見他來了,心想這事該會得到合理的解決了吧。

當爭執的雙方都要找阿古登巴說理時,阿古登巴把手一揮道:“事情我已經全部知道了。當我從措姆山路過時,那裏的山神已經都轉告我了,並叫我轉告你們兩位,如果你們實在爭執不下,就請到他那裏去,他會做出神聖的判決。”

牧主一聽是自己的山神叫去的,那他的判決一定對自己有利。紮西頓珠心想:隻要阿古登巴在場,一定不會吃虧。因此,雙方都表示願意去,而且表示一定服從判決。

於是,他們三人來到山坳間,後麵還跟著許多看熱鬧的人。

阿古登巴擺出一副嚴肅虔誠的姿態,要求爭執雙方麵山而跪,並向後邊的人群揮了揮手說道:

“肅靜!我現在開始祈問山神,請求山神做出神聖的判決:

“這鬆耳石應歸牧主所有,還是應歸牧民紮西頓珠所有?”問這句話時,他故意把前半句的聲音壓低些,而說到後半句時,又故意把噪音提得高高的。因此,當他的問話剛一落音,山裏的回音就非常清楚地傳送過來。人們隻聽得:“還是應歸牧民紮西頓珠所有!”

阿古登巴為了慎重起見,一連問了三次,而三次的回答都是:“應歸牧民紮西頓珠所有!”

牧主在這山神的“神聖判決”麵前,隻得低頭認輸,啞口無言。最後,隻見他躬起身子,用那肥大的衣袖,撣了撣膝上的塵土,向著自己的住處,狼狽而去。

如果你想擊敗對手,不妨采取迂回的策略,這樣就能輕易擊敗對手。

牛的悲哀

一頭勤勞的牛病倒了,主人很同情,也很難過。

病牛在主人的細心照料下,病情逐漸好轉,備受感動!一天,看著主人的勞繁疲憊與萬分辛苦,病牛實在於心不忍,於是鼓足了全身的力氣,拚命拉了一天的犁。

病牛的突然“康複”讓主人歡喜萬分。但事實上,病情卻惡化了許多,然而為了主人高興,也為給主人分擔辛苦,病牛第二天又堅持著拉了一天犁。這主人竟沒半點歡喜,反而有些懷疑:病牛其實很懶惰,裝病,逃避工作,還白白讓我照顧它?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主人決定讓病牛繼續拉犁。盡管病情又惡化了許多,病牛想:我是頭勤勞的牛,如果今天不堅持下去,主人肯定會認為我不願吃苦,懶惰,豈不是勤勞一生所得之美名毀於一旦嗎?所以一定要堅持住!

僥幸,第三天堅持過去了!主人欣慰地想:這家夥果然是裝病!幸好我聰明,早早識破了!這下可要狠狠地懲罰他。於是,病牛拉的犁更重了。然而病情卻非常嚴重了,但是病牛想:主人也太不理解我了!唉,我隻好再堅持下去,用行動來證明我的清白。

第四天,堅持!

每五天,堅持!

第六天,堅持!

第六天,終於,病牛堅持不住了,再次倒下了!

這次徹底病入膏肓了!然而讓病牛悲哀的是:主人不再同情他也不再難過,還說,“像這種東西,死了才好!”

太過的善良就是一種偽善,為什麼不把真實的意途表現出來呢!

重複一次別人的話

李先生,是一個在台中經營出口加工廠的老板,工廠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由於自身積極的投入,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當的成效,在運籌帷幄間,指揮若定,威風八麵, 宛如領軍千萬的大將,好不神氣。可是,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那種代溝,對他們父子倆,就像是台灣海峽般, 怎麼樣也無法跨越, 每次一見麵,講沒三句話,又是拍桌又是摔門,弄得家裏雞飛狗跳。

這天,又是因為兒子的晚歸而再度上演鐵公雞, 就在雙方麵紅耳赤之際,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 然後一字一字的說出:“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

“啊?!”李先生真的嚇了一跳,壓根兒也沒想到有這怪招。

“你說……你說……作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

“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自己為何麼不再說一次?”

兒子突然間笑出聲,“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在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我來重複”。

“喂!哪有那麼多時間在那邊重複來重複去!!你是真的想氣死我 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 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

李先生想一想,終於承認,“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

“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麵很佩服,一方麵怕自己跟不上,心裏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的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

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兩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 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李先生可是神清氣爽,一大早就到公司。因為早上要開一個重要的采購會議, 討論的是未來所要采購價依采購部的報價, 日本製的價格便宜,東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師卻主張買美國貨。

會議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 這是一種表麵上的禮貌,總工程師也知道,老板做久的人,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定見, 經驗告訴他,老板問他隻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老板要買那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無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鍾就說沒意見了。

若是往常,李老板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今天竟然是……“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 日本製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 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要他們來做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 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 機器壞在哪裏,我們無法充分了解,下次再發生一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

隨著李老板的重複說明, 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 大家滔滔不絕的討論了起來……

如果是要吵架,彼此隻顧著反擊對方就好了,如果是要解決問題, 就應該誠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重複對方的話,一方麵可以讓對方放心, 知道你們之間沒有誤解, 另一方麵, 也可以讓你在反擊或下結論前,把對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這時你會發覺, 吵架不再是吵架, 而是積極的溝通了。

神廟前的大樹

從前,一個木匠帶著幾個徒弟到齊國去。師徒一行走到山路的一個拐彎處,看見一座土地廟,旁邊有一棵高大無比的櫟樹。大到什麼程度呢?它的樹蔭可以容納幾千頭牛在樹下休息;樹幹又粗又直,在幾丈高之後才能見到分枝,而這些樹枝粗到可以用來作造船材料的就有好幾十枝。許多路人都在圍觀,連聲稱奇,隻有這個木匠瞄了一眼,扭頭就走。

徒弟們看膩櫟樹之後,追上師父,問道:“生平從未見過這麼高大華美的樹木,師父怎麼看都不看就走了呢?”

沒想到徒弟眼中的奇樹神木,在師父眼裏竟然隻是一文不值的朽木!他說:“這棵樹沒什麼用。用來造船,船會沉;做棺材,棺材會腐爛;做器具,器具會破裂;做門窗,門窗會流出汁液;做柱子,柱子會被蟲蛀。正是因為它沒有用,才會這麼長壽,這麼高大。”

晚上,木匠夢見這棵大樹對他說:“你怎麼能說我沒用呢?你想想看,那些所謂有用的橘樹、梨樹和柚樹,在果實成熟時,就會被人拉扯攀折,樹很快就會死掉。一切有用的東西無不如此。你眼中的無用,對我來說,正是大用。假如我像你所說的那樣有用,豈不早就被砍了嗎?”

木匠醒來,若有所悟。他把這個夢告訴了徒弟。徒弟問道:“它既然向往無用,為什麼要長在土地廟旁邊,引人注意呢?”

木匠答道;“如果它不是長在廟旁邊,而是長在路中央,不也早就被人砍掉當柴燒了嗎?”

看待每件一事物,不能用一層不變的觀點看待,如果你用變化的方式看待,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的風景會更美麗。

愛情是什麼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裏去,摘一棵全麥田裏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期間隻能摘一次,並且隻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師問他為什麼摘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