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沒有絕境

生存,

沒有絕境,

走出門去,

外麵,

就是一片藍天。

美國麥西百貨公司給人的啟示

●佚名

他是一個漁民的兒子,19歲那年,帶著多年的積蓄來到波斯頓謀生。用500美元和一個叫荷頓的販布小商人合夥開了一個布店,可不久,兩人便分道揚鑣,合作以失敗而告終。不久,他另找了間小房子,和妻子一塊開了間小店,經營針線“鈕扣等小商品。但這些小東西消耗量不大,一包針賣出去可用上幾年,回購率相當低。沒多久,隻好關門,把貨物盤給了別人。結果,本錢丟了一大半,不久,他又辦了自己的布店。本以為自己經驗老道,能夠駕輕就熟。可操作起來,他發現布匹、服裝雖是熱門貨,但顧客卻習慣同老布店打交道,並不相信他這個外鄉人。因此,生意顯得冷冷清清。

就在他徘徊觀望的時候,美國西部掀起了淘金熱,他也動心了,於是,把存貨又盤給了老夥計荷頓,帶著妻子踏上了西去旅程。一到加利福尼亞平原,他發現這兒的金礦擠滿了淘金者,為了爭奪財富,他們爾虞我詐,你搶我奪。自己若真加入他們的行列,能搶到的利益其實也不多,但發現這兒有無限商機。於是,打定主意,不去淘金,而是攜帶僅有的資本來到舊金山,在舊金山開了一個小店,堅持經營熱門貨。

最初,他看到一種淘金用的平底鍋非常好,就購進一大批平底鍋,然後以低於其他商店一成的價格出售,不久竟銷售一空,由此賺了一大筆錢,用這筆錢,他購進了淘金者各種各樣的必須品,一律以低廉的價格出售。很快,他的店便因貨美價廉、品種齊全在淘金者中享有了聲譽,光顧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因此積累了不少資金。

盡管這樣,他還是感到自己要想在商業上取得長足進步,就應該到東部去,隻有在那些商業中心,才能開辦一流的商店。一年之後,他和妻子把商店轉讓了出去,一塊回到馬薩諸塞州,在哈佛山定居下來,開了一家布店。當時,店麵很小,但他采用所有商品一律明碼標價出售的經營方式,很快便顧客盈門。但由於利潤低,顧客有限,店麵開銷很大,過久了,便讓他感到入不敷出,緊接著,連老本也賠進去了,再度限入困境。就在他再次陷入絕境時,老夥伴荷頓找上門來,想和他再次聯手經商,到波士頓開一家商店。他也深深被荷頓的想法打動,但這次失敗使他認識到,要想在商業取得更大成功,僅把店擴大是不夠的,還應找最繁華的地區經營。他打算把店開到紐約去。

荷頓聽完,也隻好黯然失神地返回。

他在紐約14號街租了一個店麵,開始了他商業輝煌的第一步,他首先把重點放在服務措施上,對店員的服務態度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店員和顧客發生爭執。還經常對店員進行不同形式的考驗,請人到店裏幫忙給店員出難題,對不合格的店員,毫不客氣把他解雇。隻要能方便顧客,他不斷地改進經營方式滿足他們。在他這兒,每個顧客都會感到自己是上帝,都會得到最好的服務。

除了堅持他“薄利多銷”的一貫原則,他還在美國首次實行記賬買貨的方法,這樣一來既方便了顧客,又穩定了客源促進銷售。

由於他經營有方,又重視研究市場情況,十年之後,他的公司便占了紐約14號街的半條街,成為美國當時最大的百貨公司老祖宗之一,直到一百多年以後的今天,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貨公司之———美國麥西公司。而麥西公司的創始人,就是當年卷著500美元打天下的那位年輕人——麥西。

商場如拳場,每個拳手都有挨拳頭被人擊倒的時候,問題是,一次次摔倒後,你還能不能頑強地爬起來,總結經驗重整旗鼓。繼續把比賽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為止。如果受了重擊後,從此便一蹶不振,那麼,你隻好永遠趴在勝利者的腳下。

商場如拳場,每個拳手都有挨拳頭被人擊倒的時候,問題是,一次次摔倒後,你還能不能頑強地爬起來,總結經驗重整旗鼓。繼續把比賽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為止。

堅持到最後必有所獲

●佚名

一個創業者帶著一群人來到中東采礦,但是工人們越往下挖越失望,因為當地都是堅硬的花崗岩石。他們經過兩年的辛苦,隻換來一大堆破損的器材和挖不盡的堅硬岩石。

他沒有找到所希望的礦石,但是那一大片花崗石卻意外地成為附近一個海港所急需的建港材料。

那個海港原來預計要花大筆的經費從外國進回石材,能夠在附近找到合用的材料,他們十分高興,當即和那個創業者簽訂了購買石材的合同。

創業者堅持到了最後,從來沒有放棄希望,所以,從看似絕境的路途上,走出了一片新的天空。很多時候,我們人生的際遇就是這樣,看似山窮水盡,但隻要堅持一步,就可以柳暗花明。隻要不放棄希望,你人生的烏雲總會散去,陽光會給它鑲上金邊。

一個農場主不慎將一隻名貴的金表丟失在穀倉裏,他在那裏邊翻騰了大半天,結果還是沒找到。於是,就在農場門口貼了一張告示:凡是找到金表的,獎賞100美元。

麵對如此的誘惑,人們紛紛湧入穀倉竭盡全力四處查找,無奈穀倉內穀子堆成山,還有成捆成捆的稻草,想在其中找回金表幾乎是不可能的。

太陽落山了,金表還是渺無蹤跡。大家費盡心機,一無所獲,開始紛紛抱怨金表太小,穀倉太大,稻草太厚。天漸漸暗了下來,更是無法尋找了,於是一個個放棄了100美元的誘惑。但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毫不氣餒,在人們一個個離開之後,他繼續在穀堆裏尋找著。他已經整整一天沒吃飯了,但是,為了幫助家裏解決一點困難,他還是渴望能找到金表,讓父母和兄弟姐妹吃上一頓飽飯。

夜已深了,男孩也累了,他躺在稻草堆裏想要歇息一會兒。周圍靜了下來,突然,男孩聽到了一個滴答滴答的細微的聲音。男孩興奮極了,他屏氣斂息,仔細傾聽著穀倉內的聲音。終於,他循著聲音找到了埋藏在稻草堆裏的金表,最終得到了100美元的獎賞。

人生的希望常常不以光彩奪目的形象出現,不能一下子便抓緊你的眼球,吸引你的注意,它有時就是那個若隱若現的聲音,要耐心去尋找,才能發現。但隻要你能夠堅持到最後,必有所獲。

人生的際遇就是這樣,看似山窮水盡,但隻要堅持一步,就可以柳暗花明。

學會在心底找路

●馬德

一個小孩跟著獵人到山中打獵。那是一片綿延的山地,放眼望去滿山鬱鬱蔥蔥的都是柯柯遮天的叢林。獵人領著孩子翻過幾座山,又過了一塊穀地,然後在半山腰的一個低窪地伏下來,靜等著獵物的出現。

這裏是動物經常出沒的地方。獵人是個老獵手。很早的時候,他們就發現有熊、麅子、狐狸等動物在前麵的那塊穀地上覓食,而且它們總是選擇在中午——這樣一個人跡稀少的時候出現。獵人和小孩藏在樹叢的後麵,屏聲息氣,瞪大眼睛,盯著前麵的那片開闊地。

快晌午的時候,果然有幾隻白色的狐狸在視線中出現了。開始的時候,它們很警覺,探頭探腦地向四下瞧了瞧,然後便迅速地撤了回去。過一會兒,它們又躡手躡腳地踱了出來,但還是保持著警覺的姿態。獵人沒有急著去端槍,因為他知道,這時候並不是最佳的時機。到後來,狐狸們開始放鬆警惕,沿著穀地的邊緣,一路小跑著奔向山穀的另一頭。

獵人覺得是時候了,他端起槍,悶悶的兩聲槍響之後,樹林的四周突然撲棱棱地飛起許多鳥,驚慌四散。狐狸們也像被狂風撕扯的白雲一般,倏忽之間竄了出去。但跑著跑著,有兩隻狐狸腳步慢了下來。獵人知道它們一定受傷了,於是和孩子一同衝出來,朝著它們逃跑的方向追了過去。

看來,它們受的傷並不重,獵人並不容易追上它們,但是沒有放棄。獵人知道,隻要過一會兒,這兩隻受傷的狐狸就會因為快速的奔跑而精疲力竭。獵人拚命地追著,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跑著跑著,其中的一隻狐狸突然改變了方向,奔向了另一條路,另外一隻頓了一下,便尾隨著剛才的那一隻跑了。

狐狸們拐上的是一條並不適宜奔跑的路,不但崎嶇不平布滿荊棘,而且那條路上有許多陷阱。這些,狐狸應該清楚的。因為狐狸比別的動物要聰明,它們甚至能辨認出偽裝得很隱蔽的陷阱。今天為什麼會這樣呢?獵人一邊追,一邊覺得很納悶。然而領頭的那隻狐狸依舊義無反顧。後麵的那隻也緊緊尾隨其後跑個不停。獵人知道,前麵不遠就有幾處陷阱。就在他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前麵的狐狸已經跑到了那個位置。它並沒有遠遠地躲開,而是奔著陷阱的方向而去。後麵的狐狸似乎沒有想許多,隻是跟著它。就在快接近那個陷阱的時候,前麵的狐狸突然一閃身,躲開了陷階。而後麵的那隻狐狸,由於躲閃不及時,掉進了已經鋪設了許久的陷阱中。

獵人和小孩停在陷阱旁邊,把在陷階中因恐懼而發抖的獵物捕獲上來。前麵的狐狸在跑出去很遠之後,又回過頭看了一眼。見後麵再沒有人追上來,才突然顯出受傷的情形來,一瘸一拐地倉皇逃竄了。

事情發展到最後有些意外,獵人非但沒有把獵獲的白狐殺了,而且還替它認真包紮了傷口,頗有感慨地把它放掉了。之後,獵人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孩子,看到了吧,今天那隻逃跑的狐狸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它在拐上這條路的時候,我還有些納悶,但當後麵的那隻狐狸掉進陷阱後,我便立刻明白了一切。前麵的狐狸知道我們這樣追趕下去的結果,因此它必須想出一個逃生的辦法來。或許它知道,我們隻要能夠得到它們其中的一隻,就會放棄繼續追下去的念頭。這時候,和它一塊受傷的狐狸就成了它的競爭對手。到最後,它不是要跑過我們,而是要‘跑過’與它一起逃生的另一隻狐狸。”

若幹年之後,那個小孩成了一家知名企業的老板。他從當年打獵當中得到的人生體驗或許更耐人尋味,他說,一個人在人生路上可能會跑掉鞋子,光著腳跑一程,這不可怕;可能會受了蒙蔽或欺騙,走了彎路,這也不可怕;無路可走的時候,可能會跟在別人的後麵走上一程,這依舊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目標,一味而盲目地跟在別人的後邊,找不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而且因為心中無路,任何一點小小的困境,都可能成為弱者的絕境。

“人生的所有勝景,隻會留給善於獨辟蹊徑的人。”他把這句話刻在了公司最醒目的位置上。

對於一隻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哈伯特

最後的“名畫”

●青衣江

我的外祖父是芝加哥一位著名的古董商,有些珍貴的藏品甚至在美國最大的博物館裏都找不到。但世事變遷,到我母親這一代,家境已經急劇衰落,母親嫁給我父親時,口袋裏隻有50美元,另外還隨身攜帶著一個上了鎖的小小的紅木箱子。我童年最大的樂趣就是傍晚坐在那架老跑調的腳踏風琴前,聽母親一邊彈奏憂傷的民歌一邊講外祖父那些早已不存在的古董後麵的傳奇故事。

我的父親那時候隻是一位小公務員,微薄的薪水不足以養活我們兄弟姐妹6個。為了改善窘迫的生活處境,父親找銀行貸了一些錢,準備和兩個朋友在郊區合夥辦一座小型的養殖場。但父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兩個所謂的朋友拿到父親的錢後,竟然從此無影無蹤。後來父親才知道,那兩個人都是吸毒成癮者,合資辦養殖場不過是他們為了攫取我父親的銀行貸款的一個騙局。

遭此打擊,父親變得意誌消沉,頭發一夜之間白了許多,那時候,在一家超市工作的母親也失業了,家裏的經濟顯得非常拮據,我常聽見父親在深夜裏長籲短歎。有一天,母親打開了那個從不讓我們碰的紅木箱子,她從裏麵拿出幾件造型異常精美的工藝品,然後微笑著對父親說:“這是我父親送給我的嫁妝,是13世紀埃及祭祀用的神器,你拿到文物市場上賣了吧。如果所得的錢還有剩餘的話,你就拿去炒股,上帝永遠在我們身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父親沒有想到母親竟收藏著這麼值錢的古董,他深情地吻了母親一下,那天,父親還破例帶我們全家人去海邊踏浪。父親用賣古董換來的錢還了銀行貸款,剩下的他全部投到了股市。然而,禍不單行,一場席卷全美的金融危機令父親購買的股票成了一堆廢紙,他再次虧得血本無歸。父親急得欲跳樓自殺,因為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十足的窮光蛋了,他再也沒有了奮鬥的信心。

這時候,母親又搬出了她的那個紅木箱子,她幽幽地說:“其實我們並不是太窮,我還有一幅達·芬奇的畫《櫻桃樹下的午餐》,值很多錢,但那是最後一幅名畫了,也是我父親留給我的僅有的紀念物。你得答應我,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絕不賣掉它!”

父親看著母親變戲法似的從神秘的紅木箱子裏拿出那幅達·芬奇的名畫《櫻桃樹下的午餐》在他眼前晃了晃,他再次深情地擁抱了她,淚水止不住地從他那蒼白的臉上流了下來。

父親又開始了奮鬥,為了積累原始資本,他利用工作之餘四處兼職,甚至到殯儀館給屍體整容。許多有錢人看不起父親卑微的生活方式,他們找一切機會羞辱他。有一次,父親給一位富翁的花園剪草,不小心剪到了自己的指尖,鮮血湧了出來,但讓人非常氣憤的是,那位富翁不僅沒有安慰父親,反而責怪父親流出的血把他家的花弄髒了。每每想起這些,父親就委屈得淚光閃爍,有好幾次他真想把那幅達·芬奇的名畫給賣了,然後過那種不需要低三下四的生活。但父親是那麼愛母親,他不願意將她父親留給她的最後的紀念物賣掉。於是,父親隻得自我安慰:我不想賣掉那幅名畫,是因為我不想讓妻子傷心啊,但其實我並不是真的窮得一無所有!

父親的誠懇與執著精神終於贏來了好運,一位地產商熱情地邀請父親加盟他旗下的公司,父親權衡再三答應了。很快,父親在那裏的事業蒸蒸日上。半年後,他被升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兩年後,父親從那家公司辭職,自己獨立注冊了一家新公司。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亞洲的韓國和日本都有他的生意夥伴。父親擁有了富豪的一切東西:高級轎車、花園式別墅、漂亮的寫字樓……

父親曾說,是那幅達·芬奇的名畫給了他無窮的力量,讓他在落魄失意時,不至於覺得自己一無所有而絕望地放棄最後的努力。他請求母親把那幅畫拿出來,裝裱一新後掛在了富麗堂皇的客廳牆壁的中央。

春天的一個黃昏,父親的一位朋友來訪,他是一名文物拍賣商。見到那幅達·芬奇的名畫《櫻桃樹下的午餐》時,文物拍賣商驚訝地睜大了眼,但觀察良久後,他肯定地對我父親說,這絕對是一幅贗品!父親當然不相信,他認為妻子是出生於古董世家,不可能看走眼。但我的母親在一旁微笑著說:“這幅畫的確不是達·芬奇的真跡。”“那你為什麼不早點告訴我呢?”父親有些生氣地問,也許他認為將一幅贗品掛在家裏最醒目的地方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母親解釋說:“如果你早知道它是贗品,你還會有奮鬥的雄心和今天的輝煌嗎?很多時候我們一蹶不振,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不行,而是我們錯誤地認為自己已窮到沒有任何可供重新崛起的資本了。其實,隻要還擁有勇氣和信心,我們就永遠不要說自己是一無所有!”頓了頓,母親又深情地說,“我的父親臨終前特意饋贈給我這幅贗品,他預料到它也許會在你將來可能的失敗中發揮作用,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謊言,也是一份巨大的財富!”

在母親溫柔而堅韌的凝視中,父親淚如泉湧。

力量分散就會顯得虛弱,心有疑惑就會改變計劃。

我不完美,但我快樂

●[美]尼科爾·約翰遜

那是我在佛羅裏達州大學讀書的第一個學期。我常感覺渾身無力,無精打采,有時候甚至要很費力才能從床上爬起來,並且瘦了20磅。但因當時忙於緊張地複習功課和為佛羅裏達州美國小姐比賽做準備,我顧不上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然而在決賽的那一天,我頭暈、惡心,幾乎暈倒在後台上。父母將我送到醫院,並做了血樣化驗。

幾天後,我被允許回到學校。期末考試就要到了,我必須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複習功課上。

正在我埋頭苦讀時,電話鈴響了。“尼科爾,你的血液化驗結果出來了……”媽媽沉默了幾秒鍾,才開口說道,“你的血糖是509。”“那意味著什麼?”我不解地問。“寶貝,隻有在126以下才是正常的。”媽媽極力掩飾著她的痛苦低聲說。

又是一陣長長的沉默。媽媽艱難地告訴我:“孩子,你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我怎麼會得糖尿病?不,這不是真的。一定是搞錯了。

媽媽告訴我她所能為我做的一切。最後她說:“孩子,你不得不回家好好休養。記住,不要吃太甜的東西,或許會好一些。”

會好一些嗎?我掛斷了電話,走到我那小冰箱前打開門。

哦,甜食,是我這個年齡的人喜歡吃的東西,也是我的最愛。難道以後我就要和它們說拜拜了嗎?我再也不能享受這些美味了嗎?我不信!我擰開兩瓶蘇打水,一口氣全喝了下去,然後直奔自助餐廳。我在盤子裏裝滿布丁、甜點和蛋糕,含著淚水全部吞了下去。那一夜,我不停地嘔吐,直到失去知覺。第二天早晨,當我費力地睜開眼睛時,我發現自己又回到了醫院。

“尼科爾,你必須接受現實,並使自己平靜下來。”醫生說,“你必須調整你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不然你的血糖會大幅波動。糖尿病並不是不可治愈的。從現在開始,保持健康是你最重要的事情。”

“我的學業怎麼辦,還有我的比賽?”我問。

“學校的課程一般都很緊張,而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血糖降下來,所以,你最好放棄學業。至於比賽,那就更不可能了。”

我跌落在病床上。“我的生命就此結束了。”我想。

一名護士讓我的悲傷頹廢情緒開始好轉起來。“尼科爾,得了糖尿病並不是世界末日。”她拿了一個托盤放在我麵前,托盤裏麵有一個注射器和一個橘子。“你以後要每天注射胰島素,你要用這個橘子做實驗學會自己給自己注射。記住,如果你接受了你的病,並能照顧好自己,你就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我在橘子上紮了20多針後,才鼓起勇氣在自己身上紮了第一針。

我休學了,回到佛羅裏達西米諾爾鎮的家裏。我一個星期去三次教堂,每天都在祈禱:“上帝,救救我吧!如果你能將這病魔驅走,我將心滿意足。”

也許上帝拒絕了我的請求,我決心要像沒有得病時一樣生活下去。我回到了學校,完成了學士學位,並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我瘋狂地關注我的血糖,希望能看到期望的正常值。為此我付出了許多努力,哪怕是最小的事情:多睡半小時,早餐吃少量的麵包,午餐和晚餐吃同樣的食物……

在學校,我隻告訴幾個人我得了糖尿病,我還繼續參加選美比賽。我想,人們一定會認為選美獲勝者是完美無缺的,所以我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有病。1997年,我獲得了“蘋果花”小姐選美賽的冠軍,這意味著我將有資格參加弗吉尼亞小姐的比賽。如果贏了,我將被送去參加美國小姐的比賽。

我得知使用一種胰島素泵,就不用再自己注射胰島素了。但是,當我拿到那個胰島素泵時才發現,無論我把它固定到腰帶上還是身體的其他地方,人們都會看到,尤其是比賽時的裁判會看得更清楚。不,我不願在這麼多人麵前使用這個東西。於是,我把它放回了原來的盒子裏。

選美比賽如期舉行,我堅持注射胰島素,吃規定的食物,按時休息。但是在比賽前夕的一個早晨,我又一次昏倒在地。當我睜開眼時,我躺在媽媽的懷裏,醫護人員圍在我身邊,賽事管理員凝視著我,我的早餐放在地上。

“媽媽,很多人都知道了嗎?”這是我說的第一句話。

“不,沒有人知道。”媽媽將我緊緊抱住。

我請求賽事管理人員允許我繼續參加比賽,他們同意了。那幾天,我想忘掉那個早晨,但是我忘不掉。我明白其實每個人都已經知道我得了糖尿病,我是一個有缺陷的選美小姐。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把那個比尋呼機還大的胰島素泵帶在了身上。結果是,因為我的誠實,我贏得了那場比賽。

在參加美國小姐選美的大賽上,除了遊泳之外,我一直帶著我的胰島素泵。我並不在意人們知道我有糖尿病。“這就是我,”我想,“我不完美,但我快樂。”

在主持人宣布獲勝者之前,我一直都很平靜,我的目標達到了。我想要做的,就是告訴自己以及和我一樣被病魔纏身的人們:病魔並不可怕!

當1999年美國小姐的桂冠戴到我頭上,我走向那些想認識我的人們時,我的心中充滿了驕傲:還有什麼比這更完美的呢?

賽後,有記者問我:“得了糖尿病,你如何生活?”

“這是一種挑戰。自從得了糖尿病,我懂得了很多。我知道,我是個堅強的人。”我回答。

意誌堅強的人寧折不斷,耿介正直的人不同凡俗。

美麗心靈

●雪小禪

我有個盲人朋友,不是先天盲,23歲那年,一場大病讓他永遠地生活在了黑暗中。雖然命是保住了,但卻永遠地失去了光明。我總以為這種失明比那種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因為曾感受過這個世界的五彩繽紛,知道那種陽光刺眼的滋味。

但是幾乎沒有聽到他抱怨過。失明後他的眼睛和以前一樣明亮,不知道他是盲人的幾乎看不出來。我們去吃飯,有人扶著他進飯店,服務生說,怎麼喝成這樣還來喝?以為他是醉了的酒鬼。他總是笑著,一臉的得意,並不覺得悲哀。人活到這種程度,算是心清心明了。和他喝酒,他總是專注地看著你,仿佛比有眼睛的人還動情,而在他眼皮底下,我們一點兒小動作也不能有,因為他全知道,那雙眼睛,真摯得讓人心疼。

他是小城中的盲人作家,他的寫作比正常人要困難一千倍。先用一張塑料板打成空格,然後壓在一張厚些的紙上,一個字一個字地寫,隻靠感覺,開始的時候是字摞著宇,後來漸漸地好了。他堅持不使用盲文,因為總覺得自己和正常人一樣的快樂。某天,他讓我猜一個腦筋急轉彎,他說,有一天他靈感來臨,半夜起來寫稿子,等天亮時他寫了厚厚的一疊,他很興奮,因為這篇文章在心中醞釀了好久,好像是十月懷胎,今天終於寫完了。他打電話讓他朋友過來整理。他的朋友過來說,抄什麼?他說,我寫的稿子啊。朋友說,稿子在哪裏?他說,紙上啊。朋友說,紙上什麼也沒有啊。然後他問我,你說紙上為什麼什麼都沒有?我想了想,沒想出來。他說,真笨啊,因為鋼筆根本就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