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校園環境汙染控製執行標準

控製教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

在通風不良的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將明顯增高。當濃度增高至007%時,人們對其氣味產生敏感,能聞到且感到周身不適。

保持良好的教室內部微小氣候

微小氣候的衛生標準隨季節、地區和居室的用途而有所不同。如室溫標準,冬季以18℃±2℃為宜,夏季則以21℃~30℃之間為宜,但南北方有不同的舒適感;隻有當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才使相對濕度的變化對人的影響較小;但如過低或過高,將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氣流標準以010~030米/秒較為合適,此時人既不感到有風拂麵,又可起到散發體熱的作用。夏季的風速在05米/秒時,讓人感到舒適。所以,即使在冬季,教室內的室溫也應不低於16℃(當然在無取暖設備和南方地區有一定困難)。

使用空調器的注意事項

(1)目前,一些學校的計算機房都配備了空氣調節器。夏季使用空氣調節器降溫時,應控製室內外溫差在5℃以內。如果室內外溫差太大,會引起一係列不良後果,如易患感冒,易感覺疲勞,並容易引發頭痛、腹痛、神經痛、“風濕”以及心髒疾患等。

(2)國外的衛生學標準要求,在使用空氣調節器的室內保證達到:飄塵不高於05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不高於規定標準,溫度在17℃~28℃之間,並保證室溫低於室外氣溫時,溫差不大於6℃,相對濕度為40%~70%,氣流在05米/秒左右。

垃圾管理的衛生要求

(1)暫存的垃圾不宜過久,應不超過1~3天,以防腐化及滋生蒼蠅。垃圾容器的結構,要嚴密、有蓋、能防蠅、防鼠和防雨雪;要輕便耐用,便於清除垃圾和衝刷內部。

(2)垃圾應做到日產日清,運輸時應防止灰塵飛散或撒落在地,以免汙染環境。

(3)如要無害化處理和利用,必須達到無害化標準,經過腐熟的垃圾可以成為良好肥料。對含有病體的垃圾宜采用焚燒法處理。

糞便管理的要求

(1)廁所、糞便處理及糞池的位置,要遠離飲用水源,要設在住宅或教學樓的下風側和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方。

(2)清運過程中要嚴防汙染外界環境,運輸工具要保證不滲、不漏、不溢。

(3)糞便處理應達到殺滅病菌和寄生蟲卵,盡量使有機物達到腐熟化和無害化。

(4)設施構築要符合衛生要求,既不滲漏汙染,又不滋生蠅、鼠,並建立衛生管理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