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零售企業促銷管理 (6)(3 / 3)

2)零售商應積極主動地與供應商進行懇談,按照零售企業對目標區域總的促銷方針,協商好促銷商品的品種、規格、數量、價格等。

3)促銷商品是零售商與消費者聯係的樞紐,它應根據消費者需要和促銷活動目標區域的市場特定情況來決定,包括決定哪些品種為促銷商品,促銷商品的品種、規格、數量以及促銷商品配比率(促銷商品與產品的數量比例)等。

4)零售商應做好企業總體市場和各門店市場的現場促銷計劃與貨源的調度。其中貨源可以考慮三種情況:從供應商處直接進貨;從企業的配貨中心調配;前兩種情況相結合。

5)重視現場促銷人員的選拔、培訓和安排,這是現場促銷活動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零售商應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嚴格按照以下條件選拔現場促銷人員,這些條件是具有豐富經驗;有強烈衝勁和持續的原動力;具備熟練的推銷技能、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市場反映良好的感應決斷力。二是做好現場促銷人員的培訓工作。零售商應采用人員討論和情景演習兩種方式對現場促銷人員進行訓練,使其能遊刃有餘地處理促銷活動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2現場促銷的實施階段

在現場促銷的實施階段,零售促銷人員應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現場促銷人員應該抓住有利時機,講好開場白,抓緊時間促銷商品、試用商品、贈送禮品,張貼廣告等。

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促銷人員應該調整好心理狀態,恰當改變口頭表達的內容和方式,調整說話聲音、速度、節奏,協調動作,注意外表形象等,還應總結出一套高速、高效的促銷通用語,並不斷地豐富它。

3)在現場促銷實施過程中,現場促銷人員應該注意一定的方式,比較有效的方式是感情溝通和觀念灌輸。例如通過吸引消費者的小孩來引起消費者注意,以達到溝通情感和促銷的目的;促銷人員應該善於把純粹的推銷商品觀念,上升到零售企業經營理念的高度,對消費者進行觀念灌輸。

五 零售價格調整的策略

商品價格調整一方麵要盡量反映內外條件的變化,另一方麵還必須考慮消費者對調價的反應,零售商在調整價格時,應科學地運用商品調價策略。

1降低價格策略

零售商采取降價措施時,應注意降價的幅度、頻率和降價時機的選擇。

1)降低價格幅度要適宜

降幅過小,不能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起不到降價的效果;降價幅度過大,則會引起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疑慮,同樣達不到降價目的。因此消費者對降價客觀存在一個知覺“閾限”,零售商降價應在此閾限範圍內。這一知覺閾限依商品特性及經濟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根據經驗,消費者對價格降低10%~30%,能正常知覺和理解。

2)降低價格頻率要小

為避免由於商品價格降低幅度把握不準,造成多次降價,使消費者產生不信任的心理效應,必須保持降價後的相對穩定。

3)降低價格時機要準確

對於一般性商品,降價的最佳時機是在進入成熟期後的峰點臨近時,因為此時消費者對產品評價尚高,降價有可能刺激需求,使峰點後移,延長成熟期;流行性商品,當流行高峰一過就要馬上采取降價策略,否則,失去時機後即使降價也難以收到預期效果;對於季節性商品,當時至季中仍然庫存過大,應立即采取適當的降價措施。

2提高價格策略

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提價對消費者利益總是不利的。因此,必須注意消費者的心理反應,采取合適的提價策略。

1)降低提價幅度

對於因成本上升而造成的提價,要盡量降低提價幅度,同時努力改善經營管理,減少費用開支。

2)避免哄抬物價

對於供不應求而造成的提價,要在充分考慮消費者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適當提價,切忌哄抬物價招致消費者抱怨。

3)搞好銷售服務

零售商為獲利而提高價格時,要搞好銷售服務,改善銷售環境,增加服務項目,靠良好的聲譽適量提價。

4)多宣傳國家政策

屬國家政策調整而提高商品價格的,要多做宣傳解釋,以消除消費者不滿,並積極開發替代品以更好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