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疑生信第二

(嗟夫眾生疑多學寡。障重福輕。如無開導之文。豈解求生之法。今則假施問答。權設主賓。為決疑情。令生諦信耳)。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前歸依西方三寶已竟。次乃決疑生信。普為眾生。無始至今。種種疑惑。各各在心。所以不肯求生淨土。縱欲求生。不知法門。多修雜善人天有漏華報因果。不出輪迴。受其生死。苦惱無量。為此四眾。今於諸聖教中。採摭眾生種種疑惑。一一釋之。稱讚疏雲。因則唯修一日七日。果則永得阿[鞥-合+(白-日+田)]跋致。如是境界。駭人耳目。若佛在日。或正法中。眾生福勝。信智深厚。聞佛一說。諦信無疑。奈以像末法中有情福劣信智淺薄。聞如是法。便生疑謗。故釋迦世尊說此經時。即有十方十殑伽沙諸佛如來。現大神變。發誠諦言。證我世尊所說非謬。仍自今有無信之人。聞修西方淨土業者。撥之為邪謗法之愆。雲何不怖。凡是三寶弟子。應須諦信佛語。如為臣者必信王言。若為子者必信父訓。若其不信。豈得名為忠臣孝子。若四眾等以佛為師。不信佛語。便非佛子。乃是魔民。如是之人。深可怖畏。而諸眾生所以不能深信經語有此疑者。皆由無明惑故。妄起顛倒。因疑惑故。墮三惡道。悔何所及。大眾當依佛語。如教修行。不得疑惑。所有我等無始至今。一切疑惑重罪業障。若不懺除。無由往生。宜各人人如救頭然。求哀禮懺。速令清淨未作之罪。不敢更作。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自在王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十殑伽河沙數俱胝佛  南無東方現在一切諸佛  南無不動佛  南無山幢佛  南無大山佛  南無山光佛  南無妙幢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河沙。住在東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遶。說誠諦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讚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加用心。攝耳諦聽。疑障消除。身心解脫。願離三塗。求生九品。過去生死。劫石難量。未來輪迴。芥城何盡。惟願三心勵誌。十念成功。此方生緣既謝。彼界妙境即現。祥雲後捧。淨侶前迎。剎那頃即得往生。僧祇劫常居安養。今則決疑生信。次第開陳問曰。稱讚疏雲。如何口念心思即得往生西方淨土。答曰。心則緣佛境界。憶持不忘。口則稱佛名號。分明不亂。如是心口內外相應。若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成就八十億劫殊勝功德。一句尚爾。何況十句百句千句萬句。如是一日一月一年一生。行住坐臥。晝夜精勤。何罪垢而不消亡。何功德而不增長。何因不生極樂國。何緣不見彌陀佛。譬如嬰兒。或有所怖。發聲號呼。喚其父母。父母慈悲。聞子喚聲。諸事且置。急來救護。今時五濁惡世眾生。常被生老病死三塗等苦之所逼切。既覺知已。即生驚怖。以真實心。高聲稱念彼佛名號。以求救護。阿彌陀佛有天耳通。必定遠見。有也心通。必定遠知。佛之慈悲不同人間癡愛。父母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決定親來。垂慈接引。所以然者。良以西方無量壽佛願力深重。常以光明名號。攝化眾生。我等佛子。今既與佛本願相應。理必如是。勿生疑慮。若諸眾生以誌誠心。一念十念。一日七日。承佛願力。皆得往生。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當起勇猛心殷重心誌誠心決定心不退轉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栴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菊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決疑集雲。但見性悟道。復超生死。何須繫念。彼佛求生化方耶。

答曰。通昧他心聖凡安測知。非正遍授記應難。真修行人當自審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諸仁者當觀自己行解。見性悟道。受如來記。紹祖師位。能如馬鳴龍樹。不得無礙辯才。證法華三時。能如天台智者。不宗說皆通行解兼備。能如忠國師壽禪。不此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勸往生。蓋是自利利他。豈肯悞人自悞。況大雄讚歎。金口叮嚀。希從昔賢。仰稟佛勑。定不謬悞。又當自忖量。臨命終時。生死去住。定得自在。不自無始來惡業重障。定不現前。不此一報身定脫輪迴。不天上人間。十方世界隨意寄託。定無滯礙。不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然。莫以一時貢高卻致。永劫沈墜。自失善利。將復尤誰。嗚呼哀哉。何嗟及矣。古德雲。有為雖偽棄之。則功行不成。無為雖真趣之。則聖果難尅。剎那悟道。要須長劫煉磨。頓悟一心。必假圓修萬行。誠哉是言也。今則末世悠悠之徒。學寡疑多。妄肆臆說。自悞悞人。所謂可憐湣者。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命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財功德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功德佛  南無紅燄幢王佛  南無遊步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闘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問曰

十方皆淨土  雲何獨指西

答曰

願強教主勝  諸經共讚推

(十疑論第四雲。問曰。等是念佛。求生一佛淨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隨念一佛。何須偏念西方阿彌陀佛。答曰。凡夫無智。不敢自專之。用佛語故。偏念阿彌陀佛。雲何用佛語。雲釋迦大師一代聖教。處處唯勸眾生專心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無量壽觀經等。七十六種因緣。殷勤指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其餘諸佛一切淨土。雖一經兩經略勸往生。未若彌陀佛國處處經論勸令往生。是故偏念也。如隨願往生經雲。普廣菩薩問佛。十方悉有淨土。世尊何故偏讚西方彌陀淨土。專遣往生。佛告普廣。閻浮眾生心多濁亂。為此偏讚西方一佛淨土。使諸眾生專心一境。易得往生。若總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寬。則心散漫。三昧難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與一切佛功德無異。以同一佛法性故。為此念阿彌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生一切淨土。故華嚴經雲。一切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又雲。譬如淨滿月。普應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如是無礙智成就等正覺。應現一切剎佛。身無有二)。

問曰

自疑宿業重  十念功德微

答曰

千年萬株木  一火變成灰

(十疑論第八。問曰。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答曰。眾生無始以來。善惡業種。多少強弱。並不得知。但能臨終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業強。始得遇善知識。十念成就。若惡業多者。善知識尚不能逢。何可論十念成就。又汝以無始以來惡業為重。十念為輕者。今以道理三種。校量輕重不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雲何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緣。三者在決定。在心者。造罪之時。從自虗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虗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而暗頓滅。豈以久來之暗。不能滅耶。在緣者。造罪之時。從虛妄癡暗。心緣虗妄。境界顛倒。生念佛之心。從聞佛清淨真實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磣。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皷。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磣而不肯出也。在決定者。造罪之時。以有間心。有後心也。念佛之時。以無間心。無後心。遂即捨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之索千夫不製。童子揮劒。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一豆火焚。少時即盡。又如有人一生已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虗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上古相傳。判十念成就。作別時意者。此定不可。又那先經雲。國王問那先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終時念佛。死後得生佛國。我不信是語。那先答曰。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上。因船故不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不入泥犁中。其小名沒者。不置船上。如人作惡。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又何疑也)。

問曰

具縛凡夫輩  焉能生彼池

答曰

自力經多劫  佛威頃刻時

(十疑論第五。問曰。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答曰。有二種緣。一者自力。二者他力。故十住婆沙論雲。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種。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在於五濁惡世。於無量佛時。求阿鞞跋致。甚難可得。此難無數塵沙。說不可盡。略述其五。一者外道相似善。亂菩薩法。二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者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者唯有自力。無他力持。譬如跛人步行。一曰不過數裏。極大辛苦。謂自力也。易行道者。謂信佛語教。修念佛三昧。願生淨土。乘阿彌陀願力攝持。決定得生。如人水路行。藉船力故。須臾即至千萬裏。謂他力也。若言具縛凡夫。不得生者。同跛人義也。論又雲。劣夫從輪王。一日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輪王力也。今則舉自心之信。足登釋迦之教船。展方便之輕帆。安精進之正[木*(刀/巴)]。從眾聖引迎之路。乘彌陀願力之風。泛念佛三昧之法流。到極樂淨方之彼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