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黨史著述中的十個關係(1 / 2)

這裏指的是黨史教科書或黨史通史這類著述中的幾個關係問題。一共十個關係。

第一個關係:站在黨的立場上寫曆史和站在科學的立場上寫曆史的統一。站在黨的立場,就是要做到三個遵循:遵循黨的基本理論、遵循黨的決議、遵循曆史事實,把這三者統一起來。如前所述,黨的立場和尊重曆史事實、追求曆史真理的科學的立場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

第二個關係:按照曆史原貌寫曆史和站在時代高度寫曆史的統一。曆史原貌即曆史當時是如何發生的,當時創造曆史的人們是如何判斷和分析情況,作出了怎樣的決策,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要讓後人了解前人。但是,我們今天是在幾十年以後來寫曆史,現在從《曆史決議》和《鄧小平文選》第二和第三卷的論述來看建國以來的曆史,同當時看曆史相比,當然要有新的時代高度。站在新的曆史高度寫過去的曆史,不是按現在的觀點任意改寫當時的曆史原貌,而是對曆史原貌和曆史發展的脈絡有更清楚的理解和更深刻的領悟。

第三個關係:寫黨的曆史和寫人民的曆史、國家的曆史的統一。黨史與國史根本上說是一回事。因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黨的主要任務就是領導人民為建立新國家而奮鬥。黨的曆史,要寫出人民的創造曆史的活動,不能把黨的曆史寫成僅僅是黨中央會議和文件的曆史,僅僅是領導人講話和活動的曆史。

第四個關係:寫黨領導人民進行政治鬥爭的曆史和寫黨領導人民進行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曆史的統一。固然,我們黨在若幹時候是把政治鬥爭推到曆史的前台,關注點集中在政治鬥爭上,但是,廣大黨組織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經濟建設、文化建設,一直是基本的實踐活動、曆史活動,這方麵一定要寫充分。當然它不像政治鬥爭那麼集中,所以寫起來就不大容易。但是,研究黨史不能僅限於政治鬥爭。應該把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各個方麵都寫充分,要把工業化、現代化整個進程寫充分,因為那是許多人參加的英勇奮鬥的曆史。

第五個關係:概括史學界已有成果基礎上寫曆史和力求有新的發現、新的論述寫曆史的統一。曆史學界是一個整體,一個機構幾個人關起門來寫曆史,也可能有一得之見,但是不可能在總體上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一定要把黨史界已經取得的成果作為前進的基礎,時刻關心已有的研究成果,從材料的發掘到理論的探索等許多方麵都需要了解。同時,僅僅是概括人家的成果,而沒有自己新的材料的發掘,新的理論的探索,水平也不能提高。

第六個關係:用廣角鏡頭去寫曆史與用特寫鏡頭寫曆史的統一。廣角鏡頭可以看出全貌來,特寫鏡頭就集中在一件事、一個人、一個情節上。兩者結合,才能有概括性和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