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零售企業人員管理 (6)(2 / 3)

1因人而異

由於不同員工的需求不同,所以相同的激勵政策起到的激勵效果也會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位員工,在不同的時間或環境下,也會有不同的需求。由於激勵是員工的主觀感受,所以激勵要因人而異。在製定和實施激勵政策時,首先要調查清楚每個員工真正的需求,並將這些需求整理、歸類,有的放矢地製定激勵政策。

2獎懲適度

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同時增加激勵成本。獎勵過輕起不到激勵作用,或者讓員工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獎勵過重會使員工產生驕傲和滿足的情緒,失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進取心。懲罰過輕會讓員工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從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懲罰過重會讓員工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企業的認同,甚至產生怠工或破壞的情緒。

3公平對待

公平對待對員工來說很重要,員工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緒,並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員工,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同樣,犯同等錯誤的員工,也應受到同等層次的處罰。如果在激勵過程中不能做到一視同仁,激勵效果也就無從談起,甚至可能導致很嚴重的負麵影響。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在處理員工問題時,一定要有一種公平的心態,不應有任何的偏見和喜好及不公的言語和行為。

4獎勵正確

這一要點看似簡單,常被管理者忽視,造成不良後果。管理學家米切爾·拉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一些管理者常常在獎勵不合理的工作行為。他根據這些常犯的錯誤,歸結出應獎勵和避免獎勵的工作行為:獎勵徹底解決問題,而不是隻圖眼前利益的行為;獎勵承擔風險,而不是回避風險的行為;獎勵善用創造力,而不是愚蠢的盲從行為;獎勵果斷的行動,而不是光說不練的行為;獎勵多動腦筋,而不是一味苦幹;獎勵使事情簡化,而不是使事情不必要地複雜化;獎勵忠誠者,而不是跳槽者;獎勵團結合作,而不是互相對抗;獎勵沉默有效率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者;獎勵有質量的工作,而不是匆忙草率的工作。

二 有效激勵的策略

零售企業要保持激勵的有效性,在實施激勵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策略:

1外激勵和內激勵相結合

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是決定激勵效果的兩個因素。保健因素的作用隻是消除不滿。所謂保健因素是滿足員工生存、安全和社交需要的因素。這類因素如工資、獎金、福利、人際關係,均屬於創造工作環境方麵,叫做外在激勵,即外激勵;滿足員工自尊和自我實現需要,最具激發力量,可使員工滿意,從而使員工更積極工作的因素屬於激勵因素,也叫做內在激勵,即內激勵。外激勵不能使員工感到滿意,而內激勵卻可使員工獲得較大的滿足感,如工作富有挑戰性,從而對其充滿了興趣、樂趣和新鮮感;或工作本身意義重大、崇高,激發出光榮感、自豪感;或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發揮了個人潛力、實現了個人價值時而產生成就感、自我實現感。這一切所產生的工作動力遠比外激勵要深刻和持久,因此,在激勵中,企業應以外激勵為輔,內激勵為主,並善於將外激勵與內激勵相結合,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

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是員工需求的兩個方麵,因而相應的激勵應該是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物質需求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但層次也最低。物質激勵的作用是表麵的,激勵深度有限,隨著人員素質的提高,企業應該把重心轉移到以滿足較高層次需求即社交、自尊、自我實現需求的精神激勵上去。

3正激勵和負激勵相結合

激勵存在著兩麵性,即正激勵和負激勵。所謂正激勵就是對員工符合企業目標的期望行為進行獎勵,使這種行為出現更多,激發員工更高的積極性;所謂負激勵就是對員工違背企業目標的非期望行為進行懲罰,使這種行為不再發生,讓犯錯員工糾正錯誤,積極地向正確方向轉變。顯然正激勵與負激勵都是必要而有效的,通過正激勵和負激勵可以使整個群體和企業的行為更積極、更富有生氣,鑒於負激勵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容易使人產生挫折心理和挫折行為,應該慎用。企業在激勵中應該采用正激勵和負激勵有效結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