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像喬布斯這樣竊取別人的創意還能那麼卓越
“優秀的藝術家複製別人作品,更優秀的藝術家則竊取別人的作品。”這是畢加索的格言,但也一直是喬布斯信奉的創新原則。而且對於“竊取”這樣的說法,喬布斯從來不避諱。喬布斯創造的很多產品的創意都是竊取來的。
Apple II電腦在其誕生時是當時最出色的電腦,曾在電腦界掀起了個人電腦革命。這主要是因為它擁有讓人著迷的彩色屏幕和高質音效,還有便捷的鍵盤以及獨立的主機機箱,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而這個創意就是喬布斯從一個食品加工機竊取來的。當時喬布斯和沃茲正在忙著設計新的大眾電腦,希望讓所有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可以買回家就用,而不需要自己去組裝。而喬布斯負責設計機箱部分,他非常希望自己的電腦能夠小到像家用電器那樣擺在房間的任何一個角落。一天,他在梅西百貨的廚房用品區晃悠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台克裏絲娜食品加工機,這台食品加工機有著一個非常精致的塑料外殼,線條平滑柔美,還帶著一些漂亮的印花。這樣喬布斯的靈感突然而至,喬布斯甚至高興得蹦了起來,那就是他最想要的電腦,Apple II的外觀標準。
當然,喬布斯所謂的“竊取”不是直接模仿或拿來就用,而是竊取偉大作品的思想。或許你會認為原來喬布斯是一個高級盜竊師,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別人的創意之上。但你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提高自己想象力,讓自己不斷創新的方法。
喬布斯不僅自己這樣竊取別人的創意進行創新,還培養自己的員工學會這樣的創新方法。喬布斯常常帶領員工去參觀博物館和看展覽,在設計或建築方麵對他們進行教育。他曾帶著麥金塔電腦小組參觀新藝術派設計大師路易斯?康福特?蒂梵尼的作品展,蒂梵尼是 一位將自己的作品商業化的藝術家。在NeXT時,喬布斯曾帶領一個小組去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位於賓夕法尼亞的流水別墅實地考察旅行,學習這位偉大建築大師的設計。
喬布斯認為,隻靠盯住一件東西冥思苦想並不能帶來思維上的突破。用不同的創意轟炸大腦,才可以激發創造力。在喬布斯的“竊取”名單上,有不少這種集藝術、商業於大成的高手,不少大名鼎鼎的品牌。比如奔馳汽車。
一次,蘋果公司總裁斯卡利看到喬布斯開著車在蘋果公司總部的停車場橫衝直撞,以為他在檢查汽車。原來,他正在分析這些汽.車在設計方而的各種細節,看看有什麼元素可以用到蘋果公司的產品設計上。喬布斯說:“奔馳的設計,那些恰到好處的細節,與流線型線條之間的比例十分和諧。這幾年,他們在設計上變得更加柔和了,但是在細節上卻變得更加精致了。這正是我們的麥金塔電腦可以借鑒的。”
世界上之所以產生那麼多偉大的成就,就是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正如喬布斯所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要種糧食給自己吃,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們說著別人發明的語言,使用別人發明的數學……我們一直在使用別人的成果。使用人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來創造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所以,不要為自己竊取偉大的創意而慚愧。2010年美國幾所著名大學發起過一個實驗,參與實驗的人都是各大學的博士生或者教師,他們兩人一組,進行創新活動。實驗結果表明通過有效的模仿與適當的改造,是最有成效的創新方式。
當然,竊取偉大的創意其實並不容易,因為,首先你要完全吃透別人的創意,這是最難的。如果不能把別人的創意充分理解,就不可能有深入的領會,那樣創造出來的產品僅僅是他人創意的複製,而且會讓人一看就感覺是贗品。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用你的想象力把偉大的創意變成自己的作品。竊取別人的創意並不等於要原搬照抄,而是要在別人創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要結合自己的產品特點進行超越,這樣才算真正的創新。就像齊白石說過的,“似我者死,學我者生”。把自己的工作做出新意是摒棄一味模仿的,因為一味的模仿中將步人後塵,生搬硬套,而不會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變通。但另一方麵所謂新意又是鼓勵創造性模仿的,在對標杆的模仿中,融入自己的創意,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變通,在模仿中變得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