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塊錢花了29塊3角,給顧客買布的錢就這樣全讓我花了。兒子高興地跑回家,向爸爸顯示自己的變形金剛。
當丈夫弄明白我把給顧客買布料的錢都給兒子買了變形金剛時,他火了,這或許是丈夫和我結婚以來第一次發火。但發完火以後,丈夫看見我低頭啜泣的樣子,又心疼起我來,過來安慰我,但不論丈夫如何勸,那天我就是哭個不停。仿佛有千種委屈、萬種不順,都想用最無助的哭聲傾訴幹淨。
丈夫不知什麼時候走了,後來,看見丈夫手裏拿著藍毛滌布料……直到幾年後,我才知道那天丈夫買布料的錢是他賣血掙來的。
為了擺脫貧窮,我和丈夫在自己家開起了服裝店。但幾塊木板條怎能抵擋住北方冬天的寒冷,當一天我彎曲的五指怎麼也伸不直時,正好趕上丈夫進屋,看到此情此景,丈夫落淚了:“這還是人幹的活嗎?春豔,掙再多的錢咱也不幹了。”
活實在難攬,再加上丈夫心疼我,怕我在這樣的環境中凍壞了身子,我下崗後第一次的努力,就這樣流產了。
有一天,我帶著家裏僅有的5元錢,到市場上轉悠。賣塑料方便袋的生意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癡癡地看了兩個多小時後,拿出了早已被手中的汗水浸濕的5元錢,內心複雜地買了100個方便袋。因為這是我和丈夫下崗後剩下的最後5元錢了,我不能再失敗。窮則思變,這話一點不假。為了賣得好,我竟想出一個看似是雕蟲小技的辦法。就是把兩塊磚頭裝進一個方便袋,放在顯眼處,這樣果然效果不錯。第一天我就賣出60多個方便袋,看看不到半天的工夫,5元錢變成了8塊5角錢,我高興得不得了。晚上回家當我把這一喜訊告訴丈夫時,他竟激動地把我抱了起來……
也許一天掙3塊5角錢,不夠有錢人家的孩子一天的零花,但對於被生活所困的我們卻是那麼彌足珍貴。
丈夫高興得一夜沒睡,他做起發財的美夢:一天5元,掙3元5角;那麼10元,就掙7元;20元,就掙14元;30元,就掙21元;那麼40元、50元呢?聽著淳樸老實的丈夫不算複雜的四則運算,我也不覺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許多年以後,每當有人問我“杜春豔,你的再就業之路是怎麼走出來”時,我都會想起那5元錢起家的日子。從賣塑料袋開始,我和丈夫先後賣過水果、賣過小百貨、賣過低檔服裝。漸漸地積累了一些經驗,嚐過甜頭,更增添了我的信心。
我和丈夫當了兩三年街頭小販後,不僅還清了3000多元的債務,還有了5000多元的積蓄。有了錢,我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心想能有一天我有一個自己的公司或自己的買賣,幹一番自己想幹的事業。這一願望在1994年春風送暖的季節實現了。
那一年,牡丹江市最大的農貿市場——東安區農貿市場成立了。東安區個協了解到我家的實際情況後,主動幫助我在市場內租到了一個櫃台,還給我賒了貨,解了我燃眉之急。開張那天,我站在櫃台內一個勁地傻笑。我想,黨的富民政策和扶貧措施這麼好,我一定要好好幹。不懂經營,我主動向老業戶請教。還給自己定了一條原則:不坑人,不騙人,不做違法買賣,以誠待客,以德取財。
為了多掙點錢,我開始去沈陽進貨,多少年了,我上貨從不舍得坐臥鋪。每次出門時,都帶著一個小泡沫褥子。晚上往車座底下一鋪,那就是我的“臥鋪”。冬天還好說,忍著臭味就行了。最難受的是夏天,我個子大又胖,鑽到座底下,不能翻身,不敢喘氣,弄得全身都是熱痱子。下了車,我邊啃著自帶的幹糧邊上貨,從來不去飯店吃喝。為了省點錢,我總是挑體積大分量輕的發貨,而體積小分量重的貨都是自己背。一次,我背著沉沉的貨物艱難地走下火車,一出站台就暈了過去。
剛開始做服裝買賣時,我由於資金有限,就采取少進多跑的辦法。雖然自己辛苦點,但總不至於積壓資金,因為我捉襟見肘的資金壓不得,一壓資金,生意就麵臨危險。記得有一次,我剛從沈陽回來,就聽說我上次進的一種款式新穎的襯衣賣光了。一聽說生意好,我也顧不上旅途的勞累,就坐當晚的火車再上沈陽。
由於我盡量節省開支,上回來的貨比別人成本低,加上我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見利就走,漸漸地生意紅火起來。一年下來,我收入1萬多元。我就又增加了一個櫃台,並確定了銷售品種。在經營上,我處處為顧客著想,給他們看包,為他們選貨,幫他們送貨,有時,外縣市的客戶打個電話,我就給發貨,所以外縣市的商戶都願上我這上貨,因此我的生意格外興隆。1996年,由於我的熱心腸和對人的真誠實在,我被業主們推選為服裝部經理。就這樣,我這個下崗女工在個體經營的道路上,不僅闖出了一番自己的事業,家裏的經濟條件也隨著我的買賣越做越大逐漸地好轉。現在,我家已住上了自己買的暖氣樓,並且通過自己辛勤的雙手,我已有了幾十萬元的積蓄,這時的我再也不會為錢去求人、去磕頭了。
我的成功是汗水和淚水凝成的,更是毅力、誌氣鑄就的。自己的經曆,證明了一個道理,下崗並不可怕,隻要肯於奮鬥,路就在腳下。
我的成功是汗水和淚水凝成的,更是毅力、誌氣鑄就的。
勇敢的挑戰
●騰英超
哥白尼的事業是不朽的。他像一顆光芒四射的巨星,出現在黑暗的中世紀。
哥白尼生活的時代,歐洲大陸到處籠罩著基督教的迷霧。那時,無論是教皇、皇帝,或者普通老百姓,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般人都這樣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圓球,是靜靜不動的;天是圓的,像一個很大很大的外殼包著地球,從地球往外分成九個天層。第一天層是月亮,月亮離地球最近,接著是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和土星天,在土星天之外的第八層是恒星天。眾恒星都定居在這個第八天層上。在恒星天之外還有一層作為宇宙邊界的原動力天。
這種對宇宙幼稚解釋的“地球中心說”,成了論證宗教神學的工具。他們要使人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是上帝安排在地球上的“天之驕子”;地球的內部是囚禁不信上帝的“惡人”的地獄,宇宙的最外是幸福靈魂的住處——天堂,這是上帝和他的仆從居住的地方;日月星辰,一切天體都圍繞著地球運行。
這種“上帝創世”的思想體係,統治了西方一千多年。隨著資產階級的出現、航海事業的發展,它已經遠遠不符合需要了。然而,為了維護教會統治,神學宗教仍舊抱住“地心說”不放,他們宣稱:誰懷疑這些,誰就是大逆不道,就應該當作異教徒論處。
敢於向神學宗教挑戰的確需要勇氣。哥白尼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猶豫,在臨死之前,終於下定了決心,出版《天體運行論》,向神學宗教發起勇敢的挑戰:“我主張地球是動的。”“在所有這些行星中,太陽傲然坐鎮……太陽就這樣高踞於王位之上,統治著膝下的子女一樣的眾行星。”“太陽中心說”推翻了在西方統治了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地球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上帝創世”的神話,給欺騙和愚弄勞動人民的宗教迷信以致命的打擊,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如果說,在這以前“科學是教會的仆從”,那麼現在“科學開始起來反對宗教了。”
盡管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公布後,受到社會上宗教勢力和守舊的人們的汙蔑和攻擊,並且對信仰宣傳這一學說的人進行殘酷的迫害,但是哥白尼的學說,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五百多年來,人類社會、科學事業,有了巨大的發展。哥白尼,這顆在黑暗的中世紀夜空中出現的巨星,一直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哥白尼,這顆在黑暗的中世紀夜空中出現的巨星,一直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麵對危險抬起頭
●苑廣文
幾年前,一個由7個探險家組成的團隊在崇山峻嶺中穿行。他們經過一座險惡的石頭山時,山體發生迸裂,十幾塊巨石從山腰轟然而下。
等一切沉寂下來,7個探險家中有6個已經被亂石砸死,而剩下的那一個探險家隻是受了點輕傷。
聞聲而至的記者問這個幸存的探險家:“你隻是僥幸沒有被石頭砸中嗎?”“不是。”探險家淡淡地說:“隻是因為我麵對危險時抬起了頭,從而得以避開巨石的襲擊。”
麵對危險抬起頭,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當有人告訴我們頭上正有東西掉下來時,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把眼一閉,然後把頭一縮,其實這對避開危險沒有任何用處。危急時刻或逆境之中,隻有抬起頭勇敢麵對的人,才有可能逃離危險,戰勝困難。
危急時刻或逆境之中,隻有抬起頭勇敢麵對的人,才有可能逃離危險,戰勝困難。
獨木橋的走法
●英濤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他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這昏黃如燭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隻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嗞嗞”地吐著信子。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聲。
過了片刻,終於有3個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其中一個學生一上去,就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了過去。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隻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地問:“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現在就通過這座小橋?”
學生們沒有作聲。“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弗洛姆問道。“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餘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是有影響的啊。”
其實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在麵對各種挑戰時,也許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勢單力薄、不是因為智能低下、也不是沒有把整個局勢分析透徹,反而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才會被困難嚇倒,舉步維艱。倒是那些沒把困難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夠勇往直前。
如果我們在通過人生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我們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
如果我們在通過人生的獨木橋時,能夠忘記背景,忽略險惡,專心走好自己腳下的路,我們也許能更快地到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