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家庭的影響而產生的狹隘心理。中學生有狹隘的心理大多數和家庭的不良因素有關係。父母的心胸狹隘及不良的為人處事的方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子女;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對子女的溺愛都極易讓子女形成任性、驕傲、利己的不良品質。使你們受點委屈就會耿耿於懷,對那些異己的人不願容納和接受。
2.沒有寬闊的思想而產生的狹隘心理。中學生由於年齡小,缺乏與社會的接觸機會,由於沒有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當你們遇到問題時,容易把事情想得過於困難和複雜,由於看問題的絕對化和極端化,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又不懂得向成年人求助而固執己見,聽不進別人給予的觀點和意見,稍不如意就在情緒上就出現衝動和莽撞行為。有的中學生還把攻擊對象指向自己,因此,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暴躁、敵對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出現自傷的行為,最終導致傷人又害己。
3.不良的行為影響而產生的狹隘心理。有狹隘心理的中學生隻把目光投向自己,你們有唯我獨尊、固執己見的態度,做任何事情都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因此,在交往過程中極力排斥“異己”,結果孤苦伶仃的一個朋友也沒有。心胸狹隘的人在心裏容不下超過自己能力的人,你們隻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追求少數朋友間的“哥們義氣”,結果因為交際圈子小,出現孤獨、寂寞和空虛的困擾,最終形成不良的心胸狹隘心理。
4.長時間的生存封閉的環境。每個人的心理都是對客觀現實動力的反映,然而,人的性格和品格都是由生存環境相互影響的結果。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人與環境的交流越多,那麼他的開放心理就越大,心胸就越開闊;如果一個人生活在封閉、抑鬱的環境中,那麼,他和環境的交流就會越少,久而久之,思想和胸懷就會產生狹隘。
中學生如何克服狹隘的心理
1.中學生應加強自身的人生觀。生活在這個世上,我們就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潛能,為社會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給別人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中學生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些,可能你一時的得不到利益,但是,你所做的一切對整體和全局有利,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接納和認同。有狹隘心理的中學生要拋開“自我中心”,走出那個狹小的交際圈子,做任何事都不斤斤計較,一個人隻有“心底無私”才能“天地寬”。
2.給自己定一個積極的生活目標。卡耐基說:“在生命中選擇一個明確的主要目標,有著心理上及經濟上的兩個理由。”中學生要為自己定一個積極向上的目標,把眼光放遠一些,譬如:你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想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更高的分數。那麼,首先你就必須為自己確立一個你所向往的明確目標,不要含糊其辭。這樣你有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狹隘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3.增強自身的集體榮譽感,中學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與別人相處要熱情、直率,要善於團結友愛、相互幫助,要真正地溶入到大集體中。經過彼此間的了解和溝通,你會更透徹地了解自己,開闊心胸、積極快樂地麵對每一天。
4.要勇敢地麵對困難和挫折。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會遇到很多艱難和挫折,痛哭流涕是在所難免,但是焦急和憂愁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對自身的健康也不利。因此,中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要學會積極地麵對困難,冷靜地分析其中的原由,根據實際情況找出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你就會在行動中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狹隘心理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5.開闊視野,豐富課餘生活。當你休閑時,走出校園或家庭,投入到大自然中擁抱一下清新的空氣。如果你沒有時間,你可以在學校多參加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來拓寬一下自己的興趣,讓自己時刻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陶冶情操,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減少心中的壓力,從而消除狹隘心理。
6.正確處理人際關係。“關門造車”是蠢人才會幹的事情,中學生必須學會融“小我”於“大我”之中,自古以來就有“強中自有強中手”的說法。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不願結交意見相歧或強於自己的人,那你永遠隻能在你的小圈子中徘徊。隻有熱情、坦率地交友,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使自己發展進步,也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他人,開闊心胸。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和諧相處。中學生時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這一時期,中學生要學會心胸適當地放寬敞些,努力地保持自己的美好的一麵,而不應該去讓狹隘之心在自己的心中滋長,那樣對自己的人際交往也是極為不利的。
6.學會換位思考
一位智者說過:“把自己當作別人,把別人當作自己;把別人當作別人,把自己當作自己。”這句話告訴人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沒有換位思考,等待你的極有可能是失敗、痛苦、沮喪、淚水,甚至於無底的深淵;如果你換位思考,迎接你的極有可能是勝利、輕鬆、希望、微笑、支持,甚至是至尊的榮耀。不誇大的說,天地之差,生死之別,尊卑之成因,好壞之緣由,可能僅僅是由於換位與否。
中學生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征:你們一方麵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老師方麵,這一心理特征表現得尤為突出。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或衡量別人,要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就可以減少矛盾和摩擦,因而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有一次,愛默生與他的兒子欲將一頭牛牽回牛棚,兩人一前一後使盡所有力氣,牛就是不進去。這時,家中的女傭正好走過來了,她看見兩個大男人滿頭大汗,於是便上前幫忙。她僅拿了一些草讓牛悠閑的嚼食,並一路喂著它,就這樣很順利地就將牛引進了欄裏。兩個大男人頓時目瞪口呆。
其實,不同的人,內心世界肯定是不同的,而人的內心世界並不是絕對“秘不示人”。與他人交往中,如果我們能站在他人立場來考慮問題,就能很容易了解對方的心理。隻有更多地了解對方的心理,在說話處事時對方才會樂意接受你的觀點,引起彼此的共鳴。
換位思考,深入人心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由於人們在個性、價值觀、生活經曆等方麵存在差異,所以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衝突,磕磕碰碰。
中學生更是如此,遇到一點點小事,就因為別人的觀點和自己的不同就認為別人的觀點是錯誤的,自己才是對的,很顯然這種想法是這是不可取的。就像螃蟹和烏龜在一起扯皮一樣,一個說橫著走才是對的,一個說直著走才正確,如果兩都堅持自己的觀點,那麼他們倆將永遠也扯不清。如果螃蟹能夠站在烏龜的立場上想想,就會很明白,烏龜從來都是直來直往的,並不像他們螃蟹橫行於世,這樣也就理解了烏龜的不橫走的難處,兩者也就不會永無止息地爭下去了。
換位思考是理解別人的想法、感受,從對方的立場來看事情。但是不幸的是,許多人的換位思考卻缺少了這一個要素。他們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別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場上去想別人“應該”有什麼想法和感受。這種換位思考並不是真的換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義來了解別人的想法及感受,這並非真正地為別人著想,因為它忽略了“對方”真正的想法及感受。這種做法缺乏了尊重,尊重別人的責任,尊重別人的能力,尊重別人的自主權。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別忘了換個位置思考,多一份理解與寬容。
俗話說,釣魚要用魚喜歡吃的東西,而不是人喜歡吃的東西。不是你以為別人什麼樣,別人就是什麼樣的。所以,當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盡量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當你站在別人立場上考慮問題的時候,你說的話就能深入人心,你這個人也就更容易被大家所認可。
生活中,當我們說某些人有仁愛之心的時候,其實就是指他們總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看待別人的時候能夠很容易地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其實,當我們為人處事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場上考慮的時候,不僅利人,而且利已。
學會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具備了這點,他便能使自己快樂,也同時使別人快樂。對於能換位思考的人來說,每天都是美的,每個人都是友好的,透過屏窗望到的是茫茫草原上白雲朵朵,萬綠從中紅花點點鑲嵌之美景;而對於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來說,每天都是最最痛苦的煎熬,每個人都會對別人冷眼旁觀。佇立江邊,看到的隻是蒼茫的海麵上浮著片片白骨,以及那遠處沙島寸草不生之荒涼。
因此,中學生要學會通過有效溝通,讓同學之間懂得尊重對方並且相互信任,彼此向對方靠攏,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不要出現“螃蟹和烏龜”現象。如果不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就無法體會別人的難處、別人的感受,就不能使人際關係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境界。
換位思考,利人利己
一個小天使,他不明白為什麼天堂裏的人要比地獄裏的人過得幸福快樂,於是就去問上帝。上帝沒有說什麼,隻是先帶著他來到了一個黑暗恐怖的地方,那裏的人,一個個看起來都很凶惡,而且哭聲喊聲不斷,那裏就是地獄。在地獄裏,有一個大鍋,鍋裏放著很多勺子,隻是這些勺子的勺柄都特別長,一個人用這個勺子根本無法喂到自己的嘴裏。所以,小天使看到這裏的人一個個都餓得瘦骨嶙峋。
然後,上帝又帶著小天使來到了另一個地方,在這個地方,人們都是紅光滿麵,一副快樂開心的樣子。這時,上帝對小天使說:“這裏就是天堂了。”小天使發現,這裏有著跟地獄裏一樣的大鍋和長柄勺,隻是這裏人都用勺子喂別人吃,他們就這樣你喂我,我喂他,圍成了一個大圈;結果最後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小天使恍然大悟。
地獄裏的每個人都隻為自己著想,最後誰也吃不到食物;而天堂裏的人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結果最後也兼顧了自己。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很多的矛盾、問題之所以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當我們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場考慮問題的時候,收獲無疑是豐盛的。
作為中學生,如果你想讓別人的看法有所改變,而不傷害感情或引起憎恨,那就試著從他人的觀點來看待事情。這樣你不僅能減少磨擦和困難,還能得到友誼。因為別人之所以那麼想,一定是有某種原因的。查出那個隱藏的原因,你就等於有詮釋他的行為、他的個性的理由。這時如果你對自己說:“如果我處在他的情況下,我會有什麼感覺,有什麼反應?”那你就會節省不少時間並減少苦惱。
換位思考的結果是雙贏。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簡單的;而簡單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簡單。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彼此共同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機製。身為一名中學生,你肯定也有被“冒犯”或者被“誤解”的時候,如果此時你能深入體察對方的內心世界,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驗和思考問題,那麼,你就能夠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進一步增進彼此的友誼。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學會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如果具備了這點,他便能使自己快樂,也同時使別人快樂。對於能換位思考的人來說,每天都是美的,每個人都是友好的,透過屏窗望到的是茫茫草原上白雲朵朵,萬綠從中紅花點點鑲嵌之美景;而對於不懂得換位思考的人來說,每天都是最最痛苦的煎熬,每個人都會對別人冷眼旁觀。佇立江邊,看到的隻是蒼茫的海麵上浮著片片白骨,以及那遠處沙島寸草不生之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