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前途的心髒(1 / 1)

最有前途的心髒

俄羅斯的器官移植專家瓦利裏·舒馬科夫院士說,供移植的器官數量總是滿足不了待做移植手術者的需要。正因為如此,接受手術者不得不長時間等待,有的人往往尚未等到就死去了。一旦有了合適的器官,醫生就能救人。

所有重要的人體器官,如心、肝、肺、腎、胰腺等,實際上都可以移植,而且現在手術的成功率越來越高了。雖然取得了這一成績,但是機體組織的排外性仍未被攻克。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藥理學家才與外科醫生並肩工作,以完善免疫抑製方法。現已取得重大成就,有的病人在接受器官移植術後已存活20多年。

遺傳工程學提供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新方法。科學家正試圖搞出一種介於人與動物之間的基因型。如果能夠成功,將來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從帶有人的基因的動物身上獲取器官。

這方麵最理想的動物是豬。豬與人的器官大小差不多,而且移植豬的器官也不存在道德和倫理問題。不過,目前這還隻是幻想。

既然現在還不能進行腦移植,其他器官移植也有很大風險,那麼能否把製造機器器官作為出路呢?舒馬科夫說,現在病人安上人工腎可活15年。人造心髒也有了,但病人安上它隻能活1年。在俄羅斯移植術和人造器官研究所,醫生們隻是在病人生命垂危,而且又沒有人捐獻心髒的情況下才給病人安裝人造心髒。可以說,現在的人造心髒還很不完善,它僅僅是個在聯動機和動力源上麵插兩根小管的東西。目前正在研製可完全植入機體和可長年工作的人造心髒。在20世紀末研製出來的人造心髒將是這樣的:動力源固定在腰帶上,皮下有兩個感應圍,產生的電磁場促使機械裝置收縮。安上這種人造心髒的人可以自由活動,而且基本上沒有病人的感覺。

然而,最有前途的人造心髒是一種軟囊。將軟囊置於肌肉下,然後用興奮劑刺激肌肉,這樣軟囊就能收縮和驅動血液。現在已有了這種手術——心肌成形術。手術時,外科醫生取一塊背闊肌,然後用它包住心髒,開始先向肌肉施以強烈的電脈衝,隨後再加大電脈衝之間的間隔。在完成這套程序後,肌肉就“學會當心髒”了,即能夠按照心髒收縮的頻率來壓縮和放鬆充滿血液的軟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