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千年古屍之謎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是我國迄今為止所出土的各類古屍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出土時,屍體外形完整,全身皮膚潤濕,身體的許多軟組織還有一定的彈性,右大腿外側的毛孔、腳趾上的指紋以及眼瞼上的睫毛均清晰可見,左耳鼓膜完好,腦膜及胸腔內外器官外形完整,腹腔結構層次清楚,內隔膜完整,皮下脂肪豐富,心髒表麵光滑。這一切表明,馬王堆漢墓女屍雖在地下埋藏了2000餘年,仍類似於一具鮮屍,在世界考古史上實屬罕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研究表明,在對馬王堆漢墓女屍進行解剖時,研究者發現,女屍胸廓隆起,膈肌上移,胸腔空間變小,舌稍外露,直腸脫出肛門約1cm,表明女屍腸道曾發生過細菌繁殖、發酵、產氣等腐敗過程。由於屍體被多達20餘層的衣服捆紮,腹腔內所產生的大量氣體壓向隔肌,致使胸腔變小,腐敗沒有進一步發展下去,從而使得女屍能夠很好地得到保存。其原因令研究人員極感興趣。分析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麵:
(1)女屍入土前用多層絲麻織物緊裹,有助於隔離空氣和防止蚊蠅產卵。死後屍體立即入棺,內棺由六塊整木板構成,內外均用生漆刷就;中棺亦由巨大整塊木板製成;四層套棺一層套一層,每層均用油漆密封;棺外有內槨和外槨,木槨周邊用5000多千克木炭填塞,木炭外麵還用60~130cm的白膏泥封固以隔絕空氣和防止潮濕。屍體入棺後就處於幾乎是完全密封的條件下,棺內空氣所剩無幾,屍體腐敗初期以及隨葬品腐敗耗氧,導致棺內缺氧。各類有機物在厭氧甲烷菌作用下,形成具有可燃性的沼氣,沼氣的不斷產生、積累,造成棺內壓力增大,進而增強了抵抗外界滲水的能力。在長期缺氧的環境中,加上細菌本身代謝產物的積累,造成細菌的大量死亡,屍體腐敗過程也就相應地停止了。
(2)馬王堆漢墓坑深16m,加上墓口封土共深達20m,整個墓坑用粘土分層夯實。據史料記載,曆史上的長沙地區少有地震,偶有地震發生,其強度和所產生的破壞性也是極其輕微的,因而,深達20m的墓室沒有任何裂縫產生。
(3)女屍浸泡於酸性棺液中(pH=518),棺液含有乙酸、乙醇及多種有機酸,沉澱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汞,這些物質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防腐保鮮作用。屍體被上述棺液浸泡,有利於防腐和保持屍體濕潤,其原理與現代醫學用福爾馬林(5%甲醛、2%甘油、10%乙醇)保存屍體(供研究和解剖用)的原理相近。
(4)日本考古學家在研究馬王堆漢墓周圍水土環境時發現,周圍土壤中有大量的弱堿性水存在,其成分與現今風行的“活性水”相近似,這種水對水果的藥鏽和餐刀上的鐵鏽,幾乎是一衝即掉。
綜上所述,深埋、密封、防水、防腐以及周邊土壤中的弱堿性水環境,是馬王堆女屍保存完好的基本條件。
致幻蘑菇的魔力
蘑菇對人類來說並不陌生,有的能烹製佳肴,成為美味食品;有的蘑菇內有劇毒,能置人於死地。然而還有一些蘑菇,它們既不能當作食品,也不能要人性命,但卻具有一種非凡的魔力,能把人引入神奇的幻境。這類能使人產生幻覺的蘑菇,被人們稱之為“致幻蘑菇”。
其實,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南美叢林裏的瑪雅人就對致幻蘑菇有所認識了。但是,那時由於人們對它不太了解,認為它是能將人的靈魂引向仙境、具有無邊法力的“聖物”,恭恭敬敬地尊稱為“神之魔力”,給這種蘑菇披上了神秘的麵紗。
為了探求這種神奇蘑菇的秘密,美國生物學家舒爾茨和生物化學家霍夫曼曾經深入南美叢林進行考察。他們有時騎著車子,有時駕著獨木舟,出沒於亞馬遜河流域的草原和深山峽穀之中。一麵采集各種標本,一麵親身體驗致幻蘑菇的“魔力”,在當地土著民族中整整生活了14年。後來,又有不少科學家對致幻蘑菇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發現了24種致幻蘑菇。其中裸蓋菇是致幻蘑菇的代表,主要產於墨西哥。其次是球蓋菇,分布在亞馬遜河流域。致幻作用最強的是古巴球蓋菇。
致幻蘑菇由於它們的種類不同,其致幻成分也有差別,引起的幻覺和幻象也是各色各樣的。據說在西伯利亞,人們習慣用致幻菌浸泡的伏特加酒來強化醉意。日美兩國學者小林和沃森共同用一種蛤蟆菌作試驗發現,服用後會使服用者出現渾身發抖、精神錯亂的反應,不由自主地說叫,表情十分可笑。在服用者的眼裏,會產生出奇特的幻覺,一切景像都被放大,如一個普通人轉瞬間變成了碩大無比的龐然大物。據說,貓如果吃了這種致幻菌,也會懾於老鼠碩大的身軀而失去捕獵的勇氣。與之相反,吃了華麗牛肝菌或小美肝菌之後,卻會使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小不盈尺。褐鱗灰傘菌的致幻作用則是另外一種景象,服用者麵前會出現種種奇形怪人,或身體修長,或猙獰可怕,爾後中毒者就神智不清,昏睡不醒。大孢斑褶傘菌的中毒者會喪失時間觀念,麵前會出現色彩幻覺,時而感到四周綠霧彌漫,天旋地轉,時而覺得身陷火海,奇光閃耀……
在20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中曾掀起一股尋求致幻蘑菇的狂潮,尤其在青年中有不少人為了解脫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煩惱,填補心靈上的空虛,不惜拋棄學業,丟失工作,跑到深山老林裏去尋求“魔菇”的精神刺激。為此,致幻蘑菇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
致幻蘑菇為什麼會有如此神聖的魔力呢?1961年,科學家們對“裸蓋菇”和“球蓋菇”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和提純,結果發現,起致幻作用的物質是裸蓋菇素和球蓋菇素。它們都是吲哚環第4位羥基化的吲哚衍生物,其化學名稱分別為二甲4羥色胺磷酸和二甲4羥色胺,它們與麥角菌中的致幻物質二乙基麥角酰胺(LDS)以及著名的致幻劑墨斯卡靈、大麻精等化合物的分子結構類似,並且與人腦中的兩種化合物——S羥色胺和腎上腺素相似。這兩種化合物都是神經傳導介質,可以把外界獲得的信息從一個腦細胞傳導到另一個腦細胞。1977年,兩位叫做林科夫和米切爾的科學家在研究這兩種致幻物質時發現,正是這種結構上的相似性,才使這些致幻物質幹擾了腦細胞中S羥色胺和腎上腺素的正常代謝。由於這些致幻物質引起症狀與某些精神病患者的症狀相似,從而為研究精神病的病因、病理及其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啟示和科學依據。如今,世界各國對致幻蘑菇都禁止食用,因為科學實驗表明它們屬於毒品,不僅危害健康,而且還嚴重地擾亂了社會治安。
可怕的“毛毛雨”
1996年秋天,我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南疆一帶,公路、鐵路多處被洪水衝斷,大批被困旅客隻好用飛機運送。當地數十萬軍民苦戰20多天,才使公路和鐵路恢複通車。
然而,當人們看到有關的報道時,則無一不連稱“怪事”。原來,地處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的南疆平原地區,年降雨量僅有50毫米,就憑這點“毛毛雨”,怎麼能衝垮鐵路和公路呢?
其實在南疆地區,類似這樣令人不可思議的“怪事”還有許多。如遇到大旱,內地人的正常反應是仰天企盼大雨,而南疆人卻對下雨顯得異常的害怕。盡管這裏的降雨量少得可憐,但各級政府卻每年都要認真組織力量防洪,甚至無雨也要照防不誤。
小小的“毛毛雨”,為何竟能在廣袤的南疆“橫行”,有關專家帶著這些疑問,對南疆的地理、氣候等情況進行了考察。了解到一係列有關這些“怪事”的趣聞。
橫貫於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脈,東西長2500千米,南北寬250-300千米,平均高度4000多米。山上冰峰林立,終年被厚達幾米甚至數十米的積雪覆蓋。所以盡管南亞地區的降雨量很小,甚至不下雨,但遇到大旱,當地的農民卻絲毫不放在心上。因為天山融化的積雪水,足夠他們灌溉農作物了。有一首《新疆好》的歌曲裏就唱到“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甚至塔裏木盆地的阿克蘇等地區還大麵積種植了水稻,養殖了魚蝦,成為聞名海內外的“塞外江南”。這就是來自雄偉天山得天獨厚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