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很可憐那隻蛾,她用一根小棍輕輕地把它的繭捅破了。這時小女孩的媽媽走了過來,小女孩高興地告訴媽媽她做了一件好事,因為她幫助蛾從繭裏出來了。媽媽聽完了她的話,苦笑一下,對她說;“孩子,你是好心的,這很好,看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幫助它,可是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有些事情,別人是幫不上忙的。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現在,我們來看看你幫忙的那隻蛾吧,它也許再也飛不上天空了。”

她們再回頭看時,果然發現那隻蛾已經從繭裏爬了出來,隻是身體非常臃腫,翅膀也異常萎縮,耷拉在兩旁伸展不起來。這隻蛾隻是跌跌撞撞地爬著,怎麼也飛不起來,又過了一會,就死了。

原來,飛蛾在由蛹變成繭時,翅膀萎縮,非常柔軟,在破繭而出時,必須要經過一番痛苦的掙紮,身體中的液體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堅韌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飛翔。

小女孩認為蛾的這種工作毫無意義,於是幫了倒忙,結果蛾少了這段痛苦的曆練,沒能實現起飛的夢想。

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風雨過後才會見到彩虹。

帶著夢想起飛

●李斐

幾年以前的一個炎熱的日子,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車廂的窗戶——順便說一句,這節車廂是特製的並且帶有空調——被人打開了。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大衛·安德森——這群人的負責人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1小時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美國潛能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賺1萬美元容易,還是10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10萬美元!為什麼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賺1萬美元,那麼你的打算不過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與你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興奮有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成就可以更大,但你必須敢於夢想。當然,實現夢想的過程必定艱辛萬分,因此你必須保持一種愉快的態度,用輕鬆的心情麵對挑戰。

發現希望

●楊行

1973年12月,肯尼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拉昆村。當母親看到嬰兒隻有半截身體時,哭得死去活來。做父親的比較冷靜,再三安慰妻子:“我們要麵對現實,不要絕望,生命還在,希望還在。”

肯尼一歲半的時候做了兩次手術,腰以下的神經無法恢複,連坐都成了問題。醫生卻勸肯尼的母親:凡事要盡量靠他自己的意誌和能力去做。母親接受了醫生的忠告,盡量讓肯尼料理自己的事情。數月後,肯尼竟奇跡般地坐了起來。不久,他開始嚐試用雙手走路。

肯尼開始上學了,每天都要裝上重達6公斤的假肢和一截假胴體。坐著輪椅上廁所很不方便,每次都有同學幫助他。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加上幾位老師的愛護,使肯尼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淨化。他愛生命,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肯尼是個攝影迷,一有空,他就掛上相機,搖輪椅到附近公園去。他一邊給人拍照,一邊說:“你的眼睛真漂亮,等照片洗出來我要掛在房間裏做裝飾。”說得姑娘們喜滋滋的。他幫媽媽買東西,有時也替鄰居洗車、剪草。這對一個沒有下肢的人來說,要有多大的毅力啊!

如今,肯尼已經是加拿大的小影星了。他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兄弟》。他對記者說:“我在生活中沒有困難,遇到困難就和大家一樣,找出方法解決。”

小鎮上,幾乎每個人都迷戀著肯尼。有個老太太每天都站在門口,就是為了多看他一眼。

為什麼人們都迷戀隻有半截身體的少年肯尼呢?

肯尼的鄰居喬安說:“每個人都有煩惱。但是隻要看到肯尼,就會覺得自己的煩惱是何等的渺小。”

還有一位鄰居說:“我們熱愛肯尼,因為有了他,我們提高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我們要像肯尼那樣,對生活充滿自信!”

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命運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生活總會有無盡的麻煩,請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陽光還在,我們還在。

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命運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

明確的目標是成功的起點

●蘇慧

華特·克萊斯勒用畢生的積蓄買了一部車,他想,要從事汽車製造,就必須徹底了解汽車的構造與性能。

他把汽車拆開,再重新組合起來,這樣就耗費了許多時間。他的舉動使朋友們感到非常驚異,大家都認為他的心理有問題。

但是,他卻依然如故,費盡心血,始終如一地鑽研汽車構造,終於開發出性能更加優良的新車型。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

後來,他成立的企業終於在汽車製造行業贏得一席之地。

具有明確的目標是所有成功的起點。不用花一毛錢,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擁有,隻要你下定決心,確立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

最優秀和最聰明的

●藍天雲

1960年,美國某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年開始時,羅森塔爾博士讓校長把三位教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你們過去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優秀的老師,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100名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組成三個班,讓你們教。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其他學生都高,希望你們能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位老師都高興地表示一定盡力。校長又叮囑他們:“對待這些孩子,要像平時一樣,不要讓孩子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老師都答應了。

一年之後,這三個班的學生成績果然排在整個學區的前列。這時,校長告訴了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特意選出的最優秀的學生,隻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最普通的學生。老師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都認為自己的教學水平確實高。這時校長又告訴他們另一個真相,那就是他們也不是特意挑選出的全校最優秀的教師,也不過是隨機抽調的普通老師罷了。

這個結果正是羅森塔爾博士所料到的。這三位老師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並且學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對工作充滿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賣力,結果當然是好的。這說明在做任何事以前,如果能夠充分肯定自我,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當你麵對挑戰時,你不妨告訴自己,你就是最優秀和最聰明的,那麼結果肯定是另一種模樣。

在做任何事以前,如果能夠充分肯定自我,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

登上月球

●素環玉

多年以前的一個晚上,有個年輕的母親正在廚房裏洗碗,她才幾歲的小兒子獨自在灑滿月光的院子裏玩耍。年輕的母親不斷聽到兒子蹦蹦跳跳的聲音,感到很奇怪,便大聲地問他幹什麼。天真無邪的兒子也大聲地回答:“媽媽,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這位母親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責怪兒子不好好學習,隻知道瞎想!而是說:“好呀!隻不過一定要記得回來呀!”這個小孩長大後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時間是1969年7月16日。

隻要有夢想就能變為現實,隻要有希望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