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生路標(1 / 3)

三、人生路標

人的生命短暫到了荒謬可笑的程度。該如何生活呢?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則全心全意地獻身於它。前一種人到了晚年精神貧乏而且缺少值得回憶的往事,而後一種人則在這兩方麵都是富有的。

人生不能定格

我們都想把自己所喜歡的一切保存下來。

將它們保存下來,就是將它們定格。

歡樂時想定格歡樂,成功時想定格成功,得意時想定格得意,相聚時想定格相聚。

定格現在的目的就是拒絕未來、抵抗未來。

然而未來還是如期而至,當未來到來時,原來的歡樂變成了痛苦,原來的成功變成了失敗,原來的得意變成了失意,原來的相聚變成了離別。

盡管我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一切還是沒能定格住。

還有一種定格。

那就是對於壞事的定格。

痛苦了,於是成為痛苦的俘虜;失敗了,於是成為失敗的人質。

這也是一種對未來的拒絕。

我們想用這種方式保住今天,以免明天被更大的打擊摧毀。

然而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明天還是來臨了,痛苦的更痛苦,失敗的更失敗。

時間之河沒有一息停止流動,我們不能第二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執著的夜行者

一個夜行者失足跌進一個深坑裏,他掙紮了很久,弄得滿身滿嘴都是沙子,他才爬了出來。

“幸虧我命大,不然非死在裏麵不可!”

他心裏想。

他繼續趕路,邊走邊抖身上的沙子,身上的沙子抖完了,又吐嘴裏的沙子,直到天亮,他嘴裏的沙子也沒有吐幹淨。

突然他眼睛一亮,他發現從他嘴裏吐出去的沙子全都亮晶晶、黃澄澄的,原來那都是金砂,他是跌進一座金礦裏麵去了!他趕緊往回跑,想重新找到那個深坑,但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他也沒有找到。

如果在那個坑裏多呆一陣,一直呆到天亮,那該多好啊,他追悔莫及。

從此以後,他迷上了尋找金礦,他在那一帶挖了許多坑,但裏麵隻有沙子,沒有黃金。

後半生,他一看見坑就戀戀不舍,有時候還忍不住下去看看裏麵有沒有金砂,他覺得所有的坑都像金礦。

但是他再也沒有遇到過金礦。

他非常失落,他的失落持續了整整一生,他是帶著這種失落鬱鬱而終的。

他太執著於黃金了,由於對黃金的執著,他甚至愛屋及烏地執著於那個幾乎致他於死命的深坑,這種執著把他還算幸福的人生全給毀了。

隻有極少數坑可能是金礦,而更多的坑裏什麼也沒有。

苦難,它能使人成功,但是更多的人卻被它毀滅了。

拯救自己

一個男人在河邊行走,突然他聽到一聲淒厲的尖叫。

他急忙向叫聲奔了過去,原來是一個孩子落水了。

洶湧的河水正將那個孩子卷向遠處。

他當機立斷,脫下衣服跳進河裏,將孩子救了上來。

孩子的父母對他感激不盡,眾人更是對他讚不絕口:“能夠見義勇為,你真是個了不起的英雄!”

他搖搖頭:“我並不那麼看,我隻是做了我自己的分內事而已。”

“請問你當時是怎樣想的?”

“我什麼也沒想,我隻有一個念頭,假如我不趕緊把他救上來,那麼淹死的就不隻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一個是那個孩子,一個是我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眾人問道。

“見死不救的人,跟死人是沒什麼兩樣的!”

不要因為怕與眾不同而隨波逐流,要決定自己該怎麼辦。

自己就是上帝

一個命途多舛的人又一次遇上了危難,他四處求告,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哪怕他提出一點微不足道的小小要求,都會遭到人們的斷然拒絕。

絕望之中,他暗暗祈求上帝:“上帝啊,也許隻有你才能保佑我了!”

被他的誠意所感動,這天夜裏,上帝給他托了一個夢。

“孩子,我會保佑你的。”

上帝撫摸著他的頭,輕聲對他說。

“既然保佑我,你明天就現身吧,讓我真實地看見你的存在,哪怕隻讓我看見一分鍾!”

他哀聲說道。

“好的,我明天一定現身。

不過,我不會以我的真身出現,我會以一個化身出現。

明天早晨起來,你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我。”

為了看見上帝,他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

洗漱完畢,他到鏡子前梳頭。

他從那麵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夢中的那個上帝還真有些相似。

“原來,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

從此以後,他獲得了自信。

自信改變了他的一切,運氣好轉了,人際關係也融洽了,一切都比過去順利多了。

最讓他感到奇怪的是,當他臉上寫滿自信的時候,那些曾經拒絕過他的人也樂意幫助他了。

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習慣,習慣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命運。

從口水中騰飛

傳說天上生活著一群龍。

龍幾乎是萬能的動物,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水的依賴性太強,哪怕憑借一滴水,它也能上天入地,呼風喚雨。

如果離開了水,再威風的龍也會一籌莫展,束手待斃。

這天,有一條龍從天上來到人間觀光。

由於人間的風景實在迷人,它沒注意到一個心懷惡意的巨人正拿著一把鋒利的斧子在等待著它。

趁它不備,巨人一斧子砍向它的後背。

龍受傷倒地,沒等它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巨人走過來,用一根長長的鐵鏈把它鎖了起來。

天上的龍卻不幸在地上落難,它的痛苦無以言表。

巨人把它鎖了整整七天七夜。

極端的幹渴,已經使它奄奄一息。

“給我一桶水吧。”

龍哀求道。

巨人拒絕了它。

“那麼,給我一碗水吧。”

龍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巨人理都沒理它。

“那麼,你能不能給我一滴水?”

龍把要求降到了最低限度。

“你想得倒美,我一滴水都不會給你,你隻配得到口水!”

巨人怒不可遏地罵著,一邊就向它吐口水。

想不到吸收了口水的滋養,垂危的龍馬上恢複了力量。

隻見電閃雷鳴,天崩地裂,它掙脫了鐵鏈,轉眼間就飛到了天上。

所謂的選擇,很多時候,都是被我們先入為主的擔心所左右著。

不要盯著別人

有一個人喜歡觀察別人,並且評頭論足,走到哪裏,凶的眼睛都在別人身上仔細打量,打量得別人非常不好意思,但他還是不肯把眼睛挪開。

甚至騎自行車的時候,他的眼睛仍然在別人身上像探照燈一樣掃來掃去,別人的樣子醜,別人的車不好,別人的姿勢笨……他總是能從對別人的吹毛求疵中尋找到無限快意。

這一天,他又騎車上街,剛剛駛入馬路,他就看到了令他興奮的場麵,他不僅看到了一個人穿的衣服太落後於時代十來年,而且還發現一個人的前後車輪不是一個牌子。

由於過於專注,他沒注意到自己已經騎出人行道,迎頭撞在一輛飛駛的卡車上麵。

他被送到急救中心,由於搶救及時,他搶回了一條命。

但是由於車窗上的碎玻璃紮進了他的雙眼,他的眼睛瞎了。

他非常後悔自己老盯著別人,挑剔別人。

以前他可以經常審視自己,但他沒有好好珍惜,現在,他連審視自己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個棋手能否贏得別人,技巧和謀略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他要贏得自己,杜絕自己的失誤。

扔掉包袱

由於異族侵略,人們都紛紛離開家鄉去逃難。

他們逃到河邊,擠到僅有的一條小船上,剛要開船,岸邊又來了一個人。

他不斷揮手,要求把他拉上,船家說:“船馬上就要超載了,你得把你背的那個大包袱扔掉,不然會把船壓沉的。”

那人猶豫不決,因為他背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船家說:“誰又沒有舍不得扔的重要東西呢?可是他們都扔掉了,如果不扔,船早就壓沉了。”

那人還是下不了決心。

船家說:“你想想看,到底人重要還是包袱重要?這一船人重要還是你一個人重要?你總不能讓這一船人都為你的包袱提心吊膽吧?”

如果要有“立竿見影”之效,學習者必須要有明確的學習動機。

落差的力量

從萬紫千紅到寒風蕭瑟,從春花秋月到冰天雪地,這是自然的落差,冰冷成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