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女梁氏 目明往生

(徃生傳雲。唐清信女。梁氏。括州人也。宿殃所鍾。雙目無見。遇僧勸令念佛。一聞教誨。係心相續。三年之後。兩目洞開。無復纖翳。所患既痊。勤苦彌切。至貞觀三年二月中。不豫。自知報盡。臨終之時。合村共見阿彌陀佛與諸大士幡華降迎。遂終於世)。

溫文靜妻 辭親往生

(徃生傳雲。唐並州晉陽縣溫文靜妻。先患半身不遂。寢臥床枕。其夫告曰。終朝臥地。何不念佛。其妻問曰。念何佛。夫曰。念阿彌陀佛。妻奉教而念。二年之中。精誌不絕。罪障消殄。彼佛現前。金光洞徹。備覩聖妙之事。於是極懷悲愧。謝其夫曰。長病多時。惱亂不少。蒙教念佛。感應殊異。後日報終。當徃生彼國。請告父母兄弟諸親。設齋取別。文靜初未信之。試集親賓。一依請請。齋訖。信女辭曰。今隨佛後。徃生西方。惟願父母親屬。勤心念佛。於後生來。念佛一門功德不可思議。言罷。即正坐西向。自稱佛號。舉家齊念。見佛來迎。寂然而終)。

姚範行婆 佛候往生

(徃生傳雲。姚行婆。上都人。貞觀年中。因範行婆勸念阿彌陀佛。臨終時見佛來迎。乃曰。未與範行娑別。請佛暫駐相待。佛處。虗空。候範行婆至。手執香爐。奄然而逝)。

世子童女 勸母往生

(法苑珠林雲。童安。宋朝魏世子。梁郡人。父子三人俱修西方。唯妻不修。安年十四死。後七日。卻迴啟母曰。兒徃西方。父兄及己。已有蓮華。後當化生。唯母獨無。兒今暫歸相報。至後母依兒教。曰念彌陀。四人盡得徃生安養矣)。

今日大眾如上所說。女眾往生。今為女眾。當自念雲。據佛所言。欲心重者受婦女身。已非善業。若不自省。更加嫉妬。貪欲業緣轉深。果報可畏。若能迴心懺悔。絕其非念。仁慈以待婢妾。溫和以禮上下。常念阿彌陀佛。定生極樂世界。若轉化親戚及婢妾。其福報無窮。必上品生。相與誌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又復歸依十方盡虗空界無量形像優填王金像。栴檀像。阿育王銅像。吳中石像。師子國王像。諸國土中七寶像。真珠像。摩尼寶像。紫磨上色閻浮檀金像。

又復歸依十方如來一切髮塔。齒塔。牙塔。爪塔。頂骨塔。一切身中諸舍利塔。袈裟塔。匙鉢塔。澡缾塔。錫杖塔。如是等為佛事者。

又復歸依諸佛生處塔。得道塔。轉法輪塔。般涅槃塔。多寶佛塔。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天上塔。人間塔。龍王宮中一切寶塔。

又復。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賢聖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犯戒雄俊 暴亡往生

(徃生徵驗傳雲。唐釋雄俊。城都人。善講說。無戒行。所得施利。非法而用。又曾還俗。入軍營殺戮。逃難再入僧中。大曆年中。忽死。見閻羅王。判入地獄。俊高聲曰。雄俊若入地獄。三世諸佛即成妄語。觀經雲。下品生者。造五逆罪。臨終十念。尚得徃生。俊雖造罪。不作五逆。若論念佛。不知其數。言訖徃生西方。乘臺而去)。

販鷄鍾馗 念佛往生

(徃生傳雲。張鍾馗。同洲人。販雞為業。永徽元年臨終。見宅南群雞集。忽見一人著緋皂。幘駈雞唱言。啄啄。其雞四交。上啄兩眼。出血在牀。至苦時。值普光寺僧導令。鋪聖像。念阿彌陀佛。忽聞異香。奄然而逝)。

屠牛善和 十念往生

(徃生傳雲。唐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頭作人言。雲汝殺我。善和大恐。告妻雲。急請僧來救我。僧至雲。十六觀經說。若人臨終。地獄相現。誌心十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徃生淨土。善和不暇取香爐。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撚香。麵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乃雲。我見阿彌陀佛從西而來。與我寶座。言訖而終)。

冤鬼仲舉 急念往生

(龍舒文雲。仲舉。姓陳。又名仙龍。舒郡望江人也。甞妄殺人。後見鬼現仙。畏懼急急。念阿彌陀佛。鬼不敢近。仲舉念佛不已。鬼遂不現。後常念佛。臨終坐化。後半年。附本家孫女名妙光雲。我因念彌陀。已生極樂世界。舉動言語。一如平生。親戚相知。皆來看至。兩三日。家人雲。惜乎你在生時。不曾傳得。喜神供養。仲舉遂現。儼然如平生。唯麵帶少顏。蓋西方長生不老。其頭如佛之螺髻。望江人周憲叔。於王日休處。言之)。

瘤病吳瓊 一聲往生

(又臨安府仁和吳瓊。先為僧。後還俗。前後兩娶。生二子。屠沽無所不為。常與人作廚。子每殺雞鴨等物命以手持起叨雲。阿彌陀佛子好脫此身去。遂殺之。連稱佛數聲。每切肉時。一麵切肉。一麵念阿彌陀佛。常念不輟。教村中人。念經修懺。及勸人念阿彌陀佛。後眼上生瘤。如雞子大。乃憂怖。造一草庵。分散其妻子。晝夜念佛修懺。紹興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雲。瓊來戌時去也。人皆笑之。將用椀鉢鍋子盡與人。次日晚。報諸道友。行婆雲。瓊去時將至盡來。與瓊高聲念佛。相助將布衫。當酒飲了。即寫頌雲。似酒皆空。問甚禪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風。端坐合掌。念佛叨一聲。佛來即化去)。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造惡行兇。冤業病苦。亦得往生。勸罪惡人。當自念雲。我平生罪惡既多。一旦暝目之後。將如之何。須急懺悔迴心。念阿彌陀佛。發大願雲。願我見佛。得道之後。盡度從生。以來所害眾生。皆生淨土。相與誌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華日佛  南無軍力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仁愛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梵王佛  南無量明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堅步佛  南無不虗見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善守佛  南無歡喜佛  南無不退佛  南無師子相佛  南無勝知佛  南無法氏佛  南無喜王佛  南無妙禦佛  南無愛作佛  南無德臂佛  南無香象佛  南無觀視佛  南無雲音佛  南無善思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往生傳中所說人等。已離穢土。俱趣淨方。孕七寶池。捨脆胎苦。不歷三祗。便成佛道。今欲速超生死。得涅槃常樂。無出往生一門矣。

(音隣)。

(音貝)。

(伊入切)。

(音蟻)。

[(止/示)*頁]

(餘頃切)。

(牀史切)。

施牀

(上式支切設也)。

(音緣)。

(音邑)。

(音樣)。

(音塔)。

(昌約切)。

(音貪取也)。

(音悟)。

(之隴切)。

(五剛切)。

(音園)。

姑卒

(下子律切)。

(於六切)。

(音鬘)。

(音儒)。

(音剃)。

(為支切)。

(許其切)。

(扶九切)。

(音螢)。

(於其切)。

(音熏)。

(苦角切)。

(章庶切)。

(悲幽切)。

(音閤)。

(音利)。

(音烏)。

(音[(白-日+田)/廾])。

(於計切)。

(音赴)。

(音五)。

(音尺)。

(於為切)。

(秦醉切)。

(於敏切)。

(音盂)。

(音樣)。

衣掃

(上去著也)。

(於放切)。

(音舛)。

(居縛切)。

(匹莧切)。

(音稅)。

(方負切)。

(古活切)。

係心

(上音計)。

(音注)。

(音六)。

(音責)。

(呼煙切)。

(音溜)。

(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