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專注認真(1 / 3)

三、專注認真

成功者之所以能夠成功,不是因為他比別人聰明多少,而是在於他比別人更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成功隻因專注●薑欽峰幾年前,一支由7名業餘隊員組成的登山隊宣布攀登珠穆朗瑪峰,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7名隊員中,有兩個人尤為引人注目。一個是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鼎鼎大名的地產泰鬥。在房地產界,沒人懷疑他的能力,但是對於登山,他充其量隻是個業餘愛好者,何況他已年過50歲,年齡是致命的弱點,要想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談何容易?

另一個是比王石小10歲的隊友,身體素質和狀態都特別好。在北京懷柔登山基地訓練時,一般人登山負重最多隻有20公斤,而他負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每次訓練,別人走兩趟,他能走三趟。於是人們紛紛預測,這名隊員應該是第一個登項的,他自然也成了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按照預定計劃,登山隊如期踏上征程。在整個登山過程中,那名呼聲最高的隊員身兼數職,一路上他要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每天還要抽出時間上網回帖。不僅如此,他還要全程跟蹤拍攝登山過程,並把一些相關圖片按時發給家鄉的電視台。

王石本來是個名人,加上他的年齡特殊,按常理來說,他肯定是最受媒體和人們關注的隊員。可是恰恰相反,他表現得極為低調,登山前他就事先約定,不接受記者采訪,不麵對攝像機,隻是默默地專心登山。

在海拔8000米的營地宿營時,金色的夕陽傾瀉在白雪皚皚的珠峰上,風景綺麗,隊友們個個興奮異常,紛紛跑出去欣賞美景,隻有王石不為所動。有人招呼他:“王總,快出來看看,風景多麼壯觀啊!”他躲在帳篷裏沒吱聲。幾分鍾後,不見王石出來,又有隊友提醒他:“王總,你再不出來會後悔的,我們登了這麼多山,還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風景。”王石絲毫不懷疑隊友的好意,可是他依然堅持閉門不出,固執得像一塊石頭。

第二天,登山隊到達海拔8300米的地方。眾所周知,越是接近頂峰,危險和挑戰也就越大。大家開始慎重地考慮是否登頂,可那名呼聲最高的隊友卻不得不放棄登頂,因為此時他的體力已消耗殆盡。最終,7名隊員中隻有4人成功登頂,其中包括王石,而且自始至終全隊隻有他一人沒有受傷,近乎完美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最具實力的隊員沒有登上頂峰,而最不被看好的王石竟一舉登頂,這樣的結局大大出乎人們意料。下山後,王石欣然接受采訪,記者驚歎地問:”王總,難道你有什麼登頂的秘訣?”此刻他開心地笑了:“哪有什麼秘訣啊。自從第一腳踏上珠峰,我的心中就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登頂,任何與此無關的事情我一概不做。”

果真沒有秘訣?其實,王石已經一語道破天機,那就是兩個字——專注。

想要短暫的人生有多些收獲,想要撥開迷霧,解開人生難題,必須全神貫注,專注做事。

專注更容易成功●文丹有一位畫家,舉辦過十幾次個人畫展,也參加過上百次畫展。無論參觀者多與否,有沒有獲獎,他的臉上總是掛著會心的微笑。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一位記者問他:”你為什麼每天都這麼開心呢?”

他微笑著反問記者:“我為什麼要不開心呢?”

然後,他講了他兒時經曆過的一件事情:

小的時候,我興趣相當廣泛,也很要強。畫畫、拉手風琴、遊泳、打籃球,樣樣都學,而且還必須都得第一才行。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於是,我悶悶不樂,心灰意冷,學習成績也一直往下滑。有一次我的期中考試成績竟排到全班的最後幾名。

父親了解到此事後,並沒有責罵我。晚飯之後,父親找來一個小漏鬥和一捧玉米種子,放在桌子上,然後對我說:“今晚,我想給你做一個試驗。”父親讓我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後撿起一粒種子投到漏鬥裏麵,種子便很快地順著漏鬥漏到了我的手裏。父親這樣投了十幾次,我的手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父親一次抓起滿滿一把玉米粒放到漏鬥裏麵,玉米粒相互擠著堵在漏鬥口,竟連一粒也沒有掉下來。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個漏鬥代表你,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獲和快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做,反而連一粒種子也收獲不到了。”

20多年過去了,我一直銘記著父親的教誨:“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著麵對生活。”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選擇,也是不切實際的考慮。

專心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反之,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

想成大事,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情上,隻能關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為額外的事而分散了我們的精力。

如果大多數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他們就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目標太多會讓你花了眼,到頭來一事無成。專心致誌地做好每一件事,否則目標雖多但難以實現。

作為青少年,我們更要養成專注的好習慣,隻有專注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

隻要認真幹5年●鳳凰5年前,他18歲,高中畢業。那時,他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可惜家裏沒有錢,沒法供他讀書。無奈之下,他隻得進城謀生。在城裏轉了兩天,總算找到一份工作,當一名送水工。

雖然這份工作在別人眼裏算不了什麼,但他很珍惜。每天,他騎著自行車,後麵掛著三四桶純淨水,走街串巷,把每一條街道都跑遍了。送水得送到客戶家裏,有的樓房沒有電梯,他就得用肩扛上去。一天下來,累得骨頭都快散架了,晚上腰疼得睡不著覺。同他一起當送水工的,沒幹幾天,就因為受不了,跑了。他也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他對每一位客戶都很有禮貌,敲門總是輕輕的,進門脫鞋,光著腳進屋。每替一位客戶送完水,他都會記下客戶姓名,在心裏默念上幾遍。

送水工收入不高,一般按件計酬,一個送水工月收入隻有500元錢,他勤快,月收入也不過600元。他一幹就是5年。時間久了,很多客戶都與他熟悉,對他說:“年輕人,你有文化,又年輕力壯,怎麼不去找更來錢的事做?”他說:“我覺得送水挺好的,我喜歡幹這活。”別人搖頭歎息,背地裏說他有點兒傻。

5年後,他辭職了。他辭職幹什麼呢?他用這些年的積蓄,自己開了一家送水公司。人們認定他必敗無疑,城裏的人家,早就訂了水,他一家新開的公司,誰訂他的水?

事實並非如此,他沒有失敗,很快擁有了許多訂水客戶,都是他這些年認識的老客戶,以及客戶們的親朋好友。他的送水業務很快就占據了全城的一半份額。別的送水公司隻有幾名送水工,他的公司,一下子發展到幾十名。他不再需要親自去給別人送水,隻需要坐在辦公室裏接洽業務就行。

我問他:“你是怎麼創造這個奇跡的?”他說:“在這城裏,能幹上5年送水工作的人有幾個?隻有我一個呀。他們大多隻幹一年半載,而我一幹就是5年。在這5年裏,我拚命結交客戶,給他們留下好印象。我問他們,要是我開了公司,訂不訂我的水,他們都表示願意訂。水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人。他們根本不記得我以前所在的送水公司,隻記得我這個人。我的公司一開張,就贏得了這麼多客戶。”

他笑著對我說:“一個人,隻要認認真真地幹一件事,幹上5年,就一定能夠幹出一番成績來。”

專注和專心是人生的一大良藥,它能治愈貪婪,能持平急躁,能挽回衝動。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專注於你所認為有價值的每件小事,專心致誌地做好每個細節,這樣的人生,迎接的是成功!

專心助你成功●章睿齊比爾·蓋茨是當之無愧的電腦奇人。他創造了人類創業史上的神話。他的成功在於他有似乎永遠都在思考的聰明腦袋,他有自主獨立、充滿競爭意識的個性;尤其不能忽視的是,他有能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比爾能全力專注於某一事物,他隻重視那些他感興趣的重要東西,對其他事物一概不管。

1968年秋天,在湖濱中學上學的比爾·蓋茨第一次接觸計算機。這個神奇的家夥深深地進入比爾的視野與神經,比爾開始癡迷上了計算機。很快,八年級學生比爾便擠進了高年級學生的圈子。他們的老師所知道的所有計算機知識,比爾花一星期就超過了。

在那個計算機剛起步的年代,上機編程太昂貴了,盡管它那麼奇妙、那麼吸引人。聰明好學的比爾總在不斷尋找甚至創造機會去上機編程序。那個時候,比爾常與夥伴們一起乘車到湖濱中學附近一家新辦的計算機公司編寫程序。他一直忙到累得無法繼續工作才回家。他們常常是一邊吃著從附近食品店買來的麵包,一邊忙著編程序工作。比爾在夥伴中表現得最頑強。晚飯後,興趣高漲的比爾·蓋茨常假裝上床睡覺,然後偷溜出家門,坐十來分鍾汽車去計算機公司繼續他的編程工作,偶爾他回來得太晚了,汽車已經停運了,他隻好走路回家。但他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