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分析(2 / 3)

(3)可靠的冷卻係統。

該係統可保證反應堆在正常工作狀態或發生事故時將燃料發生的熱量帶走,避免燃料元件燒毀。例如,輕水堆失去冷卻水的事故是假想的嚴重事故。如果管道破裂,其中最嚴重的情況是一回路最大直徑的管道破裂,造成兩個斷口湧出,致使反應堆失水。堆芯將要燒壞,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可能釋放到安全殼內。此時,反應堆自動緊急停閉,多重安全設施立即起保護作用:其一,由於一回路的壓力陡降,應急堆芯冷卻係統中的安全注水箱立即自動頂開逆止閥門,向一回路緊急注水,補償係統中流失的冷卻劑;其二,與此同時,應急堆芯冷卻係統中的高、低壓安全注水泵相繼起動,把貯水箱中的水連續注入反應堆一回路,保證堆芯得到水的淹沒和冷卻。安全殼噴淋泵也同時起動,把水噴入安全殼內,使殼內水汽冷凝,壓力下降,放射性物質被水吸收;其三,貯水箱中的水用完後,安全注水泵立即改從安全殼地坑吸水,再循環拄人反應堆,確保長時間冷卻需要。耐壓的安全殼廠房始終保持嚴格密封,不使放射性物質泄漏。

核電站的沒計和製造標準比常規工業要高得多,並且,為達到這些標準而實施的質量控製和質量保證也要嚴密得多。核電站甚至以可能性極小的假想的最嚴重事故作為安全沒汁的依據,並加以縱深層層設防,確保安全。核電站是現代科學技術綜合發展的產物,它的科學設計、精心製造、可靠的運行和多重安全措施使之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比其他自然或人為災害(如飛機失事、火災、地震、水壩決口、颶、風等)要小得多。

究竟哪一種能源係統對人類的健康造成的危險性更大呢?回答這一問題不能隻從其大小和外觀來看,必須用單位能量所造成的危險——即對人類健康造成的總危險除以該能源係統產生的淨能量來衡量。同時,還要考慮到全部能量的循環,如果僅僅計算和比較部分係統造成的危險性是不能說明問題的。

總的危險性是根據該能源係統所引起的死亡、創傷和疾病來評定的,同時要考慮能量生產的全過程,包括開始階段、中間階段和最後階段。例如,對核電站和太陽能收集器,不僅要考慮建造和運行過程的危險性,而且還要考慮開采所需的沙、銅、鐵、鈾和其他原材料,以及把它們造成玻璃、銅管、核燃料棒、鋼材等過程中的危險性,還要考慮運輸中的危險性。

將核能、煤、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係統生產單位能量所造成的危險性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核電站比燒油或燒煤電站的危險性要低得多。同時,計算結果表明:太陽能、風能、海洋能及木醇等多數非常規能源係統的總危險性比常規能源係統(煤、石油、天然氣、水電等)和核電的大。

大11種能源係統中,天然氣發電的危險性最低,其次是核電站,第三是非常規的海洋溫差發電係統。其他大多數非常規能源係統都有很多的危險性。但所有能源係統中最高的是煤和石油,其危險性大約為天然氣的400倍。

非常規能源係統有較大的危險性,是因為它們的單位能量輸出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勞動。太陽能和風能是發散性的能,很微弱,要積聚大量的能量需要相當大的收集係統和貯存係統。而煤、石油及核能係統屬於集中形式的能,需要設備不多。天然氣需要的材料最少,建造時間也最短,風能需要材料最多,太陽能光電池需要的建造時間最長。非常規能源係統需要大量的材料,這意味著要進行開采、運輸、加工和建造等大量的工業活動。而每種工業活動都會造成一定的危險性,把所有危險性加起來,這些非常規能源係統的危險性就相當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