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決勝紅海,贏得明天

走過2008年,很多人感慨於這一年我國所遭受的坎坷與磨難,感動於我國所贏得的鮮花與掌聲。回顧2008,我們恐懼過、痛苦過,感動過、自信過,我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年給炎黃子孫帶來的不尋常記憶。

然而,世道並不太平,危機也未遠離,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仍在困擾我國眾多企業,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為了生存,他們選擇了裁員、減產、抱團過冬……希望通過這些方式在這場經濟海嘯中幸存下來,但是,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目前所麵臨的困境,唯一能讓它們“轉危為安”的選擇是轉型和升級!

能源供應緊張,市場不斷萎縮,綜合成本上升……這些都使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存壓力陡增,企業若不抓緊時間進行改革,就隻有死路一條。俗話說:“沒有經濟不景氣,隻有企業不爭氣。”企業要想在生死轉型上有一個飛躍式的突破,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外,最主要的還是要加強自身管理,提高生存能力,從根本上實現轉型和升級,為企業應對各種危機上一個長期的保險。

那麼,我國中小企業究竟該如何實現轉型和升級呢?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核心元素無非是那麼幾個:戰略、資金、商業模式、營銷、資源、產業鏈、創新、流程、成本控製、效能以及企業文化。這幾樣核心要素做好了,企業的成功升級和轉型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商業模式為例,它說白了就是企業通過什麼途徑或者方法來賺錢,比如說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賺錢,食品公司通過賣食品賺錢,服裝公司通過賣衣服賺錢等。隻要有賺錢的地方,就有商業模式的存在。隨著競爭者的增多,行業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空間卻在逐漸萎縮,企業隻有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與轉型,才能在殘酷的紅海競爭中生存下來。百度、當當等企業就是依靠引進新的商業模式,從而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存活下來並獲得快速發展。

有些企業家說,他們的商業模式很好。但我們看他們的商業計劃書時,看到的卻隻是一個商業創意。這些企業家還沒有完全弄清商業創意和商業模式的區別所在。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肯定是要有一個好的商業創意,但商業模式是一個包括客戶價值創新、收入模式、組織架構的係統,商業模式的創新意味著整個企業的改革。唯有如此,企業才可能持續贏利。

此外,企業管理者還可以從現金流、成本控製等方麵著手,提升企業硬實力,打造企業的文化軟實力,軟硬兼具,將企業由外及裏地武裝起來,渡過危機。

麵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震痛,轉型與升級即使不是企業目前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如何進行轉型和選擇,卻是企業管理者需要慎重思考的。本書結合我國具體國情,從我國企業當前所麵臨的狀況入手,深入淺出地分析企業在轉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並給出相應的建議供管理者參考。這並不是讓企業管理者照本宣科地去執行,而是希望在理論和實踐上幫助他們認清現階段的形勢與困境,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轉型和升級,早日迎來春花爛漫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