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給自己一個機會

給自己一個機會,

你就能,

創造出令自己驚訝的人生奇跡。

永抱“必勝”之心

1883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著手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然而橋梁專家們卻勸他說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不如趁早放棄。

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構思著建橋方案的同時,也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隻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他決心要把父子倆費了很多心血的大橋建成。

一天,他腦中忽然一閃,想出一種用他唯一能動的一個手指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

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

無獨有偶。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在年輕的時候,他因一場病故導致四肢癱瘓。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動的隻有左眼。可是,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構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隻會眨眼,所以就隻有通過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後由助手抄錄出來。

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來選擇,當她讀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確。由於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準確,他們需要查辭典,所以每天隻能錄一兩頁。

可以想象兩個人的工作是多麼的艱難!幾個月後,他們曆經艱辛終於完成了這部著作。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二十多萬次眼。這本不平凡的書有150頁,它的名字叫《潛水衣與蝴蝶》。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麵對事情的艱難而沒有做下去的勇氣。波德萊爾說過:“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著手進行的工作。”如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橋,一隻眼睛就可以出一本書,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如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橋,一隻眼睛就可以出一本書,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無處不在的自信

一家很知名的財經雜誌社登出啟事,高薪招聘幾名記者。啟事上所說的“應聘者不僅要具有良好的文筆,更要具有無處不在的自信”,我覺得簡直就像給我量身定做的一樣。因此,前往應聘的時候,我誌在必得。

和我一樣渴望進入這家知名財經雜誌社的人很多,數百人在開始的幾輪筆試中殺得硝煙四起,經過層層闖關衝殺,我最終成為留下來麵試的十個人之一。看著坐在會客室裏等待老總麵試的其他九人,自信的我突然生出幾分擔憂,害怕麵試時老總深入細致地詢問我一些財經問題。我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學裏我一直學中文,畢業後從事的又是社會新聞報道,可以說對財經知識一竅不通。我問問身邊的其他幾人,他們大多是學財經的出身。由此可見,我前途凶險。

終於等到麵試,我穩定了一下忐忑的情緒,在心裏對自己說:“不要擔心,你是最棒的!”

開始一些問題都很簡單,之後,老總問我:“你看過我們的雜誌嗎?”

見我點了點頭,老總又問:“你覺得我們的雜誌在財經類雜誌辦怎麼樣?”

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我的腦子裏僅有一個對這本雜誌的大致印象,但是卻無法把雜誌的財經報道的優劣說得更透徹。因此連我自己都能夠感覺到,盡管我的想法不錯,卻隻是停留在一個很表麵的層次上。回答完後,我忐忑不安地看著老總,希望能夠從他的表情裏看出一點讚賞。很遺憾,我沒有看到我想要的。看著我,老總說:“你回答的這些都是表麵的。”

我聽出來了,他對我的回答不滿意,我的自信在瞬間崩潰了。極想加入這家財經雜誌的我誠懇地說:“我會努力學習的,希望能夠給我這樣一個機會。也許我現在的能力還不夠,但是我會盡力成為最好的。”

最終麵試的結果是,我沒能加入這家知名的財經雜誌社,我把失敗歸罪到了自己沒有學財經上。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又見到了麵試我的那位老總。心有不甘的我問他我當初為什麼會失敗,老總看著我說:“年輕人,有些時候你表現得不太自信。”

我不自信?這是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過的。見我一臉納悶,老總想了想說:“其實我最後的一句話是故意說的,作為一個不是專門學習財經的人,你對我們雜誌的分析其實很不錯!可是你僅僅聽了我的一句話,就懷疑自己所說的東西。不要忘記了,我們在啟事裏特別強調的是‘具有無處不在的自信’。”

不要忘記了,我們特別強調的是“具有無處不在的自信”。

把失敗寫在背麵

有一個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賽車手。他在軍隊服役的時候,曾開過卡車,這使他具有了熟練的駕駛技術。

退役之後,他選擇到一家農場裏開車。工作之餘,他仍一直堅持參加一支業餘賽車隊的技能訓練。隻要有機會遇到車賽,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參加。因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賽車上的收入幾乎為零,這也使得他欠下一筆數目不小的債務。

那一年,他參加了威斯康星州的賽車比賽。當賽程進行到一半多的時候,他的賽車位列第三,他有很大的希望在這次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

突然,他前麵那兩輛賽車發生了相撞事故,他迅速地轉動賽車的方向盤,試圖避開他們。但終究因為車速太快未能成功。結果,他撞到車道旁的牆壁上,賽車在燃燒中停了下來。

當他被救出來時,手已經被燒焦,鼻子也不見了,體表燒傷麵積達40%。醫生給他做7個小時的手術之後,才使他從死神的手中掙脫出來。

經曆這次事故,盡管他的性命保住了,可他的手萎縮得像雞爪一樣。醫生告訴他說:“以後,你再也不能開車了。”

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灰心絕望。為了實現那個久遠的夢想,他決心再一次為成功付出代價。他接受了一係列植皮手術,為了恢複手指的靈活性,每天他都不停地練習用殘餘部分去抓本條,有時疼得渾身大汗淋漓,而他仍然堅持著。

他始終堅信自己的能力。在做完最後一次手術之後,他回到了農場,換用開推土機的辦法使自己的手掌重新磨出老繭,並繼續練習賽車。

僅僅是在9個月之後,他又重返賽場!他首先參加了一場公益性的賽車比賽,但沒有獲勝,因為他的車在中途意外地熄火了。不過,在隨後的一次全程200英裏的汽車比賽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又過了兩個月,仍是在上次發生事故的那個賽場上,他滿懷信心地駕車駛入賽場。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他最終贏得了250英裏比賽的冠軍。

他,就是美國頗具傳奇色彩的偉大賽車手——吉米·哈裏波斯。

當吉米第一次以冠軍的姿態麵對熱情而瘋狂的觀眾時,他流下了激動的眼淚。一些記者紛紛將他圍住,並向他提出一個相同的問題“你在遭受了那次沉重的打擊之後,是什麼力量使你重新振作起來的呢?”

此時,吉米手中拿著一張此次比賽的招貼圖片,上麵是一輛賽車迎著朝陽飛馳。他沒有回答,隻是微笑著用黑色的水筆在圖片的背麵寫上一句凝重的話:“把失敗寫在背麵,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把失敗寫在背麵,就一定能成功!

把聰明放在“褡褳”的後麵

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曾經講過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約翰和湯姆是相鄰兩家的孩子,他倆從小就在一起玩耍,約翰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學什麼都是一點就通,他知道自己的優勢,自然也頗為驕傲。湯姆的腦子沒有約翰的靈光,盡管他很用功,但成績卻難以進入前十名,與約翰相比,他從心裏時常流露出一種自卑,然而,他的母親卻總是鼓勵他:“如果你總是以他人的成績來衡量自己,你終生也不過隻是一個‘追逐者’,奔馳的駿馬盡管在開始的時候總是呼嘯在前,但最終抵達目的地的,卻往往是充滿耐心和毅力的駱駝。”

聰明的約翰自詡是個聰明人,但一生業績平平,沒能成就任何一件大事,而自覺很笨的湯姆卻從各個方麵充實著自己,一點點地超越著自我,最終成就了非凡的業績。約翰憤憤不平,以致鬱鬱而終,他的靈魂飛到了天堂後,質問上帝:“我的聰明才智遠遠超過湯姆,我應該比他更偉大才是,可為什麼你卻讓他成為了人間的卓越者呢?”

上帝笑了笑說:“可憐的約翰啊,你至死都沒能弄明白,我把每個人送到世上,在他生命的‘褡褳’裏都放了同樣的東西,隻不過我把你的聰明放到了‘褡褳’的前麵,你因為看到或是觸摸到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以致誤了你的終生!而湯姆的聰明卻放在了‘褡褳’的後麵,他因看不到自己的聰明,總是在仰頭看著前方,所以,他一生都在不自覺地邁步向上、向前!”

每一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這個真理,隻有不斷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人生價值的切入點,你隻要按照自己的稟賦發展自己,不斷地超越心靈的絆馬索,你就不會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陽,而湮沒在他人的光輝裏。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稟性和天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實現人生價值的切入點,你隻要按照自己的稟賦發展自己,不斷地超越心靈的絆馬索,你就不會忽略了自己生命中的太陽,而湮沒在他人的光輝裏。

“怕”讓你成功

老同學聚會,誰也沒想到馬小華是混得最好的人,但更沒想到的是:從畢業至今,他竟然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十年,現在還有誰會在一家公司呆上十年?能呆上五年就已經是奇跡了。他現在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生產部經理,年薪30萬,他是自己開小車來的,全班僅他一個,我們齊聲向他討教成功之道,誰知他的答案隻有一個字:怕!

他說其實我也曾想過換環境,但一想到新的地方還得熟悉,再說找工作太難,而且你不能保證新工作會比原來的好,我就怕了。怕折騰,與其這樣,倒不如把找工作的精力放到現在的工作上,多學點。我在生產線呆了五年,然後當技術員兩年,後來是副經理,現在把副字去掉了。兄弟們,熬吧,別一山望著一山高,熬時間長了,機會也就有了。我是我們公司所有技術人員中學曆最低的,但我在公司的時間最長,我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工作經驗,我甚至熟悉機床上每一顆螺絲釘,沒有誰比我對公司的生產線更了解,所以我當了經理。

真的,其實人生就是這樣,隻要你執著,踏實地走穩每一步,就一定有回報的那一天。

人生就是這樣,隻要你執著,踏實地走穩每一步,就一定有回報的那一天。

成功的應試者

多年以前在美國紐約,有一個年輕人,正在尋找一份莫爾斯電碼操作員的工作,他在報紙上發現了一則廣告,隨後按廣告上登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公司,等他到了那裏,才發現這是一家繁忙的大公司,裏麵人來人往,各種聲音響成了一片,其中便有混雜在其中的電報鍵盤發出的嘀嘀聲。牆上的標牌指示求職者坐下來等,直到有人把他們領進裏麵的辦公室。有六七個求職者早就在那兒等著了。這種情形本該使他沮喪,但這位年輕人心想,他正是為謀此職位而來的,不能失去這個機會,於是便跟其他人一起坐下來等著。等了大約兩三分鍾後,這位年輕人站了起來,走到掛著標牌的門口,然後便直接往裏走。自然,其他求職者便坐立不安起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聲嘀咕起來。大約過了5分鍾,那位年輕人和老板一起從裏麵出來了,隻聽老板宣布說:“先生們,你們現在可以走了,這個職位已經有人了。”

聽到這話,有幾位求職者不禁不滿地嘟噥起來,其中一個還大聲說道:“我實在無法理解。他是最後一個到的,而我們卻連麵談的機會都沒有,這工作就給了他,這太不公平了!”

老板聽了,說道:“先生們,真對不起,當你們一直坐在這裏時,電報鍵一直在用莫爾斯電碼告訴你們:‘誰要是明白用莫爾斯電碼打出的這條消息,誰就往裏走,那麼這個工作就是你的了。’很顯然,你們之中誰也沒有聽見或明白其中的含意。他聽懂了,這工作當然是他的了。”

成功從來就隻會付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平時無所寄托,關鍵時刻隻能望洋興歎。

相信不可能

出門時突遇大雨,因為沒帶雨具我隻好躲在一家商店的房簷下避雨。雨越來越大,路上的行人也越來越少。

正發愁時,突然發現前麵不遠處的大路上竟然有一把雨傘,我驚喜又意外,為什麼會有一把傘放在路上呢?是別人不小心丟的還是那根本就是一把壞傘呢?在我猶豫不決是否要去撿的時候,有一對情侶模樣的男女跑了過來,他們渾身已經淋透,冷得直發抖。在經過那把傘時,我看到他們奔跑的腳步慢了下來,心想雨傘肯定會被他們撿走的。可他們隻是看了看那把傘,又狐疑地看了看我,頭也不回地跑遠了。

雨還在下著,我也一直看著那把傘猶豫不決,這時又有一個中年婦女抱著孩子跑了過來,她似乎也看到了路上的傘但卻沒有去撿,而是跑到了我身邊的房簷下避雨。我聽到女人懷中的那個孩子說:“媽媽那兒有一把雨傘。”女人看了看我,然後說:“那是一把壞了的傘,不能用的。”她沒有看過就堅定地認為那就是一把壞傘,她的話也讓我堅信那確是一把壞傘。於是我不再猶豫,在房簷下耐心地等待雨停下來。

雨漸漸小了。我正要離開,卻看到一個乞丐模樣的人走近了那把雨傘,他毫不猶豫地彎腰撿了起來。雨傘被打開了,我發現是一把完好無損且有著美麗圖案的花傘。於是我懊喪地看著乞丐高興而去。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曾經的一段經曆。多年前,朋友獨自一個人到深圳打工,可是去了後才發現要在那裏找一份工作是多麼的難。朋友隻有中專學曆,但自幼就愛好文學,曾在報紙上登過一些“豆腐塊”文章,文學一直以來就是他心中的夢想,但是眼前殘酷的現實告訴他,夢也許隻能是夢了。就在他為自己的工作奔波發愁的時候,卻意外地從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則啟事:如能夠在本刊中找出10個以上的錯字、錯句,我們將無條件錄用為本社編校人員。

朋友一看截止日期正好是看到雜誌的那一天,他驚喜萬分立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和自己一樣失業的室友。室友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的中文係。這位室友聽了後笑了笑說:“今天是4月1日,這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傻瓜才會當真呢。”朋友聽了很失望,可轉念一想也不妨試一試,反正自己又不會有什麼損失,於是他就在室友的嘲笑聲中拿出了雜誌開始找錯字錯句,整整一個下午,他終於找出了12處錯誤。就在下班前的5分鍾,他氣喘籲籲地趕到了那家雜誌社。結果是他當即被錄用了。

後來他才知道,雜誌社登出啟事後,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來應征的。現在朋友已經是那家雜誌社的副總編了。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隻要你去嚐試,一切皆有可能。

成功需要多少時間

他自小喜歡畫畫,當教師後,這個興趣一直伴隨著他的業餘時間。有一年他辭職了,憑著工作數年的積蓄,他背著畫夾走南闖北,過著一種近似流浪的生活。

3年後,他結束流浪,專心致力於繪畫。這期間他很貧困,一邊賣畫,一邊靠朋友們的接濟生活。和許多文藝界人士不同的是,他基本上不參加社會活動。這麼著又過了3年,他終於引起同行們的注意。他的畫作以清新、流暢、富有叛逆精神而漸漸聞名。

以下是這位朋友向我簡單介紹的成功經過,他邊喝咖啡邊給我計算他取得成功實際花費的時間:

小時候大約從初中開始,喜歡畫畫,一直到高中一年級,用於繪畫或閱讀有關書籍平均每天大約1小時,這4年用於繪畫的實際時間大約61天。

讀高二、高三時,因為考大學,一度與繪畫絕緣。上大學後,漸漸恢複以前的愛好,4年中用於繪畫或閱讀有關書籍平均每天約1小時,與上同,約合61整天。

大學畢業後,為找工作、換工作,用了約一年時間,直到成為教師,才又拿起畫筆。在校園的3年裏,用於繪畫或閱讀有關書籍的時間每天約3小時,大約137整天。

辭職後,流浪3年,用於繪畫或閱讀有關書籍平均每天約8小時,正好365整天。

閉門創作3年,用於繪畫或閱讀有關書籍平均約10小時,合456整天。

以上相加,61+61+137+365+456=1080(整天),約等於3年。

朋友說,從他小時候對繪畫產生愛好時起,到他獲得第一個大獎,正式成為“繪畫工作者”止,實際花費於此項工作的時間隻有3年。

不要為你眼前的困難嚇倒,其實隻要你動手做了,困難也就解決了。

自信的階梯

愛德溫的人生經曆很坎坷。母親未婚生下他不久,父親突然拋棄了他們。母親為了維持生活,每天疲於奔命地賺錢,巨大的生活壓力讓母親的脾氣變得很暴躁,被母親打罵幾乎成了小愛德溫的家常便飯。從小就飽嚐了孤獨和不幸的愛德溫,性格變得非常自卑和孤僻。

在學校裏,愛德溫心裏總覺得同學看不起他,或者是有意捉弄他。扭曲的心理壓力讓他變得極易衝動,常為一點小事與同學大打出手。

中學畢業後,愛德溫拒絕再回學校讀書。母親帶他去谘詢心理醫生,醫生建議說,雖然愛德溫長得魁梧健壯,但是內心卻脆弱不堪,如果換個生活空間也許對他有些幫助。

在醫生的建議下,愛德溫和母親從城東搬到了城南,開始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重新生活。

不久,愛德溫應聘到一家汽車加油站工作。但古怪孤僻的性格使得愛德溫常常與同事發生爭吵,加之他的工作業績平平,一年後,愛德溫失業了。

之後,愛德溫又先後找了幾份工作,但最終都以失業告終。而性格的孤僻讓他始終找不到自己夢想中的愛情。

38歲生日那天傍晚,愛德溫到寓所附近的一家超市去購物,當他結完賬走出超市的時候,超市門口的磁條檢測器發出了尖厲的報警聲。

超市的兩名保安人員聞聲趕來,開始對愛德溫進行搜查。一頭霧水的愛德溫傻呆呆地站在原地任憑保安人員用一根檢測捧在他的身上來回搜尋。當檢測棒觸及到愛德溫手中的購物袋時,鳴叫聲再次響起。保安人員仔細地對購物袋進行了檢查,原來是超市的店員忘記扯掉扣在一條皮帶上的磁扣所引發的誤會,忙連聲向愛德溫道歉。

但是,這件事在愛德溫的眼中卻沒這麼簡單。他偏激地認為,超市的人在故意捉弄他。頓時,他如一頭憤怒的獅子,朝超市的一名保安員撲過去,並一拳打傷了對方的眼睛。

幾個月後,愛德溫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法庭上,雙方律師就愛德溫打人時是否處於精神失常的情況,展開了激烈爭論。最終,法庭認為,愛德溫存在著較嚴重的心理疾病,但本質上是區別於精神病的。最後,法庭依法判處愛德溫因故意傷人罪入獄兩年。

入獄後,愛德溫變得更加暴躁,常因為一丁點兒小事而與其他服刑人員大打出手。對他的教育成了獄警最頭疼的一件事。就在這時,一位名叫福特的獄警自薦擔負這一重任。

福特警官認為,愛德溫性格上的古怪和偏激,實際上是他的內心世界沒有安全感和缺乏自信心的一種外部表現。為了矯正愛德溫的心理問題,福特警官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套心理康複計劃。

一天午餐後,福特警官帶著愛德溫來到監獄餐廳的操作間。這裏的一切在愛德溫看來,是那麼得新鮮。福特警官試探著問道:“愛德溫,你願不願意到這裏來工作?”

愛德溫臉上突然劃過一道驚喜,但頃刻間又消失了。他低聲說:“我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