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別去惹上司身邊的“紅人”(1 / 1)

幾乎所有的上班族都有過這樣的牢騷和困惑:瞧××那小子,典型一個“哈巴狗”,見了上司那副點頭哈腰的醜態,實在讓人看不慣,可這樣的人又偏偏“紅極一時”,這世界怎麼就總是“小人得勢”?我到底要不要與上司的“紅人”鬥?不鬥吧,他實在是仗勢欺人,顯得自家懦弱;鬥吧,又怕自己丟官棄職,得不償失。真是左右為難,大傷腦筋。

近年來最得人心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引起了千千萬萬觀眾的共鳴,很多人都深感在戲中找到了自己的種種“心酸”體會,看到了自己升遷路上的艱辛和無奈。雖說劉羅鍋的時代早已煙消雲散了,但今天這個社會裏,像乾隆那樣的領導又何嚐少見,即便再精明能幹、剛愎自用,卻仍然喜歡昕奉承話,喜歡有人能替他在做了些“有失身份”或“影響形象”的小事之後,大唱讚歌,大拍馬屁。而這種本事又並非人人都有。可悲的是,每個組織裏到底還是能找到這種“奇才”;可歎的是,逢迎拍馬如和珅的人卻偏偏官運亨通,這些人最精通怎樣才能成為上司的心腹。

那麼到底要不要和“紅人”鬥呢?恐怕首先要看你是不是“劉羅鍋”,有沒有那過人的才智和生來就“身彎心不彎”的本事。然後還要看你的上司是否比“乾隆”更正直,有無可能做到“親賢臣、遠小人”?第三還要想一下與“紅人”爭道是為大局,為工作好,還是僅僅想為自己出口怨氣。否則,就不必吃力不討好,自費心機了。

一位苦心經營卻始終在官場上毫無建樹的父親在退體的那一天忠告他的兒子:“永道不要和紅人爭道,那些人都是魔鬼。”

然而劉羅鍋卻在劇中與和璁鬥了一輩子,恩恩怨怨、沉沉浮浮,其間的複雜與微妙又豈是一句簡單的“好人鬥壞人、好人必勝,壞人必敗”所能注釋得清的?

其實“紅人”原本是常人,更是俗人。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領導的心腹,則定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同這樣的同事相處,一味退讓或一味攻擊都不是上策,最聰明的辦法應該是在吸收、欣賞對方優點的前提下與其推心置腹的交流、溝通,體諒對方的苦衷也是各種溝通的關鍵。試想:這些紅人通常沒有自我,靠著卑躬屈膝,謹慎做事過日子,辟如和坤大人,也確實是不容易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心腹紅人”們通常是“心”思細、“心”機重,和他們講話得多點心眼,最好隻是守著自己的專業和工作本分來說,隻談事不談人。而且心腹的“腹”事實很小,絕沒有“宰相肚裏能撐船”那種大度和雅量。因此任何帶刺的話千萬別說,否則對方定會記仇,弄不好就會放支暗箭傷害你。“心腹”、“紅人”多半都長了一雙四麵八方都環顧得到的利眼,往往能抓住細節不放,喜歡從雞蛋裏挑骨頭,所以多談些天馬行空、救國救民的言詞,而少講細節、少談個人。這樣才不至於留下話柄,被“紅人”抓了小辮子。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這句話尤其適用於與紅人交往的情勢中。畢竟他的權力是依附在某個上司身上,而這個上司又未必能一直有權有勢,更未必隻他一個紅人,一直單單信賴他。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一旦大樹轟然倒地,昔日“紅人”不再受寵,那麼與他交往過密的人豈不要連帶遭殃?何況紅人一般都手快腳快,動作麻利,若我們搞得比他還快,則定會招忌,恐怕還是拙嘴笨舌,行動謹慎些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