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2孔子很激憤,老子很淡然(1 / 2)

第一篇第一章2孔子很激憤,老子很淡然

他說:“不學禮,無以立。”

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他的父母叫他仲尼,但千百年以來,人們都習慣叫他孔子。公元前551年的魯國陬邑昌平鄉,武士叔梁紇家,孔子呱呱墜地。

他身世普通,家世簡單,他勤奮好學,認真虛心,在孔子19歲的時候,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次年生一子。20歲的時候,孔子開始入仕途,論誰也沒有想到,這個仕途並不被看好的年輕人人後來竟然成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人物。

踏入仕途幾年的孔子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節節高升,而是停滯不前,原本以為就會是這樣守著妻兒,平淡過完一生,誰料的到命運在孔子三十歲左右的時候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孔子的命運就此被顛覆。

他不再官場上尋求突破,繼而致力於教育事業,四處遊學,想將自己的思想推廣至全國,在他周遊到洛陽的時候,聽聞一個人的大名如雷貫耳,便前去問禮,這個人就是老子。

老子的身份與孔子不同,有關他的傳說很少,大家都相傳他是因為生下來就是白眉白須,所以才叫做老子的,但想來應該不盡真實,老子生來就帶有的神秘感令他在後人的眼中十分神奇,而老子所奉行的“道”,也是令無數人追捧的。

他一切言無,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孔子在他三十四歲於楚國的曲仁裏問禮於老子,問樂於萇弘。這便是春秋時期兩個大的思想家的會晤,孔子是以儒學為思想基礎的,他提倡仁義,禮性,而老子則是以道為基礎,在虛無飄渺的基礎上闡述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西方的大哲學家尼采曾對孔子的著作《道德經》做過很高的評價:“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黑格爾也曾經說過,“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係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

老子流傳後世的5000多字的《道德經》涵蓋了多少內容,可以說他開創了我國哲學思想的先河。這本書全書充滿了辯證法思想,書中“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等一些名句,即使是兩千多年之後還一直在流傳。他的宇宙觀、價值觀也幾乎與孔子一樣,對後世影響非常大。可以說孔、老二位,加上後來印度來的佛教,最終構成了整個中國文化的骨架。

當然孔子和老子之間還是有著差別的,二人分別為各自的思想傳播做著努力,尤其是孔子,開班授學,弟子有數千人之多,其中不乏聖賢之人,這些學生將孔子平時的語錄記錄了下來,彙集了一本《論語》,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作為了主要傳播理念,孔子的思想比老子更加的適合封建統治者對民眾的管理,所以孔子的思想成為封建統治者的工具也是不可避免的,自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一門,以儒學聞名於世,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深。想來這應該也不是孔子的意願,在他提出仁的思想理念時,是一心要為天下蒼生著想的,在那個戰亂不斷,四分五裂的年代,孔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天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