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慢慢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在他快50歲的時候,被人推薦給漢武帝,深得武帝賞識,讓他出山做官,朱買臣最終成了一個很有出息的人。
這“掛角”說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李密,本來是貴族出身,但家道敗落,他小時候曾經是隋煬帝皇宮的守衛士兵,但因為愛讀書,站崗的時候老惦記著書,左顧右盼的,隋煬帝認為這孩子不老實,就把他趕出皇宮。不過,李密誌氣遠大,一點也不懊喪,回家以後,盡管生活艱苦,不得不放牛為生,但仍然找時間來讀書。他經常把書掛在牛角上,一邊放牛,一邊讀書。
李密連外出途中也手不釋卷。有一次,他騎牛去拜訪朋友,為了利用路上的時間,他把正在讀的《漢書》掛在牛角上,一邊行路,一邊看書。
正在他全神貫注地看書時,尚書令楊素騎馬路過,看到一個孩子這麼認真學習的樣子,十分好奇,便下馬走向前去問:“你是誰家孩子,這樣用功啊?”李密這才發現一位長者站在麵前,他趕緊通報姓名。楊素聽後,連聲讚揚,回頭告訴兒子楊玄感說:“李密前途不可限量,將來你們有事情,可以向他學習。”
到隋朝末年,隋煬帝荒淫無道,引起各地百姓的反抗。楊素被猜忌,鬱鬱而終。楊玄感索性造反了,他把李密請出來,一起成就大事業。楊玄感失敗後,李密投奔瓦崗寨。由於他讀書多,通曉列朝興亡的曆史,李密最終成為瓦崗寨起義軍的領袖。
知識需要漫長和積累,希望一下子獲得成功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懂得知識的價值。真正耐得住寂寞,甘於長期堅持的人,才能收獲勝利的果實,才是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蘇步青:我曾經是全班倒數第一●張光武在中國,提起數學家,就不能不講蘇步青。作為一名享譽中外的著名數學家,他被認為是“東方國度燦爛的數學明星”。
蘇步青出生在浙江平陽臥牛山下帶溪村一個農民家庭。父親覺得這個兒子讀書會有出息,把他送進了自己哥哥開的私塾念書。後來,父母決定把蘇步青送進縣城高小。平陽縣城高小很有聲望,當地有錢人家都把自己的子弟送入這所學堂讀書。農家出身,麵黃肌瘦,由父親挑著米,陪著走了100裏山路趕到縣城以米代交學費的蘇步青,在那些一向作威作福慣了的富家子弟眼裏,自然是橫看豎看不順眼了。
小小年紀,初次離家,蘇步青連遭富家子弟的羞辱欺負,加之教師在課堂上全講溫州話,跟帶溪村的閩南話風馬牛不相及,聽得他一頭霧水,這個原本十分喜愛讀書的男孩忽然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結果,連續三個學期下來,蘇步青一直都是“背榜”(最後一名,把全班人都背在了背上的意思)。父親無奈,咬咬牙,又為蘇步青換了一所學校。進了新學校,蘇步青本來也想好好奮發一回,但就在進校的那年秋天,他剛剛萌發的熱情又幾乎被教語文的謝老師迎頭澆滅。
因為幼時熟讀《三國》,蘇步青對羅貫中的筆法無師自通,寫起作文也頗有幾分神似。但謝老師根本不相信這樣一個“背榜生”能寫出如此文筆,於是在蘇步青的作文上批了個“毛”(“差”),而且帶著一臉的鄙夷不屑:“抄來的文章當然好,可那隻能騙騙你自己。憑你,還想寫出好文章來?”
刹那間,蘇步青覺得全身的血都快衝到脖子上來了,他強壓著怒火,扭頭就走。他發誓再也不上語文課了。不想沒多久,有一次語文課他逃學時,正好被他特別崇拜的地理老師陳老師發現了。陳老師問他怎麼回事,蘇步青委屈地把謝老師冤枉自己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謝老師看不起我。”他含著淚水說。
“別人看不起你就不讀書,這樣一來,你要到什麼時候才會讓人看得起呢?”陳老師一語道破天機。
“別人看不起你,是因為你是一個背榜生。要改變別人的這種看法,就要先改變自己,要是你不再是背榜生,要是你從此成了第一名,你想想,到那時,誰還會看不起你?”
一席話振聾發聵,說得蘇步青幡然醒悟。打鐵趁熱,陳老師又給他講了一個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也是鄉下孩子,成績也不好,城裏的同學一樣瞧不起他;但越是這樣,他越是發奮學習,終於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使同學們從此肅然起敬。後來,牛頓成了世界聞名的偉大科學家。”
陳老師說的這個故事和最後這句話,蘇步青記了一輩子。
從此,蘇步青跟換了一個人似的,不但再也沒有逃課,成績也越來越好。學期終了,他出人意料地考了全班第一!第二學期,第三學期……他都是第一,背榜生成了頭榜生。
在當今這個信息社會,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隻有熱愛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才能在學業以及將來的工作、事業上取得好成績,給自己的人生一份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