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日常生活 1(1 / 2)

第五章 日常生活 1當家之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主持家庭開銷不知道購買生活用品貴。也比喻不

在領導地位體會不到艱難。浩然《豔陽天》第一卷八章:“唉,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

養兒不知父母恩。當個幹部不容易,伸手動腳都要小心。”

【船破有底】 比喻家庭破敗總還有些積蓄。浩然《豔陽天》第一卷五章:

“船破有底,陳糧食總還有點,芝麻可就這麼一升了,我總沒舍得吃,昨天換了香油。”

【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謂親戚、鄰居即便發生摩擦,也不會斷絕往

來。《西遊記》第九十四回:“我們與他親家禮道的,他便不好生怪。常言道:‘打不斷的

親,罵不斷的鄰。’”亦作“打不斷的親”。《蘭花夢奇傳》第五十六回:“從來說打不斷

的親,孩子要在人家過日子呢,我勸你將就些罷。”

【大有大難,小有小難】 意謂大戶人家有大的難處,小戶人家有小的難處

。《瞎騙奇聞》第五回:“但是你曉得的,大有大難,小有小難,我這兩年莊稼收成也是平

平,不能十分寬裕。”亦作“大有大的難處”。《紅樓夢》第六回:“我如今接著管事,這

些親戚們又都不大知道,況且外麵看著,雖是轟轟烈烈,不知大有大的難處,說給人也未必

信。”

【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比喻經曆了某件事,才能體會到其

中的苦衷。《西遊記》第二十八回:“當年行者在時,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輪到我的身上

,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子方曉父娘恩’。”

【家不和時被人欺】 家庭不和睦時,會受外人欺侮。《白蛇記》第十出:“哥哥不曾壞了田地,容孩兒告訴,家不和時被人欺。”亦作“家不和,外人

欺”。陳登科《淮河邊上的兒女》八:“古語說:‘家不和,外人欺。’我倆應是同舟共濟。”

【家醜不可外揚】 家中的醜事不可向外張揚。《醒世恒言》第十六卷:’

常言道,家醜不可外揚。若“一打,鄰裏都要曉得了,傳說開去,誰肯來娶她。”亦作“家

醜不出外傳”。《情變》第五回:“一則是將錯就錯;二來是家醜不出外傳。好容易說得你

父親答應了。”

【家弗和,防鄰欺;鄰不和,防外欺】 家庭成員不和,要提防鄰居欺侮;

鄰裏之間不和,要提防外部人欺侮。清?範寅《越諺》卷上:“‘家弗和,防鄰欺;鄰不和

,防外欺。’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居家處世之防也。”

【家和萬事興】 家庭和睦,什麼事都能興辦成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八十七回:“大凡一家人家過日子,總得要和和氣氣,從來說‘家和萬事興’。”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比喻各有各的難處。浩然《金光大道》第二部

五十三:“以心比心,以情比情,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誰也不能替別人念呀!”亦作“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馮德英《山菊花》第一章:“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哭聲,又是誰家的

哭聲,隨著秋風,伴著敗葉,悲悲戚戚地傳來。”

【家書抵萬金】 一封家信抵得上萬兩黃金。形容盼家信心切。語本唐?杜

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家私不論尊卑】 家私:家產。意謂不論地位尊貴還是卑微,都有繼承家

產的權力。《喻世明言》第十卷:“我弟兄兩個,都是老爹爹親生,為何分關上如此偏向?

其中必有緣故……自古道:‘家私不論尊卑。’母親何不告官申理?厚薄憑官府判斷,到無

怨心。”

【家無主,屋倒豎】 舊謂家庭如果缺少主婦料理家務,就會亂七八糟,不

像樣子。《金瓶梅》第三回:“休說我先妻,若是他在時,卻不恁的家無主,屋倒豎。如今

身邊枉自有三五七口人吃飯,都不管事。”

【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家庭有固定的產業收入,

雖遇饑荒不會挨餓;國家有固定的法律行使,雖遇危難不會滅亡。《韓非子?飾邪》:“語

曰:‘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夫舍常法而從私意,則臣下飾於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