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常生活 3父母子女之間 (2)
【女婿有半子之勞】 女婿抵得上半個兒子。《三俠五義》第二十八回:“鄭新便向我說:‘女婿有半子之勞’,惟恐將來別人不服,何不將周字改個鄭字,將來也免得人家訛賴。”
【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謂親近沒有能超過父母、夫妻的。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惱》三十六:“真是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現在我才明白,你不是給我虧吃。”
【娶個媳婦過繼個兒】 舊謂娶了兒媳婦等於把兒子過繼出去。意謂兒子娶
妻後就會冷落父母。趙樹理《傳家寶》:“不提媳婦不生氣!古語說:‘娶個媳婦過繼個兒
。’媳婦也有本事孩子也有本事,誰還把娘當個人啦!”
【兄弟如同手足】 謂兄弟關係親密。《凍蘇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
同手足,手足斷了再難續。你和蘇秦兩個指頭般兄弟,你怎便忍的看他去了!”亦作“兄弟
是手足”。《三春夢》第九回:“父親嗬!古雲:兄弟是手足,若是冤仇不報,非大丈夫。
”
【養兒防老,積穀 蘭ⅰ俊糎T〗 舊謂養兒子是為了防備老年無人照顧,積屯糧食
是為了防備饑荒。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卷九《警世格言》:“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亦作“養兒待老,積穀防饑”。《警世通言》第二十二卷:“自古道:‘養兒待老,積穀防
饑。’你我年過四旬,尚無子嗣。光陰似箭,眨眼白頭。百年之事,靠著何人?”亦作“養
小防老,積穀防饑”。《裴度還帶》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養小防老,積穀防饑
。”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什麼樣的父親,就會有什麼樣的兒子。語本《孔叢
子?居衛》:“子思曰:‘有此父斯有此子,道之常也’。”《東牆記》第三折:“想你父
親,也不曾弱了。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其母必有其女】 有什麼樣的母親就會有什麼樣的女兒。謂母親對女兒
的影響很大。《續孽海花》第五十五回:“筱亭的夫人脾氣厲害,是很有名的。做了他的女
婿,將來必要受罪,況且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個媒人做了很不妥的。”
【有錢難買子孫賢】 賢:有德行,有才能。謂有才德的子孫後代是金錢買
不到的。《冤家債主?楔子》:“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無藥可延卿相壽,有
錢難買子孫賢。”
【知子莫若父】 意謂誰也不如父親最了解兒子。《管子?大匡篇》:“鮑
叔曰:‘先人有言,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陳州糶米?楔子》:“老丞相,豈不
聞:‘知子莫若父’,他兩個去的。”
【至親莫如父子】 舊謂最親近的關係沒有能比得上父親與兒子?的。《漢
書?高帝紀》:“人之至親莫如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
【子用父錢心不痛】 兒子花父親的錢不心痛。也比喻浪費別人財物不心痛
。謝覺哉《不惑集?勤儉持家與勤儉建國的關係》:“不勤的人‘子用父錢心不痛’,是大
少爺,不知道儉為何事?”
【在家敬父母,何用遠燒香】 在家孝敬父母,何必去遠處燒香拜佛。舊謂
孝敬父母,自會得到神佛保佑。《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四回:“從來說得好:‘在家敬父母
,何用遠燒香!’人生在世,除了父母,這是尊佛,那裏再尋佛去?”
【愛在心裏,狠在麵皮】 謂對待子女盡管心裏喜愛,但表麵上要嚴厲。《
醉醒石》第七回:“俗語道:‘愛在心裏,狠在麵皮。’除了虎狼,那得無父子之情。”