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佛祖大慈悲心。垂語勸生念佛法門。我等應當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無量音佛  南無定光明佛  南無寶光明佛  南無寶蓋照空佛  南無妙寶佛  南無諦幢佛  南無梵幢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殊勝佛  南無集音佛  南無金剛步精進佛  南無自在王神通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淨月幢稱光明佛  南無妙樂佛  南無無量幢幡佛  南無無量幡佛  南無大光普遍佛  南無寶幢佛  南無淨光佛  南無寶王佛  南無樹根華王佛  南無維衛莊嚴佛  南無開華菩薩佛  南無見無恐懼佛  南無一乘度佛  南無德內豐嚴王佛  南無金剛堅強消伏壞散佛  南無寶火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香山居士 誓願法門

(白蓮集雲。香山居士。白居易。字樂天。作畵西方幀記。誓願雲。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於佛前。起慈悲心。發弘誓願。願此功德。迴施一切眾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願皆離苦得樂。斷惡修善。不越南部。便覩西方。白毫大光應念來感。青蓮上品隨願往生。從現在身。盡未來際。常得親近。而供養也。欲重宣此願。而偈讚雲)。

(  極樂世界清淨土  無諸惡道及眾苦  願如老身病苦者  同生無量壽佛所)

唐李太白 讚序法門

(白蓮集雲。唐李白。字太白。作金泥畫西方淨土變相。並序雲。我佛金天之西日沒之所去。中華十萬億剎有極樂世界焉。彼國之佛身長六十萬億由旬。眉間白毫向右宛轉。如五須彌山。目光。清白。若四海水。端坐說法。湛然長存。沼明金沙。岸列珍樹。羅網彌覆。欄楯周帳。硨磲瑠璃為樓殿之飾玻瑪瓈瑙耀階砌之榮。皆諸佛所證。無虗言者。若已發願。求及發願。若已當生來及當生。精念七日必生其國。功德罔極。灼然難名。讚曰)。

(  向西日沒處  遙瞻大悲顏  目淨四海水  身光紫金山  勤金必往生  是故稱極樂  珠網珍寶樹  天花散香閣  圖畫了在眼  願託彼道場  以此功德海  冥佑為舟梁  八十億劫罪  如風掃輕霜  庶觀無量壽  長覩玉毫光)

東坡居士 偈頌法門

(白蓮集雲。東坡居士。蘇軾。字子瞻。讚阿彌陀頌曰)。

(  佛以大圓覺  充塞恒沙界  我以顛倒想  出沒生死中  雲何以一念  得往生淨土  我造無始業  本從一念生  既從一念生  還從一念滅  生滅滅盡處  則我與佛同  如投水海中  如風中鼓槖  雖有大聖智  亦不能分別  願我先父母  與一切眾生  在處為西方  所遇皆極樂  人人無量壽  無往亦無來)

楊無為子 序讚法門

(決疑集。無為子楊傑。字次公。作序雲。華嚴解脫長者雲。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是。知眾生注念。定見彌陀。彌陀來迎。極樂不遠。乃稱性實言。非權教也。淨土無欲池欲界也。其國地居非色界也。生有形相。非無色界也。一切眾生未寤正覺。處大夢中。六道升沈。未甞休止。諸天雖樂。報盡相衰。修羅方瞋。戰爭玄勝。傍生飛走。噉食相殘。鬼神幽陰。飢渴困逼。地獄長夜。痛苦號呼。得生人趣。固已為幸。然而生老病死眾苦縈纏。唯是淨方更無諸苦。蓮苞託質。無生苦也。寒暑不遷。無老苦也。壽命無量。無死苦也。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也。上善人聚。無怨憎會也。華裓香食。彌寶受用。無求不得。無窮苦也。觀照空寂。無蘊苦也。悲惠有情。欲生則生。不住寂滅。非二乘也。智照生死。則不退轉。非凡夫也。若生彼土。則無諸惱。不聞知者。固可哀憐。亦有善士。發三種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當超佛越祖淨土不足生也。二曰。處處皆淨土。西方不必生也。三曰。極樂聖域。我輩凡夫不能生也。夫行海無盡。普賢願見彌陀佛國雖空。維摩常修淨土。十方如來有廣舌之讚。十方菩薩有同徃之心。試自忖量。孰與諸聖。謂不足生者。何自欺哉。至如龍猛祖師也。楞伽經有預記之文。天親教宗也。無量論有求生之偈。彼皆上哲。精進往生。謂不必生者。何自慢哉。火車可滅。舟名不沈。現華報者。觀甚於張[旭-日+百]。十念而超勝處。入地獄者。莫速於雄俊。再甦而證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謂不能生者。何自棄哉。般舟三昧經雲。跋陀和菩薩諸問釋迦佛。未來眾生雲何得見十方諸佛。佛教令念阿彌陀佛。即見十方一切諸佛。又大寶積經雲。若他方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迴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淨土。何土可生。自欺自謾。自棄己靈。流入輪迴。是誰之咎)。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寶月光明佛  南無賢最佛  南無寶蓮華步佛  南無壞魔羅網獨步佛  南無師子吼力佛  南無悲精進佛  南無金寶光明佛  南無無量尊豐佛  南無無量尊離垢王佛  南無德首佛  南無無數精進興豐佛  南無無言勝佛  南無無愚豐佛  南無月英豐佛  南無無異光豐佛  南無逆空光明佛  南無最清淨無量幡佛  南無好諦住唯王佛  南無成就一切諸剎豐佛  南無淨慧德豐佛  南無淨輪幡佛  南無琉璃光最豐佛  南無寶德步佛  南無最清淨德寶佛  南無度寶光明塔佛  南無無量慚愧金最豐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孝祥狀元 序引法門

(狀元張待製。作龍舒淨土文序雲。阿彌陀佛如來。以大願力。攝受群品。繫念甚簡。證果甚速。或者疑之餘。甞為之言。阿彌陀佛即汝性是。極樂國土即汝心是。眾生背覺合塵。淪於七趣。立我與佛。天地懸隔。佛為是故。慈悲方便。開示悟入。現諸無量如幼三昧。莊嚴其國。備極華好。後以辯智而為演說。令諸眾生歡喜愛樂。於日用中能發一念。念彼如來。欲生其國。即此一念清淨堅固。還性所有。與佛無異。當念是時。不起於坐。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皆悉現前。如是修習。乃至純熟。幻身壞時。此性不壞。金蓮華臺由性種生。徃生其中。如歸吾廬。諸佛菩薩即我眷屬。性無異故。自相親愛。友人龍舒王虗中。端靜簡潔。博通群書。訓傳六經諸子數十萬言。一旦指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惟西方之歸。自是精進。唯佛是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趼千裏。以是教人。風雨寒暑。弗遑暇恤。間居曰課。千拜夜分。乃寢麵目。奕奕有光。望之者言。其淨土文。凡修習法門。與感驗章。著具有顛。末將求信道者。鋟木傳焉。委餘序其書。故為之題其端雲。虗中名日休。十月旦歷陽張孝祥序)。

龍舒虗中 淨土法門 店邸雨具 勸預求生

(龍舒淨土文略雲。譬如入大城中必先覔安下處。卻出幹事。柢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覔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又如春月遠行。先備雨具。驟雨忽至。則無淋滴狼狽之患。先備雨具者。修淨土之謂也。驟雨忽至者。大命將盡之謂也。無淋滴狼狽之患者。不至沈論惡趣受諸苦惱之謂也。且先覔安下處者。不害其幹事。先備雨具者。不害其行遠塗。是修淨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務人。何為而不修乎。予一相識。平生多殺魚之罪。晚年得疾。有似中風。予憐其罪惡疾苦。乃徃見之。勸念彌陀。堅不肯念。但與予說雜話。豈非為惡業所障疾病所昏。已不能迴。心念。善閉眼之後。將奈之何。故修此者。宜急早迴首也。世間晝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不可隱者。若曰生必有死。人乃諱之。不肯說出。何大蔽也。蓋不知所謂我者初不曾死。唯業緣盡而去年。故不可不修淨土以求蓮華中生。而受清虗之身無極之壽。以脫一切生死苦惱也)。

佛示阿難 勸凡求生

(龍舒雲。大阿彌陀經。釋迦佛。一日容顏異常。侍者阿難恠而問之。佛言。善哉所問者。勝於供養一天下聲聞緣覺及布施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雖至累劫。猶百千萬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以此觀之。是釋迦佛初欲說阿彌陀佛之時。其存於心。而形於色者。已異於平日。則阿彌陀佛所以感諸佛者。固以非常。況於感一切眾生者乎。及阿難問而告之。則為諸天帝王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是上自諸天。下至蠕動。皆同在三界之內。故不出輪迴。是以未為得度脫者。阿彌陀大願力無所不度。故皆度脫之也。觀其初發願偈雲。我至成佛時。名聲超十方。人天忻得聞。俱來生我剎。地獄鬼畜生。亦生我剎中。是則凡在三界。六道輪迴之內者。無所不度。是以此經雲。阿彌陀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又在十方世界。教化無央數。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大+而]動之數。莫不得過度解脫者。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蝡-大+而]動謂微細蛆蟲也。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是其所以廣度眾生。無有窮極。而人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無足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