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留宿
西湖有個和尚,很喜歡作詩。他整天關上廟門,終日吟誦,外來人除了詩人吟士,一概不見。為了躲開鬧市,他移居山寺,叮囑看門小和尚,一般人不準隨便進入。
有一天,天很晚了,一個迷路人無處投宿,來山寺敲門。小和尚出來問道:“先生從哪裏來?”客人回答:“我天晚迷路,想在貴處借宿一宵。”
小和尚說:“我們方丈有話,不是詩客,誰來也不見,如果你會作詩,可以讓你進來。”
這人想:“我何不冒充一下,進去住一宿再說。”於是對小和尚說:“我是詩壇老手,特來拜訪老方丈。”
小和尚一聽,非常高興,連忙把他讓到客堂,又去稟告老和尚。老和尚說:“天已晚了,先請客人用晚飯,明早我再去領教。”
小和尚轉告了客人,隨後端上飯菜,請客人用飯。客人走得又餓又渴。見了飯菜,狼吞虎咽,飽餐一頓。誰知吃多了,夜裏想要大便。他起身去找廁所,廁所門關了,一時憋不住,便把佛前的銅磐端下來,拉了一泡屎,又放到桌上。
一會,天已經亮了,他怕見老方丈出醜,便不辭而別,偷偷跳窗戶溜走了。剛出山門,小和尚追上來問道:“詩翁為什麼逃走呢?是不是不會作詩?”這人回道:“我已寫了兩首,都是嘔心瀝血之作,很有唐人風味,都放在銅磬裏了。”
小和尚聽說已經有詩,便把他放了,自己回到廟裏,恰好老方丈出來要見詩客。小和尚說:“詩客已經走了,留下的詩稿,放在銅磬裏。”老和尚說:“趕快拿來我看。”
小和尚走到桌前,用右手往磬內一摸,摸了一手;又用左手一摸,也摸了一手。老和尚見小和尚不來,便大聲問道:“詩在哪裏?”
小和尚哭喪著臉說:“左也是一手(首),右也是一手(首),屎(詩)確實有兩手(首),實在臭得難聞。”
“依人門戶度春秋”
鄭板橋未成名之前,為了解決生活問題,曾到人家裏去當教師;寄人門下,受盡委屈,一肚子怨氣,難以發泄。考中了進士之後,他回想起那段日子,仍然感慨盈懷,為此賦詩一首:
教讀從來是下流,
依人門戶度春秋。
半饑半飽清閑客,
無鎖無枷自在囚。
功緩父兄嫌懶惰,
課嚴弟子結冤仇。
而今幸折南宮桂,
遮卻當年半麵羞。
賭徒改唐詩
從前,有個賭徒,很愛唐詩。由於日夜博賭,把家產蕩得差不多了,還欠了一身賭債。年關臨近了,來家裏要賬的,一大早就堵住了門。這天清晨,一陣催債的敲門聲把賭徒從睡夢中驚醒。他觸景生情,把貼在床頭上的唐詩《春曉》,改成了《臘曉》:
臘眠不覺曉,
處處聞人吵。
夜來討賬聲,
該人知多少?
他起床後,想趁老母親還沒有睡醒,把家裏的東西拿到當鋪裏當幾個錢還債,又見妻子哭哭啼啼地在織布機上織布,生怕她的哭聲驚醒了老娘,就一巴掌把妻子從織布機上打了下來,一麵念著唐詩《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當他念第二遍的時候,卻變成了這個樣子:
打起我妻兒,
莫教機上啼,
啼時驚娘醒,
不得當東西。
怒斥癩蛤蟆
有個花花公子,混名癩蛤蟆,他久聞錢六姐美貌多才,垂涎三尺。聽說錢六姐選賢招親,他也要去試一試。
癩蛤蟆打扮成一個賣鴨蛋的少年,提一籃鴨蛋來到錢家灣,坐在樹下一塊大石上探望。見錢六姐從屋裏走出來,癩蛤蟆忙起身吟道:
這位女菩薩,
莫非錢六姐?
有緣今相會,
請賞一杯茶。
錢六姐仔細打量了他一下,便答道:
六姐她在家,
親手燒香茶,
隻待真君子,
不啖小爬爬。
又問他:“這位客人的鴨蛋是賣的嗎?”癩蛤蟆忙道:“是賣的,大姐可要?”
一個蛋,兩個黃,
包你滿意包你嚐。
六姐道:
殼內藏,兩個黃,
雜種出世不認娘。
癩蛤蟆嘻皮笑臉道:
綠殼鴨蛋綠皮臉,
一頭圓來一頭尖,
黃泥滾蛋雖難看,
包你可口味道鮮。
錢六姐見樹下一隻黑狗在叫,靈機一動,便說道,
黑皮癩狗黑皮臉,
嘴尖舌長肚子圓;
滿腹大屎不知臭,
亂嚷亂咬發夢癲。
罵得癩蛤蟆灰溜溜地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