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現所觀,下中上品事。
有漏及無漏,未見未受遍。
出世間勝智,能除見所斷。
無分別證得,唯依止靜慮。
極戚非惡趣,極欣非上二。
處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
未離欲倍離,及已離欲者。
獨一證正覺,最勝我所生。
非我為智因,亦非自取境。
我非自現觀,執愛自我故。
無常有境界,待緣智生起。
斷粗重等三,故依心現觀。
已成熟相續,或聽聞正法。
自然極如理,作意故現觀。
係念於所緣,精勤修靜定。
增上善根力,證聖覺道分。
從是入見道,無漏正見起。
永斷於三結,證現觀應知。
雖惡趣雜染,計所起惑斷。
境見導師等,隨生三所攝。
由先世間智,簡擇諦究竟。
於諦無加行,決定生起相。
智境和合相,於所知究竟。
當知諦現觀,於十種決定。
我性無三有,不滅無有二。
無分別無怖,自斷中決定。
發起證等流,成滿次第四。
又法住智等,次第八應知。
無悔住所緣,如實見境界。
道所依無惑,純差別行斷。
三淨攝應知,戒淨及心淨。
境界依止道,說為慧清淨。
知身等因緣,善達於三世。
次了知四苦,複八苦應知。
從是正觀諦,起十六行智。
為治四顛倒,後後之所依。
從是轉修習,於心總厭離。
諦簡擇決定,究竟覺生起。
從此無加行,解脫智三心。
一百一十二,煩惱斷十攝。
此證菩提分,六種淨智相。
行無分別故,隨所作建立。
菩薩在此位,先修勝因力。
於自他身苦,起平等心性。
是大我意樂,於自性無得。
廣意樂當知,二性無分別。
次上十六行,清淨世間智。
對治界地故,究竟事成就。
此現觀差別,或六或十八。
相勝利眾多,隨經論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