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3)(2 / 3)

神秘、傳奇、貴重的鬆露

有一種菌類食材,與任意食物搭配都能達到“惹味”的效果,傳說拿破侖吃了這種珍饈後,還“一舉得子”。但它的價格比黃金還要貴,你可能會疑惑:同是菌類,草菇、香菇不也很好吃嗎?而且價格也不貴。它憑什麼那麼貴呢?

這種菌類食材叫做鬆露,它是一種生長在地底下的蕈菇,它的味道有點像蒜頭和麝香。早在一千多年前,人們就開始食用鬆露了。但有一種奇怪的現象是:和鬆露共生的植物有枯萎或燒焦的現象。因此,在中世紀,鬆露一度被人們看做是魔鬼的化身,長達千年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直到14世紀法國教皇才又開啟吃黑鬆露的風潮。曾經,鬆露的產量並不低,但後來因為環境的改變,黑鬆露的產量迅速減少。現在鬆露已經成了一種奢靡的食材,它的價格比黃金還要貴。

采鬆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獵鬆露,也就是帶著經過專門訓練的鬆露獵狗,去橡樹林去尋找生長在地底下的鬆露。據說,古時候,人們也用過母豬找鬆露。母豬總能很容易找到鬆露,因為鬆露中含有讓母豬興奮的物質。不過,當母豬聞到鬆露氣味時,會發狂似的將土裏的鬆露挖出來一口吃掉。因此現在獵人大都訓練母狗來獵鬆露。有趣的是,鬆露獵犬還會把這看家本領傳承給它的孩子。

法國普羅旺斯的鬆露交易市場也頗有意思。交易市場裏通常充斥著一種詭異的氣氛,滿街的人神秘地交頭接耳,所有的鬆露交易都隱蔽地進行。

調出來的咖喱美味

咖喱不僅能調出美味佳肴,還能增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消除體內毒素。咖喱還是種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呢!

咖喱其實是一種調出來的香料結晶體。印度是咖喱的來源國,印度之所以能在香料方麵有如此大的成就,與它那潮熱的天氣有一定的關係。天氣炎熱,不僅讓人的食欲大減,也讓食物更容易變質。以香料配入食物,既能增加食物色香味,又能促進胃液分秘,令人食欲大增,還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於是適合印度天氣的咖喱應運而生了。

印度人用香料組成咖喱的靈感,恐怕是源於印度最初的肉食——以膻味極濃的羊肉為主,隻用一種香料並不能去其膻味,因此便用多種幹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調,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便是坦米爾“卡利”(Curry)咖喱的來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辛料製成的醬汁”,但音譯過來後,我們習慣上稱其為“咖喱”。

曆史久遠的麵包

千萬不要以為麵包是近代才出現的,如果你看過很多古埃及壁畫的話,你就會發現,在遙遠的古埃及時代,聰明的人們已經會做麵包了!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埃及人將麵粉用水和鹽混合在一起做麵團,並不是發酵麵包。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個人將和好的麵團放在太陽下忘了拿回來。當他回去取時,麵團已經發起來了。由此人們受到啟發便在爐子上烘烤出鬆軟的麵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麵包。古埃及的麵包師最初是用酸麵團發酵,後來改進為使用經過培養的酵母。

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希伯來人大遷徙,並將製作麵包的技術傳到了其他國家。後來,猶太人每逢“逾越節”時,便會製作出一種叫做“馬佐(matzo)”的膨脹餅狀麵包,以紀念猶太人從埃及出走。

在一段非常漫長的歲月裏,白麵包是上層權貴們的奢侈品,普通大眾隻能吃黑麵包。直到19世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小麥品種的改良,人們才得以吃上白麵包。

意大利餐桌上的珍寶“比薩餅”

比薩是一種混合不同香料、番茄及芝士烘焙而成的美味食品。它是意大利人最愛吃的食物,還被稱為“意大利餐桌上的珍寶”。這麼美味的食物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