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教比證第三
(夫引教比證者。集佛祖語要。採諸子文章。削去繁蕪。撮其精粹。一言捷徑便出輪迴。六字法門直超生死。依憑聖教。方免沈淪耳)。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前已決疑生信。釋然氷泮。今復引教比證。拂遣餘惑。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積惡如恒沙。造罪滿大地。捨身與受身。不覺亦不知。如是種種罪垢。因緣無量無邊。今日發露。願乞除滅。水懺略雲。先當興五種心。以為方便。然後此罪乃可得滅。何等為五。一者慚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怨親平等。五者觀罪性空。第一慚愧者。自思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而今世尊成佛以來。已經爾所塵沙劫數。我等相與躭染六塵。輪迴生死。無有出期。此實世間可慚可愧。第二恐怖者。既是凡夫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以是因緣。命終之後。當墮地獄畜生餓鬼三塗惡道。受無量苦。如是實為可恐可怖。第三厭離者。相與常觀。生死之中。猶如車輪。生老病死八苦交前。無時暫息。此身眾苦所集。一切皆是不淨。何有智者。當樂此身生死。既有種種惡法。甚可厭離。第四怨親平等者。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彼我想。何以爾者。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以分別故。起諸憎愛。因違順緣。造諸惡業。惡業成熟。故得苦果。他以怨來。己須親應。於含毒者。報之以恩。應作是觀。我昔惱君。君今怒我。我之宿罪。縱使殺身。亦合甘心。而況怒耶。假饒前世無罪。今輙怨憎。橫見欺陵。應當思忖。彼有智者。欲令成就忍波羅蜜。是我思師。雲何遭遇。但應仰報。豈敢懷違。若無智者。乃是悲田。如母聞子返罵之時。母轉歡心。但更撫摩。曾無慍色。湣其癡小。唯與深恩。今亦如斯。彼蓋煩惱內攻迷體。密使性未狂。歇力不自由。以此悲心。但垂拔救。豈合念咎。思以為讐。若起違心。與癡何異。人欲強者。推以為強。人欲高者。推以為高。豈有違順憎愛於其間哉。怨親平等矣。第五觀罪性空者。無有體相。從因緣生。顛倒而有。既從因緣而生。則從因緣而滅。從因緣而生者。狎近惡友。造作不善。從因緣而滅者。即是今日洗心懺悔。是故經言。此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故知此罪本從空生。六根本淨。四大元空。物我皆亡。將何為苦。欲除妄本。須見靈源。故了性空。是真滅罪。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於今日。乃至往生。觀罪性空。悉無障礙。相與誌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自在王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二十五俱胝佛 南無南方現在一切諸佛 南無日月光佛 南無名稱光佛 南無大光蘊佛 南無迷盧光佛 南無無邊精進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南方。廣舌稱讚佛土功德攝受法門。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各各誌誠。善攝心聽。古今佛祖勸修西方無盡法門。
釋迦教主 偏讚法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賢護經雲。假使有人以七寶滿十方微塵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復以衣服飲食四事供養一切眾生。皆令得至阿羅漢果。其福多不。賢護白言。世尊。其福甚多。佛告賢護。不如有人勸令稱念一聲阿彌陀佛功德。即過於彼。勸他既爾。何況自念。一聲尚爾。何況多耶。又陀羅尼集經雲。若四部眾將持七寶滿世界中布施十方一切諸佛。不如有人以一錢一香一華好心供養阿彌陀佛。作此功德者。一切諸佛及諸菩薩金剛天等皆悉歡喜。死生阿彌陀佛國。若人然燈供養阿彌陀佛。命終生彼佛國。即得天眼。徹見十方一切世界。陀羅尼集經雲。若轉輪王十萬歲中滿四天下七寶布施十方諸佛。不如有人一彈指頃坐禪以平等心憐湣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功德。死生彼國。救阿難焰口陀羅尼經雲。諸佛子等若聞阿彌陀如來名號。能令汝等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蓮華化生。得不退地。藥師經雲。若淨信男女有能受持八方齋戒。或經一年。或經三月。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未定者。若能聞我藥師瑠瑠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西方極樂世界寶蓮華中自然化生。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梵天佛 南無不退轉輪成首佛 南無大興光王佛 南無法種尊佛 南無日月燈明佛 南無須彌佛 南無大須彌佛 南無超出須彌佛 南無香像佛 南無圍遶香熏佛 南無淨光佛 南無香自在王佛 南無大集佛 南無香光明佛 南無大光佛 南無無量光明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南無佛陀 南無達摩 南無僧伽
又復歸依如是西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馬鳴論主 起信法門
大乘起信論雲。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開光明佛 南無月燈光佛 南無月光佛 南無日月光明佛 南無火光明佛 南無集音佛 南無最威儀佛 南無光明尊佛 南無蓮華軍佛 南無蓮華響佛 南無多寶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師子音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金剛踴躍佛 南無度一切禪絕眾疑佛 南無寶大侍從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地力持勇佛 南無最踴躍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坦淵記主 甘露法門
甘露疏記第一雲。念佛求生淨土者。與初心汎修餘善者。優劣不同。汎修餘善者。唯依自力。要經多劫修行不退。方獲聖果。則甚為難。念佛求生淨土者。依阿彌陀佛願力。攝持不捨。則少有退墮。甚為易也。譬如二人皆欲渡海往詣寶山。一人則種植樹木。待以為船欲使樹成。甚為久遠。多諸障難。不能得渡。自力汎修餘善者。亦復如是。一人則於海岸上。遇大商主有大船舶。以柔軟語。告大商主。憐湣聽許。即時登船。不歷久遠。得至寶所。依阿彌陀願力。攝持念佛。求生淨土者。亦復如是。又雲。從昔無量劫來。常受苦惱。一一眾生。一劫之中。所積身骨。如王舍城毗富樓山。所飲乳汁。如四大海水。身所出血。多四大海水。父母等命終。哭泣所出目淚。多四海水。沈生曠劫。不遇覺王。且佛出中天舍衛。三億人不見不聞。震旦一方不知不覺。三塗八難障重難逢。諸佛希出世。處難無緣值。雖生不值佛。而慶遇此經。
慈覺長老 語錄法門
(勸化文雲。蓋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須託淨緣。以為增上。何則娑婆國土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極樂世界彼二上人親為勝友。娑婆國土諸魔竟作惱亂行人。極樂世界大光明中。決無魔事。娑婆國土邪聲雜亂。女色妖婬。極樂世界水鳥樹林。鹹宣妙法。正報清淨。無實女人。然則修行緣具無。若西方淺信之人。橫生疑謗。竊甞論之。此方之人無不厭俗舍之喧煩。慕蘭若之寂靜。故有捨家出家。則殷勤讚歎。而娑婆眾苦何止俗舍之喧煩。極樂優遊豈直蘭若之寂靜。知出家為美。而不願往生。其惑一也。萬裏辛勤。遠求知識者。蓋以發明大事。決擇死生。而彌陀世尊色心業勝。願力弘深。一演圓音。無不明契。願參知識。而不欲見佛。其惑二也。叢林廣眾皆樂棲遲。少眾道場不欲依附。而極樂世界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欲親近叢林。而不慕清淨海眾。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壽不過百歲。而童癡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薩猶昏隔陰。聲聞尚昧出胎。則尺璧寸陰。十喪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謂寒心。西方之人。壽命無量。一託蓮苞。更無死苦。相續無間。直至菩提。所以便獲阿惟越致。佛階決定。可期流轉。娑婆促景。迷於淨土長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證無生。在欲無欲。居塵不塵。方能興無緣慈。運同體悲。迴入塵勞。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或與少善相應。便為逈出四流。高超十地。抵訶淨土。耽戀娑婆。掩目歸空。宛然流浪。並肩牛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擬比大權菩薩。其惑五也。故經雲。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則不信諸佛誠言。不願往生淨土。豈不甚迷哉。古德雲。念佛一門有七種勝。一詞少易行勝。二念緣佛境勝。三離難獲安勝。四稱名滅罪勝。五持念獲福勝。六果感見佛勝。七親迎往生勝。彌陀十勝。一能滿所求勝。二親迎往生勝。三蒙光超世勝。四聞名得法勝。五聞名轉質勝。六聞名修敬勝。七聞名證果勝。八聞名受生勝。九聞名具德勝。十聞名不退勝。淨土十勝。一生值三寶勝。二速得勝法勝。三生得身相勝。四無惡唯善勝。五無苦純樂勝。六所須隨念勝。七壽命長遠勝。八修行不退勝。九國非界繫勝。十國土莊嚴勝。往生十勝。一經說易生勝。二時但少修勝。三聖眾護念勝。四光明攝受勝。五乘佛願力勝。六化主親迎勝。七諸佛證明勝。八能滅眾罪勝。九眾經共讚勝。十法滅獨行勝。又往生十易。一信解發心得生易。二隨修少善得生易。三凡修一觀得生易。四慈光願攝得生易。五諸教讚勸得生易。六諸佛讚勸得生易。七眾聖加護得生易。八二聖化攝得生易。九念滅眾罪得生易。十臨終聖迎得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