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確定部首(1 / 1)

怎樣確定部首

字(詞)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我們在讀書時難免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這時就要借助字(詞)典來幫我們掃除障礙。字(詞)典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的,查檢時也要運用一定的方法。小學生常用的字(詞)典一般有這樣幾種檢字方法:①音序檢字法,②部首檢字法,③四角號碼檢字法。音序檢字法與四角號碼檢字法的優點是檢字速度快。如果遇到一個生字,不知它的讀音,又不會四角號碼法,就隻好用部首檢字法了。麻煩的是,有些同學不能準確地確定部首。下麵就介紹兩種比較簡便的方法。

1.按口訣確定部首。

漢字的部首在字中的位置,大體有上、下、左、左上角、右、外、中座等7種情況。因此,可根據下麵的口訣確定部首。

(1)取上不取下。可用於上下結構的字,如“導”、“房”取“巳”、“戶”。

(2)取左不取右。可用於左右結構的字,如“缸”、“隊”取“缶”、“阝”。

(3)取外不取內。可用於內外結構的字,如“閑”、“迷”、“困”取“門”、“辶”、“囗”。

(4)取中座、取下、取右,不取左上角。可用於結構比較複雜的字。如“坐”、“架”、“毀”取“土”、“木”、“殳”,不取“人”、“力”、“臼”。

(5)取多不取少。如“產”取“立”,不取“、”;“空”取“穴”,不取“宀”。

2.按意義相關確定部首。

漢字的許多部首在意義上與下列事物相關。

(1)與自然界相關。如:日、月、風、雨、水(氵)、火、土、石、金(钅)。

(2)與人身肢體、器官相關。如:口、耳、鼻、舌、目、身、心、手(扌)。

(3)與人類生活相關。如:父、母、子、女、走、言、衣(衤)、食(饣)、工。

(4)與動物相關。如:蟲、鳥、牛、犬(犭)、魚、角、羽、皮、爪。

(5)與植物相關。如:木、禾、豆、草(艸)。

一個字中如果有上述部首,便可直接查找。如“駕”、“旭”、“式”可查部首“馬”、“日”、“工”。

說話人在句中的位置怎樣

記敘人物或事件,有時要有語言描寫,而語言描寫又要交代說話人及其神態、動作。根據描寫方式的不同,說話人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較靈活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放在前麵,用冒號表示後麵是所說的話。如:

①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②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放心走吧!”

2.要說的話講完之後,在後麵補出,用句號收住。如:

①“這是我的妻子。”他指著母親說。

②“你的手可沒洗幹淨呢。”她皺一下眉頭,這樣說。

3.放在本人所說的兩段話的中間,用逗號隔開。如:

①“怎麼會不認識!”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兒的壩裏去釣魚。那兒的狗魚可凶呢,能吃小鵝!”

②“這裏春天雨不多。”姑娘不同意地說,“去年春天就沒怎麼下雨。……”

4.在兩個人一連串的對話中,因為說話者在前麵出現過,後麵可以省略。這不會引起誤解,讀者可以從上下文中推斷出來。如:

①“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嗎?”他問。

“可以抄一點。”

“拿來我看!”

②“在六月裏,你們不是賣十三塊嗎?”

“十五塊也賣過,不要說十三塊。”

“哪裏有跌得這樣厲害的!”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不知道嗎?各處的米像潮水一樣湧出來,隔幾天還要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